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0119发布日期:2023-09-02 15:2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具体是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


背景技术:

1、竹子是天然亲水材料,不仅其中空式结构适合小型鱼类或者经济鱼类幼鱼栖息,而且由于其取材天然,可以在水中自然降解,竹子降解后就成为碎石礁,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然而现有的鱼礁中很少设置带有竹制产品的鱼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包括一底座和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是开口向下的矩形罩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的容纳槽,所述框架是一圆柱体结构的金属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3、所述框架包括上层金属网板和下层金属网板,所述上层金属网板与所述下层金属网板通过间隔排布的金属杆连接,所述框架内设有多个养殖礁,所述养殖礁与所述框架之间设有间隙,且相邻两个养殖礁之间设有间隙;

4、所述养殖礁包括两块上下排布的竹礁,两块竹礁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竹礁是由多根竹制板体连接构成的圆柱形竹礁,位于上层的竹礁的顶部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与上层金属网板连接。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竹礁的顶部固定挂钩从而可以根据养殖的情况调整养殖礁的位置,从而优化了养殖成本,并且采用竹礁便于拿取,框架可以使竹礁放置更加稳定。通过连接件将养殖礁分为上下两层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方便鱼类穿梭。上下金属网板可以方便鱼类的穿梭,也有利于产生水中涡流,促进养分的传输。

6、进一步优选,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底座高度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容纳槽的深度确保框架放置稳定。

7、进一步优选,所述养殖礁设有四个,且四个养殖礁呈矩阵排布在所述框架内。

8、可以在提供养分的同时为鱼类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9、进一步优选,所述养殖礁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倾斜的盲孔。

10、可以方便鱼类躲避敌害。

11、进一步优选,所述养殖礁沿着所述框架的中心轴线从内向外依次呈环状排布。

12、可以提供较多的天然养分,促进鱼类的生长。

13、进一步优选,所述养殖礁沿着所述框架的外轮廓呈环状排布。

14、可以使养殖礁构成安全屏障保护在框架中央的鱼类不受大型鱼类的敌害。

15、进一步优选,相邻两个金属杆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提高了框架的整体强度。

16、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层金属网板的顶部安装有至少三个吊环。方便框架的整体运输。



技术特征:

1.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包括一底座和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是开口向下的矩形罩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的容纳槽,所述框架是一圆柱体结构的金属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底座高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礁设有四个,且四个养殖礁呈矩阵排布在所述框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礁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倾斜的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礁沿着所述框架的中心轴线从内向外依次呈环状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礁沿着所述框架的外轮廓呈环状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金属杆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金属网板的顶部安装有至少三个吊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悬挂式双层竹礁柱形养殖框,包括一底座和一框架,底座是开口向下的矩形罩体,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的容纳槽,框架是一圆柱体结构的金属框架,框架设置在容纳槽内;框架包括上层金属网板和下层金属网板,上层金属网板与下层金属网板通过间隔排布的金属杆连接,框架内设有多个养殖礁,养殖礁与框架之间设有间隙,且相邻两个养殖礁之间设有间隙;养殖礁包括两块上下排布的竹礁,两块竹礁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竹礁是由多根竹制板体连接构成的圆柱形竹礁,位于上层的竹礁的顶部安装有挂钩,挂钩与上层金属网板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竹礁的顶部固定挂钩从而可以根据养殖的情况调整养殖礁的位置,从而优化了养殖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