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894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水产养殖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1、水产养殖是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按养殖、种植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及藻类、芡、莲、藕等。适合水产养殖的区域有限,为了提高经济性,需要减少场地建设和管理的成本,以及减少养殖的工作量,所以一般水产养殖的密度较大,如鱼类等动物,在有限的区域投入的水产数量较多,水的流通性差,势必会造成水质变化以及水中含氧量的减低,进而造成水产生物的死亡,为了避免水产生物缺氧导致死亡需要使用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对水中进行增氧。

2、目前海产养殖过程中,大量投料造成养殖水体悬浮有机物、可溶性有机物增加,传统的曝气盘增氧方式和水车增氧方式效率低下且在高含量有机物水体情况下溶氧困难,现阶段的增氧装置一般采用扬水的方式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也就是在水面上扬起水花,使得水花和氧气尽快混合,但是此种方式的混氧效率低,很难满足水产对氧气的需求,不利于水产的养殖,且不断扬水的功耗大,使得养殖水产的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且混氧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设置在养殖池内,包括:针刷泵、防护装置、负压加气装置,所述防护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筒体结构,所述针刷泵为多个,多个所述针刷泵均设置在所述防护装置的外侧,多个所述针刷泵与所述防护装置管体连接,所述负压加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针刷泵之间,并位于多个所述针刷泵前侧相应的所述管体内部,所述负压加气装置与所述管体上部设置的进气口相对应,所述进气口活动设有进气管,多个所述针刷泵的顶部均设有喷射口,所述防护装置的上部可拆设有清洗盖,所述清洗盖上分别贯穿设有导向孔和多个异形孔。

4、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底座、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上部,所述底座上的顶面或侧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底座中部设置的进水口贯穿连接,所述防护体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在内的任何一种筒状结构体。

5、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体包括骨架和设置在所述骨架外侧的筒状防护罩,所述筒状防护罩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筒状防护罩上设有多个圆孔,多个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10mm。

6、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体包括骨架和设置在所述骨架外侧的栅栏或隔离网,所述骨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栅栏或隔离网固定连接,所述栅栏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所述隔离网的网孔直径小于10mm。

7、上述结构中,所述负压加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负压加气装置与所述管体相匹配,所述负压加气装置与所述管体内部设置的安装槽卡接固定。

8、上述结构中,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立柱和多个水平设置的环形隔架,多个所述环形隔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环形隔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骨架的内部水平设有隔板。

9、上述结构中,所述隔板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隔板的中部竖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顶部穿过所述清洗盖中部设置的所述导向孔并伸出所述养殖池的顶面。

10、上述结构中,所述进气管呈立式设置,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口部伸出所述养殖池的顶面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增氧模块安装养殖池内,通电启动针刷泵,水体通过防护装置流经负压加气装置同时产生负压,并且空气从加气管进入,水和空气进入针刷泵,针刷泵将水和空气搅拌、气泡粉碎,然后喷射出去达到增氧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功率低,溶氧效率高,特别适合高有机物水体。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设置在养殖池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刷泵、防护装置、负压加气装置,所述防护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筒体结构,所述针刷泵为多个,多个所述针刷泵均设置在所述防护装置的外侧,多个所述针刷泵与所述防护装置管体连接,所述负压加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针刷泵之间,并位于多个所述针刷泵前侧相应的所述管体内部,所述负压加气装置与所述管体上部设置的进气口相对应,所述进气口活动设有进气管,多个所述针刷泵的顶部均设有喷射口,所述防护装置的上部可拆设有清洗盖,所述清洗盖上分别贯穿设有导向孔和多个异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底座、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上部,所述底座上的顶面或侧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底座中部设置的进水口贯穿连接,所述防护体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在内的任何一种筒状结构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体包括骨架和设置在所述骨架外侧的筒状防护罩,所述筒状防护罩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筒状防护罩上设有多个圆孔,多个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体包括骨架和设置在所述骨架外侧的栅栏或隔离网,所述骨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栅栏或隔离网固定连接,所述栅栏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所述隔离网的网孔直径小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加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负压加气装置与所述管体相匹配,所述负压加气装置与所述管体内部设置的安装槽卡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立柱和多个水平设置的环形隔架,多个所述环形隔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环形隔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骨架的内部水平设有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隔板的中部竖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顶部穿过所述清洗盖中部设置的所述导向孔并伸出所述养殖池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呈立式设置,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口部伸出所述养殖池的顶面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增氧装置设置在养殖池内,包括:针刷泵、防护装置、负压加气装置,防护装置为竖直设置的筒体结构,针刷泵为多个,多个针刷泵设置在防护装置的外侧,多个针刷泵与防护装置管体连接,负压加气装置分别设置在防护装置与针刷泵之间,并位于多个针刷泵前侧相应的管体内部,进气口活动设有进气管,防护装置的上部可拆设有清洗盖,清洗盖上分别贯穿设有导向孔和多个异形孔。本技术通过针刷泵使水体通过防护装置流经负压加气装置产生负压,针刷泵将进入水和空气搅拌、气泡粉碎,然后喷射出去达到增氧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功率低,溶氧效率高,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章晓俊,赖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章晓俊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