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乘式插秧机

文档序号:37204245发布日期:2024-03-05 12:0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骑乘式插秧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播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骑乘式插秧机。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种植,基本上还是靠人工插秧,由于插秧需要经常弯腰屈膝,导致劳动强度较大,为了解决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插秧工具。

2、例如中国专利cn206651021u公开的一种手持式简易农用插秧器,包括插秧爪、连接螺纹桶、输秧桶、开爪装置和手持架总成,所述插秧爪顶部与连接螺纹桶外侧铰接,所述输秧桶与连接螺纹桶螺纹连接,所述开爪装置包括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与插秧爪铰接,所述连接竖杆顶部连接有控制指盘,所述手持架总成包括固定架杆、连接台、连接支撑杆和手持横杆,所述固定架杆与输秧桶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杆顶部与连接台连接,所述连接台与连接支撑杆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杆与手持横杆连接,所述手持横杆与控制指盘之间设有弹簧,虽然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插秧爪实现插秧,但由于插秧的土地较广,需要插秧的秧苗较多,即便可以采用工具进行插秧,仍然存在工具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实际劳动强度仍然比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较低的骑乘式插秧机。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包括底板、发动机、驾驶室、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传动轴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侧,所述驾驶室和发动机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底板的上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插秧孔,两个所述插秧孔对称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插秧孔内均安装有秧苗管,所述秧苗管的出秧口铰接有多个挡板,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相对于秧苗管开闭的开关组件,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秧苗管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

4、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把手、连接管、连接板、弹簧、张紧铁丝、支撑铁丝、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把手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所述弹簧、张紧铁丝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把手,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所述张紧铁丝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面,所述连接管套设于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所述支撑铁丝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铁丝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挡板的外侧面。

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柱、连接轴、液压杆,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连接轴横向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上侧,所述液压杆的安装端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周面,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把手的一端。

6、所述把手的上侧设置有两个上吊耳,两个所述上吊耳间隔布置且均竖直连接于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两个所述上吊耳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上螺栓,所述上螺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上螺母,所述把手套设于所述上螺栓的外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上吊耳之间。

7、所述把手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张紧铁丝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后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弹簧的两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弹簧位于上端的挂钩挂接于第二连接孔,所述弹簧位于下端的挂钩挂接于所述固定螺母。

8、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

9、多个所述挡板合围形成圆锥状结构,多个所述挡板的上侧铰接于所述秧苗管的出秧口,多个所述挡板的下侧互相抵接,多个所述挡板的外侧面均与开关组件相连接。

10、每个所述挡板的上侧均设置有两个下吊耳,两个所述下吊耳间隔布置且均竖直连接于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两个所述下吊耳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下螺栓,所述下螺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螺母,所述下螺栓的外周面套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位于两个所述下吊耳之间,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挡板的外侧面,所述转动板的另一侧穿过所述下吊耳后与开关组件相连接。

11、所述秧苗管靠近出秧口的外周面滑动连接有下挡圈,所述下吊耳连接于所述下挡圈的外周面,所述挡板的上侧抵接于所述下挡圈的下侧。

12、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电机、凸轮以及连接杆,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凸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一种骑乘式插秧机中,通过秧苗管进行插秧,插秧时,首先将秧苗放入到秧苗管中,同时挡板将秧苗堵在秧苗管中,然后移动组件带动秧苗管向下移动,使秧苗管和挡板插入到土层中,再通过开关组件打开挡板,秧苗从秧苗管中落入到土层,在挡板打开的同时,土层中的土会通过挡板的缝隙进行到秧苗管内,从而实现插秧工作,移动组件再带动秧苗管向上移动远离土层,同时开关组件移动挡板,将秧苗管的出秧口封闭,依次往复工作,从而实现插秧,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自动化的方式代替人工插秧,劳动强度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较低。

15、2、本实用新型一种骑乘式插秧机中,液压杆拉伸后控制把手向上转动后,张紧铁丝带动连接板和连接管在秧苗管上向上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支撑铁丝同时带动转动板转动,使挡板相对于秧苗管向外展开,秧苗便可从秧苗管中离开;把手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以方便安装张紧铁丝和弹簧的安装,弹簧的两端设置有挂钩,方便更换和调整弹簧;通过设置上螺栓和下螺栓,可以方便将转动板和把手进行拆卸,使用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简便。

16、3、本实用新型一种骑乘式插秧机中,通过设置挡块,对连接板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板移动距离过大导致挡板的转动角度过大无法复原;通过设置下挡圈,在连接板移动的同时,挡板也可以进行移动,这样在秧苗管插入土层时,挡板外面的土会从挡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秧苗管内;通过将多个挡板设置成圆锥形结构,可以方便的将秧苗管插入到土层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17、4、本实用新型一种骑乘式插秧机中,采用凸轮传动的方式控制秧苗管移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秧苗管会慢慢下落到最低点且不再下降,此时可同步将秧苗管和秧苗插入到土层中,插秧后,秧苗管会慢慢上升到最高点,通过电机控制凸轮持续转动,可实现秧苗管的往复运动,操作更加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包括底板(1)、发动机(15)、驾驶室(17)、车轮(16),所述车轮(16)通过传动轴(18)连接于所述底板(1)的下侧,所述驾驶室(17)和发动机(15)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插秧孔(13),两个所述插秧孔(13)对称布置在所述发动机(15)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插秧孔(13)内均安装有秧苗管(2),所述秧苗管(2)的出秧口铰接有多个挡板(3),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3)相对于秧苗管(2)开闭的开关组件(4),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秧苗管(2)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4)包括把手(41)、连接管(49)、连接板(410)、弹簧(43)、张紧铁丝(42)、支撑铁丝(411)、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连接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所述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把手(41)的一端,所述把手(41)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所述弹簧(43)、张紧铁丝(42)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把手(41),所述弹簧(4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所述张紧铁丝(42)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板(410),所述连接板(410)连接于所述连接管(49)的外周面,所述连接管(49)套设于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所述支撑铁丝(41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板(410),所述支撑铁丝(411)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挡板(3)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支撑柱(51)、连接轴(52)、液压杆(53),所述支撑柱(51)连接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所述连接轴(52)横向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51)的上侧,所述液压杆(53)的安装端套设于所述连接轴(52)的外周面,所述液压杆(5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把手(4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1)的上侧设置有两个上吊耳(46),两个所述上吊耳(46)间隔布置且均竖直连接于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两个所述上吊耳(46)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上螺栓(47),所述上螺栓(4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上螺母(48),所述把手(41)套设于所述上螺栓(47)的外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上吊耳(4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12)和第二连接孔(413),所述张紧铁丝(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10)、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412)后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10),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连接有固定螺母(45),所述弹簧(43)的两端设置有挂钩(44),所述弹簧(43)位于上端的挂钩(44)挂接于第二连接孔(413),所述弹簧(43)位于下端的挂钩(44)挂接于所述固定螺母(4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设置有挡块(7),所述挡块(7)位于所述连接板(410)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板(3)合围形成圆锥状结构,多个所述挡板(3)的上侧铰接于所述秧苗管(2)的出秧口,多个所述挡板(3)的下侧互相抵接,多个所述挡板(3)的外侧面均与开关组件(4)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板(3)的上侧均设置有两个下吊耳(8),两个所述下吊耳(8)间隔布置且均竖直连接于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两个所述下吊耳(8)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下螺栓(9),所述下螺栓(9)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螺母(10),所述下螺栓(9)的外周面套设有转动板(11),所述转动板(11)位于两个所述下吊耳(8)之间,所述转动板(1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挡板(3)的外侧面,所述转动板(11)的另一侧穿过所述下吊耳(8)后与开关组件(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管(2)靠近出秧口的外周面滑动连接有下挡圈(12),所述下吊耳(8)连接于所述下挡圈(12)的外周面,所述挡板(3)的上侧抵接于所述下挡圈(12)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凸轮(62)以及连接杆(63),所述电机(6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所述凸轮(62)连接于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所述连接杆(6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秧苗管(2)的外周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凸轮(62)的外周面。


技术总结
一种骑乘式插秧机,包括底板、发动机、驾驶室、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传动轴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侧,所述驾驶室和发动机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底板的上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插秧孔,两个所述插秧孔对称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插秧孔内均安装有秧苗管,所述秧苗管的出秧口铰接有多个挡板,所述秧苗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相对于秧苗管开闭的开关组件,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秧苗管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本设计不仅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较低,而且使用方便、安装与拆卸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江飞,周宏宇,陈浩然,江诗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商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