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

文档序号:36546809发布日期:2023-12-30 02:2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


背景技术:

1、乌鳢是一种淡水名优养殖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人们对野生乌鳢的大量捕捞,野生乌鳢资源不断减少,不能满足人们餐桌上对乌鳢的需求。因此,人工繁殖需求不断增加,但现有乌鳢的“一对一”人工繁殖主要采用是网箱、泡沫箱、水泥方池为主,这些繁殖装置存在许多弊端,如由于没有分隔区,转入繁殖装置的乌鳢在繁殖过程中相互撕咬机会增加,增加繁殖风险,易造成意外死亡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解决了现有乌鳢繁殖箱内的乌鳢易集群和相互撕咬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提供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包括繁殖箱,繁殖箱的中部可拆卸设有隔板,隔板将繁殖箱间隔分为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第二繁殖区和第一繁殖区内均设有增氧管,两个增氧管均与增氧机连通,增氧机固定在端盖上;繁殖箱的一个侧板上旋转设有注射台,侧板上的底部铰链设有撑杆,撑杆的伸缩端与注射台上远离繁殖箱的一边固定连接。

4、本方案中,利用隔板将繁殖箱间隔分为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从而将两条乌鳢分隔开,避免互相撕咬;且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内均设有增氧管,增氧管通过增氧机将氧气送入繁殖箱内,避免乌鳢缺氧;通过旋转设置的扰动杆能够搅动水流,增加水氧含量的同时并打散繁殖出的乌鳢幼苗,避免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内的乌鳢幼苗集群;注射台与繁殖箱旋转连接从而便于收纳,采用撑杆便于将支撑台抬起从而使注射台平行,利用注射台便于人员为乌鳢注射催产剂。

5、进一步地,繁殖箱内的两侧板中部均设有滑槽,隔板的两端分别插入滑槽中;隔板通过滑槽与繁殖箱滑动连接,便于拆卸。

6、进一步地,隔板的底边与繁殖箱的底部的距离为2cm~3cm,隔板的顶边与端盖距离为5cm~6cm;隔板的顶边和底板分别与盖板和繁殖箱底部存有间隙,保证了繁殖箱内部的水体流通,利于水体流动,避免缺氧。

7、进一步地,端盖的两侧边上均设有灯带,采用灯带便于认为设计昼夜;端盖上竖直固定有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端伸入繁殖箱内的水中;采用温度计便于检测乌鳢生存的水温。

8、进一步地,端盖的两侧边均设有锁扣,繁殖箱的两侧板上均设有卡口,锁扣扣入卡口中;采用锁扣便于将快速将端盖固定在繁殖箱上,且能避免乌鳢跳出繁殖箱。

9、进一步地,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的底部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内设有角阀,采用角阀便于开关出水口。

10、进一步地,繁殖箱底部的四角上均安装有万向轮,采用万向轮便于移动繁殖箱。

11、进一步地,繁殖箱上固定有撑杆的侧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该侧板采用透明玻璃,作为观察窗口;在注射台收纳时,注射台能将该侧板挡住,而在撑杆撑起注射台时,注射人员能够通过透明玻璃观察繁殖箱内的乌鳢。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利用隔板分隔一对乌鳢,避免两者在转移至繁殖箱的适应期内互相撕咬,且隔板的顶边和底边均未将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封死,便于水体的流通。

14、2、本实用新型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内均设有增氧管,增氧管通过增氧机将氧气送入繁殖箱内,避免乌鳢缺氧。

15、3、本实用新型利用注射台便于人员为乌鳢注射催产剂,将第二繁殖区中的乌鳢捞出放置注射台上以注射催产剂,并放入第一繁殖区中,便于实施注射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繁殖箱(1),所述繁殖箱(1)的中部可拆卸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繁殖箱(1)间隔分为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所述第一繁殖区和所述第二繁殖区内均设有增氧管(51),两个所述增氧管(51)均与增氧机(5)连通,所述增氧机(5)固定在端盖(4)上,所述端盖(4)与所述繁殖箱(1)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箱(1)内的两侧板中部均设有滑槽,所述隔板(2)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底边与所述繁殖箱(1)的底部的距离为2cm~3cm,所述隔板(2)的顶边与所述端盖(4)距离为5cm~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的两侧边上均设有灯带(6);所述端盖(4)上竖直固定有温度计(7),所述温度计(7)的测量端伸入所述繁殖箱(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的两侧边均旋转设有锁扣(42),所述繁殖箱(1)的两侧板上均设有卡口,旋转所述锁扣(42)扣入所述卡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繁殖区和所述第二繁殖区的底部均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设有角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箱(1)底部的四角上均安装有万向轮(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鳢的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箱(1)上固定有撑杆(31)的侧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乌鳢的繁殖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乌鳢繁殖箱内的乌鳢集群和相互撕咬的问题;其包括繁殖箱,繁殖箱的中部可拆卸设有隔板,隔板将繁殖箱间隔分为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第二繁殖区和第一繁殖区内均设有增氧管,两个增氧管均与增氧机连通,增氧机固定在端盖上;繁殖箱的一个侧板上旋转设有注射台,侧板上的底部铰链设有撑杆,撑杆的伸缩端与注射台上远离繁殖箱的一边固定连接。本技术利用隔板将繁殖箱间隔分为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从而将两条乌鳢分隔开,避免互相撕咬;且第一繁殖区和第二繁殖区内均设有增氧管,增氧管通过增氧机将氧气送入繁殖箱内,避免乌鳢缺氧。

技术研发人员:樊威,刘瑞,熊关庆,苏建,卓婷,焦晓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