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8177发布日期:2024-02-20 21:4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所使用马铃薯滴灌设备过于简单,智能化程度较低,无法根据种植地的区块湿度进行精准杜宇与控制,致使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土壤湿度无法处于最佳水平,造成马铃薯的产量及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包括底板、支架、外壳、太阳能板、天线、湿度传感器、线缆、出水接头、电控阀、进水接头、控制板卡槽、控制板、天线接口、传感器线缆接口、排线、蓄电池,所述支架共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顶部的前后两端边缘位置,与底板为一体成型制作,所述外壳位于底板的顶部,并通过卡扣与底板相连,在外壳顶部后侧靠近边缘位置嵌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天线位于外壳的左侧,在其下方通过线缆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接头和进水接头分别位于底板的前后两端,且两个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电控阀,所述控制板嵌装于等距排列的两个控制板卡槽之间,在控制板的外侧中部由上而下分布有天线接口和传感器线缆接口,并分别与天线和线缆相连,且控制板和电控阀之间通过排线相连,所述蓄电池安装固定在底板的顶部。

3、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板、支架、外壳、控制板卡槽均为pe材料制作,其中支架和控制板卡槽均与底板一体成型制作。

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出水接头和进水接头均为铜制材料制作。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与控制板之间均通过线材相连。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安装有电控阀,通过外接的湿度传感器读取马铃薯种植土地湿度信息,并与主机之间进行无线连接数据交换,由主机远程控制电控阀的开启或关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本装置通过多机位放置并与水网相连,可以精准的可控制每一排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使其种植效率更高,使产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包括底板(1)、支架(2)、外壳(3)、太阳能板(4)、天线(5)、湿度传感器(6)、线缆(7)、出水接头(8)、电控阀(9)、进水接头(10)、控制板卡槽(11)、控制板(12)、天线接口(13)、传感器线缆接口(14)、排线(15)、蓄电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共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1)顶部的前后两端边缘位置,与底板(1)为一体成型制作,所述外壳(3)位于底板(1)的顶部,并通过卡扣与底板(1)相连,在外壳(3)顶部后侧靠近边缘位置嵌装有太阳能板(4),所述天线(5)位于外壳(3)的左侧,在其下方通过线缆(7)连接有湿度传感器(6),所述出水接头(8)和进水接头(10)分别位于底板(1)的前后两端,且两个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电控阀(9),所述控制板(12)嵌装于等距排列的两个控制板卡槽(11)之间,在控制板(12)的外侧中部由上而下分布有天线接口(13)和传感器线缆接口(14),并分别与天线(5)和线缆(7)相连,且控制板(12)和电控阀(9)之间通过排线(15)相连,所述蓄电池(16)安装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支架(2)、外壳(3)、控制板卡槽(11)均为pe材料制作,其中支架(2)和控制板卡槽(11)均与底板(1)一体成型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8)和进水接头(10)均为铜制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4)和蓄电池(16)与控制板(12)之间均通过线材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滴灌设备,包括底板、支架、外壳、太阳能板、天线、湿度传感器、线缆,所述底板的顶部前后两端均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架,所述外壳通过卡扣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且外壳顶部嵌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天线位于外壳左侧,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线缆与外壳的左侧相连,位于天线下方。本技术的内部安装有电控阀,通过外接的湿度传感器读取马铃薯种植土地湿度信息,并与主机之间进行无线连接数据交换,由主机远程控制电控阀的开启或关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本装置通过多机位放置并与水网相连,可以精准的可控制每一排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使其种植效率更高,使产量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朱萍,李慧芝,马海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