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

文档序号:37359051发布日期:2024-03-22 10:1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土栽培,尤其涉及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1、油茶属茶科,种子可以榨油食用,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在对油茶进行栽培前,需要先对油茶苗进行培育,提高油茶苗育苗时的存活率。

2、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成形,在对油茶苗进行育苗时,多选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现有的无土栽培装置,通过在营养液箱内的营养液中放置栽培床,将油茶苗插设于栽培床上培育。但在培育过程中,由于营养液阻隔了油茶苗根部与氧气的接触,以及栽培床多为固定模式,边缘部分插种的油茶苗受到光照不均等影响,进而生根率低,影响油茶苗的存活率。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针对目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无法让油茶苗根部与氧气接触,以及栽培床边缘油茶苗受到光照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培育槽和营养液箱,培育槽的底部隔层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插孔,插孔内插装有栽培桶,栽培桶内装有填充料,营养液箱设置于培育槽的一侧,包括上下设置的新液箱和回液箱,新液箱的顶部设置有液泵,液泵的进液管与新液箱内连通,液泵的出液管与培育槽一侧顶部的加液口连通,培育槽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与回液箱连通的回液管,回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3、在本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管理和控制,培育槽和营养液箱均固定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嵌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液泵以及阀门电性连接。

4、在本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营养液能与油茶苗根部接触,给油茶苗提供生长营养,安装框为镂空结构,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四个支撑柱,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大通孔,电机的电机轴与底板固定连接,插孔开设于顶板上。

5、进一步地,栽培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填充料的高度在栽培桶内的高度为栽培桶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6、在本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新液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方便倒入新的营养液,进料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料口盖,回液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液口,用于排除废液。

7、本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通过将油茶苗栽种到含有填充料的栽培桶中,配合电机推动安装框的上下移动,可以适时对油茶苗的根部提供氧气,帮助其更好的生长;通过设置可以上下移动的安装框,在接受光照时,将所有油茶苗上移,上部顶出培育槽外,接受阳光照射,避免了缺乏光照以及光照不均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培育槽和营养液箱,所述培育槽的底部隔层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内插装有栽培桶,所述栽培桶内装有填充料,所述营养液箱设置于所述培育槽的一侧,包括上下设置的新液箱和回液箱,所述新液箱的顶部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的进液管与所述新液箱内连通,所述液泵的出液管与所述培育槽一侧顶部的加液口连通,所述培育槽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回液箱连通的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槽和所述营养液箱均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嵌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所述液泵以及所述阀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四个支撑柱,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大通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顶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填充料的高度在所述栽培桶内的高度为栽培桶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液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料口盖,所述回液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液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培育槽和营养液箱,培育槽的底部隔层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插孔,插孔内插装有栽培桶,栽培桶内装有填充料,营养液箱包括上下设置的新液箱和回液箱,新液箱的顶部设置有液泵,液泵的进液管与新液箱内连通,液泵的出液管与培育槽一侧顶部的加液口连通,培育槽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与回液箱连通的回液管。本油茶苗无土栽培装置,通过将油茶苗栽种到含有填充料的栽培桶中,配合电机推动安装框的上下移动,可以适时对油茶苗的根部提供氧气,帮助其更好的生长;通过设置可以上下移动的安装框,避免了缺乏光照以及光照不均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祥,肖彤斌,谭诗梦,严婉荣,王宝,王会芳,曾向萍,符美英,李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