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1330发布日期:2024-02-09 12:1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温室大棚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温室大棚,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蓄热放热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温室大棚能透光、提高农作物的环境温度,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利用温室大棚可以用于种植蔬菜、花卉、育苗等,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中。

2、目前,多数投入使用的温室大棚采用简单的塑料薄膜和骨架结构。冬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过高,大棚内中午温度高于33℃,作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致使农作物产量减少,同时高温促进水分挥发,大棚内湿度升高,增加作物病害风险。解决办法是中午开棚,降温排湿,但是会浪费掉宝贵的太阳能热量。夜间或遇极端阴冷天气,棚内温度低,棚室内的温度长时间低于蔬菜生长的最适温度时,会使作物的生长发育受阻乃至被冻死。需要额外的增加取暖设备。除了运行成本增加,还另外增加了“碳排放”。

3、因此,在温室内安装储能装置成为人们开发的重点,将白天空气中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在夜间室内温度较低时向室内散热,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调节温室内温度,给予植物更加合适的温度湿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碳排放。

4、但是,目前采用的储能装置普遍存在温度调节能力弱,设备复杂,造价成本高,增加农民负担重等问题。因此,目前,仍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有效调节温度,实现移峰填谷,装置简单,容易安装,造价成本低的温室大棚温度调节的储能设备,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储能装置,所述装置设置水箱和循环换热单元,当外界温度高时,一方面水箱可以吸收外界的热量,另一方面使水箱中水循环出来,并利用对流装置,使空气中的热量交换到水箱中,使环境温度降低,并存储热量,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水箱中的水循环出来,通过对流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实现棚内温度的移峰填谷,使植物处于适宜的温度区间内。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储能装置安装简单,成本低廉,温度调节明显,能够满足大棚的使用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储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水箱、换热单元和循环管路,所述水箱箱体透明,水箱中通入热交换液体介质。热交换液体介质包含水。

3、在水箱内部设置隔板,隔板内部填充相变材料和/或光热物质。

4、所述水箱通过循环管路与换热单元相连通。

5、所述换热单元设置若干个冷却管,

6、所述风扇设置在临近冷却管的上方或下方,使大棚内空气形成向下的气流。

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

8、(1)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采用水作为吸放热的储能介质,容易获取,成本低廉,大幅降了大棚的成本。

9、(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透明水箱存储热交换液体介质,直接接受太阳及大棚内的热量,能够更快的实现热量的吸收,实现热量存储,降低大棚内温度。

10、(3)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换热单元,将热交换液体介质交换出来,与空气形成对流,进一步促进热量交换,温度高时,吸收热量,温度低时,释放热量,使棚内温度保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温度区间内。

11、(4)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在大棚内进行安装使用,施工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在实际温室大棚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水箱(1)、换热单元(2)和循环管路(3),所述水箱(1)箱体透明,水箱(1)中通入热交换液体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液体介质包含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箱(1)内部设置隔板(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1)内部填充相变材料和/或光热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1)与箱体内壁保持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水循环管(301)或进水循环管(302)上设置水泵(3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202)间通过管路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2)还设置若干个相变材料管(201),形成阵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管(201)设置在风扇(203)的出风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大棚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水箱(1)中加入水体养殖生物,选自鱼类和/或贝类。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储能装置,设置水箱和循环换热单元。水箱可以吸收外界的热量,水箱中水循环出来,利用空气对流,使空气与水进行热量交换,存储或释放热量。实现棚内温度的移峰填谷,使植物处于适宜的温度区间内。本技术中的储能装置安装简单,成本低廉,温度调节明显,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倪磊,徐怡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集萃分子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