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轧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8176发布日期:2024-02-20 21:4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轧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框成型的,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轧辊。


背景技术:

1、在防盗门的生产流程中,包含有压花的过程,利用轧制的方法在板材上挤压出花边,轧制过程需要利用到轧辊的辊身,将门框上的花边轧出来,而一个完整的门框需要经过多个轧辊轮流的轧制才能最终成型。不同形状的轧辊能够轧制出不同形状的花边。

2、轧辊在工作时,其辊身是轧辊的工作部分,与板材相接触,辊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再通过驱动装置对轧辊进行驱动,使其转动,进而带动板材移动,移动过程中轧辊的辊身对板材进行挤压变形。门框的花边是多样化的,在改变门框上花边的形状时,也需要对轧辊进行更换,而现有轧辊的辊身与辊轴都是一体成型的整体,这也导致了轧辊比较重,较重的轧辊在更换时非常的费时费力,不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轧辊较重不便于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体式轧辊,其包括有辊轴,所述辊轴上套设有辊体,所述辊体包括有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与所述下辊通过弧形板连接,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上辊和所述下辊螺栓连接;所述弧形板设置有四个,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弧形板,所述辊体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弧形板关于所述辊轴对称设置。

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轧辊被拆分成辊轴、上辊以及下辊三部分,而将轧辊分体后,各部分的重量相较于整体的轧辊要轻,而在更换花边形状时,只需要将辊体的上辊和下辊拆下,安装上其他形状的辊体即可,不需要拆卸辊轴,极大的减轻了更换部件的重量,使轧辊的更换更轻松方便。同时,分体后的轧辊能够分开运送,也极大的减轻了轧辊运送的负担。

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辊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上辊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块。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与卡块的卡接,能够对上辊和下辊的相对运动做进一步限定,保证轧制时,上辊和下辊相对保持固定。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体的两端还连接有角铁,所述角铁包括有扇形部和弧形部,所述扇形部垂直于所述弧形部设置,所述扇形部通过螺栓与所述辊体连接,所述弧形部通过螺栓与所述辊轴连接,以用于限制所述辊体的轴向运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铁能够对辊体沿辊轴方向的运动做限定,进一步的保证辊体与辊轴的相对固定,避免轧制时,辊体会跑偏而轧制出次品门框。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体的每端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角铁,并且两个所述角铁关于所述辊轴对称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角铁的所述扇形部与所述上辊连接,另一个所述角铁的扇形部与所述下辊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的对上辊和下辊做限定,保证轧制时,上辊与下辊的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辊轴的两端直径设置,所述辊体套设在所述限位部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能够对辊体沿辊轴方向的运动做限定,进一步的保证辊体与辊轴的相对固定,避免轧制时,辊体会跑偏而轧制出次品门框。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部每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槽,所述限位部一端的两个所述定位槽关于所述辊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辊与所述下辊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与定位块的配合,能够使上辊与下辊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使上辊与下辊能够更加快速且准确的安装到辊轴上。同时,定位槽与定位块还能够对辊体与辊轴的相对转动做限定,避免辊体会相对辊轴转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将辊体与辊轴分体设置,能够使各部件的重量都远轻于一体式的轧辊,并且在更换轧辊时,只需要对辊体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跟换辊轴,极大的减轻了更换部件的重量,使轧辊的更换更轻松方便。同时,分体后的轧辊能够分开运送,也极大的减轻了轧辊运送的负担。

15、2、通过采用角铁对辊体与辊轴进行连接,能够对辊体沿辊轴方向的运动做进一步的限定,进一步的保证轧制过程中,辊体与辊轴的稳定性。

16、3、通过设置限位部能够对辊体沿辊轴方向的运动做进一步的限定,保证轧制过程辊体与辊轴的相对稳定。同时,定位槽与定位块的配合,不仅能够对辊体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使安装更准确快速,还能够对辊体与辊轴的相对转动做限定,避免辊体会相对辊轴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辊轴(1),所述辊轴(1)上套设有辊体(2),所述辊体(2)包括有上辊(21)和下辊(22),所述上辊(21)与所述下辊(22)通过弧形板(3)连接,所述弧形板(3)与所述上辊(21)和所述下辊(22)螺栓连接;所述弧形板(3)设置有四个,所述辊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弧形板(3),所述辊体(2)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弧形板(3)关于所述辊轴(1)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22)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221),所述上辊(2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槽(221)相适配的卡块(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2)的两端还连接有角铁(4),所述角铁(4)包括有扇形部(41)和弧形部(42),所述扇形部(41)垂直于所述弧形部(42)设置,所述扇形部(41)通过螺栓与所述辊体(2)连接,所述弧形部(42)通过螺栓与所述辊轴(1)连接,以用于限制所述辊体(2)的轴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轧辊,所述辊体(2)的每端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角铁(4),并且两个所述角铁(4)关于所述辊轴(1)对称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角铁(4)的所述扇形部(41)与所述上辊(21)连接,另一个所述角铁(4)的扇形部(41)与所述下辊(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1)上设置有限位部(12),所述限位部(12)的直径小于所述辊轴(1)的两端直径设置,所述辊体(2)套设在所述限位部(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2)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槽(13),所述限位部(12)每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槽(13),所述限位部(12)一端的两个所述定位槽(13)关于所述辊轴(1)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辊(21)与所述下辊(2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13)相适配的定位块(25),所述定位块(25)插设在所述定位槽(13)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轧辊,涉及门框成型的技术领域,本技术旨在解决轧辊较重不便于更换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有辊轴,所述辊轴上套设有辊体,所述辊体包括有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与所述下辊通过弧形板连接,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上辊和所述下辊螺栓连接;所述弧形板设置有四个,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弧形板,所述辊体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弧形板关于所述辊轴对称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闫玉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建强门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