一种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5319发布日期:2023-12-06 21:0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


背景技术:

1、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因其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等优点,使之成为近20年来我国栽培面积发展最快的主要农作物。我国是名副其实的马铃薯生产大国,栽培面积600多万公顷,年产量超1亿吨,居世界首位。但马铃薯单产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较发达国家差2-3倍。主要原因是由马铃薯的繁殖特点所决定,马铃薯繁殖系数低且用种量大,长周期的种薯繁殖过程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很容易导致病毒再侵染而种性退化。

2、脱毒微型薯繁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微型薯的生产目前多以试管苗为基础,基质直接接触地面,易造成土传病害的感染和大面积蔓延;此外,传统网室内灌溉由顶部的微喷系统来浇水,肥料由人工撒施,水肥分开播撒易造成水分和肥料的施用不均匀,导致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势和产量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该装置能够水肥一体化灌溉,确保育苗区域各处水和肥料灌溉的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包括若干在水平上沿横向和纵向排列布置的浇灌管,所述浇灌管内部相同连通,每一浇灌管的外表面还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底框边缘还设有若干移动轮组。

3、本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苗床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整个底框能够通过移动轮组移动至育苗区域,通过横向纵向布置的各个浇灌管对育苗区域的马铃薯苗进行水肥灌溉,水和液体肥经过相应比例混合后输入浇灌管内,利用各个喷嘴进行均匀喷洒,从而提高水肥灌溉的均匀性,使得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势和产量得到均匀控制。

4、进一步地,所述浇灌管外表面设有安装喷嘴的喷嘴接头,所述喷嘴可拆卸安装在喷雾结构上。

5、进一步地,位于底框前后端的浇灌管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控制阀。

6、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上方设有上框,所述上框边缘设有与底框连接的连接柱。

7、进一步地,所述底框和上框之间的间距为10-20cm。

8、进一步地,所述上框上铺设有延伸只上框侧边的覆盖网。

9、进一步地,所述上框前后两端设有推拉把手。

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组通过支撑柱与底框连接,所述移动轮组与底框之间的垂直间距为40cm。

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组为可自锁的万向轮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苗床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整个底框能够通过移动轮组移动至育苗区域,通过横向纵向布置的各个浇灌管对育苗区域的马铃薯苗进行水肥灌溉,水和液体肥经过相应比例混合后输入浇灌管内,利用各个喷嘴进行均匀喷洒,从而提高水肥灌溉的均匀性,使得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势和产量得到均匀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管(110)外表面设有安装喷嘴(120)的喷嘴接头,所述喷嘴(120)可拆卸安装在喷雾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位于底框(100)前后端的浇灌管(110)上设有连接头(140),所述连接头(140)上设有控制阀(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00)上方设有上框(300),所述上框(300)边缘设有与底框(100)连接的连接柱(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00)和上框(300)之间的间距为1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300)上铺设有延伸至上框(300)侧边的覆盖网(5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300)前后两端设有推拉把手(6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组(130)通过支撑柱(700)与底框(100)连接,所述移动轮组(130)与底框(100)之间的垂直间距为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组(130)为可自锁的万向轮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水肥一体化苗床,包括底框,底框包括若干在水平上沿横向和纵向排列布置的浇灌管,浇灌管内部相同连通,每一浇灌管的外表面还设有若干喷嘴;底框边缘还设有若干移动轮组;本技术提供的苗床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整个底框能够通过移动轮组移动至育苗区域,通过横向纵向布置的各个浇灌管对育苗区域的马铃薯苗进行水肥灌溉,水和液体肥经过相应比例混合后输入浇灌管内,利用各个喷嘴进行均匀喷洒,从而提高水肥灌溉的均匀性,使得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势和产量得到均匀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艳,张媛媛,杨小琴,王毛毛,陈丽娟,拓小波,霍瑞锋,李东东,田小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