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

文档序号:37454943发布日期:2024-03-28 18:38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

本技术涉及生态浮岛,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


背景技术:

1、生物多样性观测是在一定区域内对生物多样性的定期测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识别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在对湿地鸟类进行观测时,通常鸟类只会短期停留于某处,观测次数与时长受限,不利于观测人员得到完整的观测结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所述浮岛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且所述浮岛本体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采集设备,且所述立柱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与声音采集模块,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处理器,所述控制处理器内设有信息提取模块、特征比对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鸟类特征数据库。

4、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提取模块、特征比对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鸟类特征数据库均电性连接控制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声音采集模块均电性连接信息提取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4g网络基站无线连接网关,所述网关通过internet协议无线连接监测站点。

5、进一步地,所述陆生植物区包括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的底面向中部凹陷,所述种植槽内底部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排水盒,所述排水盒的外侧铺设有过滤层,且所述排水盒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6、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槽的底部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连通排水盒的底部。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的顶部设置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内种植有陆生植物,且所述土壤层的顶部通过地钉固定设置有人工鸟巢。

8、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植物区包括若干个通槽,若干个所述通槽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种植盆,所述排水槽的一端连通通槽,所述种植盆的内部种植有水生植物。

9、进一步地,所述浮岛本体底部的中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且所述浮岛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缆绳。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申请将采集设备与生态浮岛相结合,能够对栖息在浮岛上的鸟类长期的、近距离的进行观测识别,利于观测人员在远程监测站点连续、长期的观测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

12、2、本申请设置的陆生植物区可模拟陆地,让水鸟于人工鸟巢内繁衍,也便于采集设备对水鸟进行拍摄记录。

13、3、本申请可自行排出陆生植物区内的雨水,可有效防止种植槽内长时间积水,造成陆生植物烂根死亡。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且所述浮岛本体(1)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采集设备(4),且所述立柱(2)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所述采集设备(4)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与声音采集模块,所述控制箱(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处理器,所述控制处理器内设有信息提取模块、特征比对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鸟类特征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特征比对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鸟类特征数据库均电性连接控制处理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声音采集模块均电性连接信息提取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4g网络基站无线连接网关,所述网关通过internet协议无线连接监测站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陆生植物区包括种植槽(5),所述种植槽(5)内的底面向中部凹陷,所述种植槽(5)内底部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排水盒(10),所述排水盒(10)的外侧铺设有过滤层(11),且所述排水盒(10)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5)的底部开设有排水槽(13),所述排水槽(13)连通排水盒(10)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1)的顶部设置有土壤层(12),所述土壤层(12)内种植有陆生植物,且所述土壤层(12)的顶部通过地钉固定设置有人工鸟巢(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区包括若干个通槽(14),若干个所述通槽(14)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种植盆(7),所述排水槽(13)的一端连通通槽(14),所述种植盆(7)的内部种植有水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本体(1)底部的中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9),且所述浮岛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缆绳(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鸟类智能监测识别功能的生态浮岛,涉及生态浮岛技术领域,包括浮岛本体,浮岛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且浮岛本体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采集设备,且立柱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与声音采集模块,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处理器,控制处理器内设有信息提取模块、特征比对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鸟类特征数据库,该种技术,将采集设备与生态浮岛相结合,能够对栖息在浮岛上的鸟类长期的、近距离的进行观测识别,利于观测人员在远程监测站点连续、长期的观测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可,杨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