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

文档序号:37380493发布日期:2024-03-22 10:32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复合点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对提升国家粮油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大面积推广复合种植,要尽可能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用高效种管收作业机具保障是关键。云南省2022年组织推广示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50万亩,项目实施过程发现,相对玉米、大豆净作种植方式,多数地方存在现有在用种管收机械适应性不强,配套机具保障工作任务艰巨等问题。复合点种装置是一种农业播种设备,主要用于复合种植的播种,在复合播种时,例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是一行玉米一行豆,现在试点试验的多数是两行玉米二到四行豆,所以叫带状复合种植,能够不遮蔽光线、满足两种作物的需要,因此复合点种装置与普通种植装置相比,可以同时排出两种作物种子,例如在公开号为“cn217850085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点种装置,该通过设置有电机,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料斗内的种子会从落料管进入到转盘的种槽内,然后转盘转动将种槽内的种子从下方的播种管排出,实现自动播种,相对于人们弯腰进行点种,省时省力,比较方便,而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该专利中还记载了“该装置所述基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外壁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圆盒”,因此该装置排出种子两个结构之间的距离无法调节,因此,装置种植植物时的行距无法调节,只能以固定行距进行种植,只能用于特定使用场景,并且该装置排出种子的量无法调节,单次排出种子的量是固定的,进一步缩小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包括:

3、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均同轴转动连接有转板,且所述转板的圆周面成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料腔,且所述壳体的圆周面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下料架;

4、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驱动部分及与驱动部分连接的移动部分,所述移动部分与壳体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驱动部分驱动移动部分沿预设路径往复移动,使两个所述壳体靠近或远离。

5、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6、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板连接。

7、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且所述料斗的出料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

8、优选地,所述转板的内部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电动推杆;

9、且所述电动推杆与料腔一一匹配,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延伸至料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弧形架。

10、优选地,所述料斗内壁底端形成向轴心处倾斜向下的导流斜坡。

11、优选地,所述驱动构件包括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均内陷形成安装槽;

12、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处于丝杆的上方;

13、且所述丝杆与导杆之间连接有可移动的移动板,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移动板的一侧。

14、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15、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连接。

16、优选地,还包括基板;

17、所述基板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底部,且所述基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18、优选地,所述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19、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式的通孔。

20、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相对的一侧均形成弧形凸起。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套的丝杆及移动板,通过第二电机驱动丝杆转动,通过导杆配合,从而让移动板在导杆和丝杆之间移动,进而让移动板带动壳体移动,从而调节两个下料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装置排出两种种子之间的距离,让装置种植植物时的行距可以调节,可以以不同行距进行种植,可以用于不同使用场景。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及与电动推杆配套的弧形架,当装置通过料腔收纳种子时,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弧形架移动,从而调节弧形架在料腔中的位置,进而调节料腔收纳种子的量,让装置排出种子的量可以调节,单次排出种子的量可以更改,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3),且所述料斗(3)的出料端延伸至壳体(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16)的内部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电动推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内壁底端形成向轴心处倾斜向下的导流斜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包括两个安装架(10),两个所述安装架(10)的顶部均内陷形成安装槽(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相对的一侧均形成弧形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复合点种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种植点种装置,包括: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均同轴转动连接有转板,且所述转板的圆周面成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料腔,且所述壳体的圆周面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下料架;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驱动部分及与驱动部分连接的移动部分。本技术通过设置配套的丝杆及移动板,通过第二电机驱动丝杆转动,通过导杆配合,从而让移动板在导杆和丝杆之间移动,进而让移动板带动壳体移动,从而调节两个下料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装置排出两种种子之间的距离,让装置种植植物时的行距可以调节,可以以不同行距进行种植,可以用于不同使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代健康,颜椿泰,马德学,许智,周辰,陈青云,王雪梅,孙石凤,胡云莉,周琨,晏文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