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5455发布日期:2024-04-30 17:05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温室大棚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大棚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1、温室大棚在使用过程中,当温室内温度过高或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需要打开天窗通风以降低室内温度或补充二氧化碳,现有天窗通风采用直接开窗的方式进行通风,但当外界风力较小时,往往补入新鲜空气的速度较慢,而当外界风力较大但仍需补入空气时,大量的风从天窗涌入会对温室内的作物造成冲击,即使将天窗关小,通过缩小缝隙的风也会在狭管效应下进一步提速,威胁温室内的农作物。现有的鼓风机补气虽然能够克服这一问题,但大量设置鼓风机、铺设管路会提高短期成本,维持鼓风机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消耗,会长期提高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外界风力小,补气速度慢,外界风力大,对作物威胁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通风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大棚,所述大棚上有天窗和屋脊,天窗开设在屋脊的两侧,所述屋脊上铰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罩在所述天窗上,所述屋脊上还有风力驱动机构,所述风力驱动机构与所述风罩相连,通过风力机构能够驱动风罩开合。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罩还包括框架和薄膜,所述薄膜和所述框架相连,所述框架顶面和所述屋脊铰接,所述框架顶面和所述屋脊之间装有扭簧,框架采用轻质材料,如铝合金或聚氯乙烯等,薄膜采用常用大棚薄膜,扭簧能够维持风罩处于打开状态,此时风罩能够拦阻通过的风,使其向下流向天窗,便于增大通风量。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膜位于所述框架的内芯。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膜包覆在所述框架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力驱动机构还包括叶轮和活塞筒,所述活塞筒通过支撑杆连接在所述屋脊上,所述活塞筒内有活塞和扇叶,所述扇叶上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活塞筒外,所述活塞下方连接有活塞杆和弹簧,所述活塞筒底面开有滑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滑孔,下端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连接所述框架,外界的风吹动叶轮旋转,叶轮能够带动扇叶旋转,扇叶将风吸入活塞筒中,当风施加在活塞顶面的力大于临界值时,推动活塞下移能够下压风罩,降低风速和进入天窗的风量。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叶轮和所述扇叶之间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筒上,引流板能够将风向扇叶方向引导,从而增加进入活塞筒的风量。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筒为顶面开通的筒状结构,开口内侧装有安装架,所述扇叶轴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活塞底面和所述活塞筒内底面之间,扇叶将风吸入活塞筒,推动活塞下移,当风减小时,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复位。为了维持活塞下方的气压平衡,可在活塞筒4底面开设通孔,也可使滑孔内径大于活塞杆直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活塞杆下端,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均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框架铰接。活塞带动活塞杆下移,能够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下压风罩,从而将其关闭。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天窗下端与所述大棚铰接,打开天窗时,天窗上方开口,从而实现天窗开口与风罩相对,被风罩引导的气流能够直接从天窗开口进入温室,从而在风力较小的天气下能够增大通风量。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棚上铰接风罩盖住天窗,再在风罩和屋脊之间安装扭簧,风罩连接风力驱动机构,在风力较小时,在扭簧作用下风罩处于打开状态,风罩能够拦阻流动的空气,与向上开口的天窗配合,风罩引导的风从天窗开口处灌入温室,从而提高小风环境下的通风量,当风力较大时,风力推动活塞滑动,扣合风罩,能够减少进入天窗的风量,但风罩两侧仍与外界连通,风能够从侧面进入,但因为风流动的方向与天窗平行,从而使进入的风能够被大幅减速,从而降低对温室内作物的威胁。本技术方案以外界风力作为动力,不额外引入能源,从而以较小的成本提高了小风时的通风量,不增加额外的运营成本,并能够在大风天气下实现通风的同时保护作物。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包括大棚(1),所述大棚(1)上有天窗(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上有屋脊,所述屋脊上铰接有风罩(3),所述风罩(3)罩在所述天窗(2)上,所述屋脊上还有风力驱动机构,所述风力驱动机构与所述风罩(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3)还包括框架(301)和薄膜(302),所述薄膜(302)和所述框架(301)相连,所述框架(301)顶面和所述屋脊铰接,所述框架(301)顶面和所述屋脊之间装有扭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02)位于所述框架(301)的内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02)包覆在所述框架(3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驱动机构还包括叶轮(5)和活塞筒(4),所述活塞筒(4)通过支撑杆(8)连接在所述屋脊上,所述活塞筒(4)内有活塞(13)和扇叶(6),所述扇叶(6)上连接有叶轮(5),所述叶轮(5)位于所述活塞筒(4)外,所述活塞(13)下方连接有活塞杆(9)和弹簧(14),所述活塞筒(4)底面开有滑孔,所述活塞杆(9)穿过所述滑孔,下端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连接所述框架(3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和所述扇叶(6)之间有引流板(7),所述引流板(7)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筒(4)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4)为顶面开通的筒状结构,开口内侧装有安装架(401),所述扇叶(6)轴连接在所述安装架(401)上;所述弹簧(14)位于所述活塞(13)底面和所述活塞筒(4)内底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0)连接在所述活塞杆(9)下端,所述第一连杆(10)两端均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11)另一端与所述框架(301)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2)下端与所述大棚(1)铰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的通风装置,涉及温室大棚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界风力小,补气速度慢,外界风力大,对作物威胁大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大棚,所述大棚上有天窗和屋脊,天窗开设在屋脊的两侧,所述屋脊上铰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罩在所述天窗上,所述屋脊上还有风力驱动机构,所述风力驱动机构与所述风罩相连,通过风力机构能够驱动风罩开合。通过在大棚上铰接风罩盖住天窗,再在风罩和屋脊之间安装扭簧,风罩连接风力驱动机构,在风力较小时,风罩能够拦阻流动的空气,从而提高小风环境下的通风量,当风力较大时,风力推动活塞滑动,扣合风罩,能够减少进入天窗的风量,从而降低对温室内作物的威胁。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波,杨利星,王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岗市村晖机械化农业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