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9159发布日期:2024-02-26 16:3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大量基础建设项目形成的裸露开挖面需要采取栽植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在现有的栽植技术中,大多需要在待修复的边坡坡面挖栽植穴,然后进行苗木或者种子的栽植。在挖设栽植穴时,常用的施工方法是人工挖孔或采用机械打孔,人工挖孔是直接利用栽植铲挖掘,不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而且栽植穴的成孔形状不好,影响栽植效果。

2、在利用机械打孔方法进行打孔时,可以利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21261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培苗穴盘移栽专用打孔器进行打孔。具体的,该打孔器包括插入头、连杆、基座、推杆、套筒、弹簧、弹力卡头、外壳和把手。基座中部为空心结构并且基座与外壳垂直固定,插入头活动设置于套筒底端,套筒嵌套于外壳内部,外壳上设有若干通孔,套筒外壁上固定有弹力卡头,弹力卡头配合插入所述通孔中进行卡接固定,推杆设置于套筒和外壳内部,推杆通过弹簧与该套筒顶部固定,该推杆顶端由套筒和外壳中穿出并与把手固定连接,连杆一端与推杆底端轴动连接,插入头通过该连杆另一端与推杆连接,插入头为可开合结构;打孔器可以标准的打出圆柱形的栽植穴。

3、该打孔器在工作时,先将弹力卡头移动到需要位置,在需要打孔的位置按下外壳至基座贴近基质表面,然后向下推动把手,使插入头插入后完全张开,再拔出打孔器以形成栽植穴。

4、上述打孔器虽然能够完成栽植穴的机械打孔工作,但是在向下推动把手以使栽植孔成型时,还需要工人的强力操作,实际使用时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只能适用于土质较软的基质,适用范围较窄,不能够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成型铲转动,工人不需要强力操作,成型铲便能够深入地下,提高生产效率和适用范围,成型铲包括环形切铲,并且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环形切铲同轴布置,这样能够利用环形切铲切出完整的栽植孔,驱动电机单向转动,通过拔拉的方式带出环形切铲,便于环形切铲带出切掉的土壤,便于栽植孔的成形。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包括成型铲以及驱动成型铲单向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成型铲包括环形切铲,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成型铲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轴与所述环形切铲同轴布置。

3、进一步地,所述成型铲包括固定在环形切铲外侧的铲柄,所述驱动轴与铲柄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铲柄背向驱动机构的端部至环形切铲背向驱动机构的端部的距离用于与栽植穴的深度适配。

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切铲朝向驱动机构延伸设置有弧形连接部,所述铲柄与弧形连接部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铲柄与所述驱动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铲柄上的内螺纹以及设置在驱动轴外周面上的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适配。

7、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的长度与所述外螺纹的长度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切铲上沿轴向开设有贯通缺口。

9、进一步地,所述贯通缺口的两侧边与弧形连接部之间圆滑过渡。

1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切铲背向驱动机构的一端与环形切铲的轴线垂直,并且在该端布置有环形切铲刃。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外形为圆柱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成型铲转动,工人不需要强力操作,成型铲便能够深入地下,提高生产效率和适用范围,成型铲包括环形切铲,并且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环形切铲同轴布置,这样能够利用环形切铲切出完整的栽植孔,驱动电机单向转动,通过拔拉的方式带出环形切铲,便于环形切铲带出切掉的土壤,便于栽植孔的成形。

14、(2)将铲柄固定在成型铲的外侧,并且令铲柄背向驱动机构的端部至环形切铲背向驱动机构的端部的距离用于与栽植穴的深度适配,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当铲柄的下端贴近地面时,便表示成型铲到达合适的深度,所成型的栽植穴的深度达到设定深度。

15、(3)利用螺纹结构固定连接铲柄与驱动轴,连接方式简单可拆。

16、(4)将内螺纹的长度设计地与外螺纹的长度相同,铲柄与驱动轴安装完成之后,二者相向面贴合布置,便于驱动轴向铲柄传递驱动力。

17、(5)在环形切铲上设置贯通缺口,便于环形切铲切入土体。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铲以及驱动成型铲单向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成型铲包括环形切铲,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成型铲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轴与所述环形切铲同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铲包括固定在环形切铲外侧的铲柄,所述驱动轴与铲柄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铲柄背向驱动机构的端部至环形切铲背向驱动机构的端部的距离用于与栽植穴的深度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切铲朝向驱动机构延伸设置有弧形连接部,所述铲柄与弧形连接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柄与所述驱动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铲柄上的内螺纹以及设置在驱动轴外周面上的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长度与所述外螺纹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切铲上沿轴向开设有贯通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缺口的两侧边与弧形连接部之间圆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切铲背向驱动机构的一端与环形切铲的轴线垂直,并且在该端布置有环形切铲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外形为圆柱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栽植穴成孔装置。该装置包括成型铲以及驱动成型铲单向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成型铲包括环形切铲,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成型铲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轴与所述环形切铲同轴布置。这样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成型铲转动,工人不需要强力操作,成型铲便能够深入地下,提高生产效率和适用范围,成型铲包括环形切铲,并且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环形切铲同轴布置,这样能够利用环形切铲切出完整的栽植孔,驱动电机单向转动,通过拔拉的方式带出环形切铲,便于环形切铲带出切掉的土壤,便于栽植孔的成形。

技术研发人员:李百凤,李成,刘莹莹,张乃畅,薛庆庆,王利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