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育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4070发布日期:2024-01-26 22:5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培育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培育棚。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

2、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风味,但是由于其常生长在丛林的腐木中,采摘较为困难,所以随着市场上食用菌需求的增大,人们开始人工培养食用菌,市面上常见的食用菌培养棚无法很好的控制光照程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用菌培育棚。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棚顶,棚顶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棚顶的正面安装有调光机构。调光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的背面与棚顶的正面固定连接,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壳体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门体。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壳体的表面安装有通风机构,通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背面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壳体的内底部安装有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水箱,水箱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水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头。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壳体的内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托板的上方安装有置物机构,置物机构包括置物箱,置物箱的底部与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置物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食用菌培育棚,通过固定块、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盖板,在使用中,当需要增加光照时,启动固定在固定块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盖板改变角度,相较于常规的食用菌培育棚无法很好的控制光照程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该装置能够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盖板旋转,改变盖板的角度来控制大棚本体内的进光量。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食用菌培育棚,通过托板、置物箱、第一连接板、凹槽、第二连接板,在使用中,托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置物箱,置物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相较于常规的装置,在将食用菌柱放在置物箱后,置物箱遭到外界碰撞后内部的食用菌柱会发生滚动,影响食用菌质量,该装置能够通过将第二连接板插进对应的凹槽内来抵住食用菌柱,防止其发生滚动。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包括大棚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棚顶(102),所述棚顶(102)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03),所述棚顶(102)的正面安装有调光机构(2),所述调光机构(2)包括固定块(201),所述固定块(201)的背面与棚顶(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3),所述第一电机(2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2),所述第一转轴(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04),所述盖板(20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条(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04),所述通孔(104)的内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门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表面安装有通风机构(4),所述通风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01),所述第二电机(401)的背面与壳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02),所述第二转轴(4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内底部安装有喷水机构(5),所述喷水机构(5)包括水箱(501),所述水箱(501)的底部与壳体(10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5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03),所述第一连接管(50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水泵(502),所述水泵(5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504),所述第二连接管(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头(5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内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杆(601),所述支撑杆(601)的底部与壳体(10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6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02)的上方安装有置物机构(7),所述置物机构(7)包括置物箱(701),所述置物箱(701)的底部与托板(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置物箱(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02),所述第一连接板(70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703),所述凹槽(7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70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食用菌培育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棚顶,棚顶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棚顶的正面安装有调光机构。调光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的背面与棚顶的正面固定连接,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本技术,当需要增加光照时,启动固定在固定块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盖板改变角度来控制大棚本体内的进光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光,谭英群,徐晓成,丛晓飞,郑伟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鑫宝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