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螺虫乙酯的三元纳米悬浮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6954发布日期:2024-04-08 13:5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含螺虫乙酯的三元纳米悬浮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纳米农药领域,特别涉及微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的制备。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纳米农药是指农药微粒尺寸处于纳米量级的农药制剂。从应用效果和稳定性看,纳米农药的微粒尺寸最好在100nm以下,且越小越好。目前,主流农药制剂的微粒尺寸在微米量级,即在几个微米以上。如能减小至相应的纳米量级,即尺寸缩小1000倍,则相同质量的有效成分,在保持微粒形态不变的前提下,理论上微粒数量可增加10亿倍,表面积可增加1000倍。农药微粒数量和表面积的剧增,将使农药有可能分散得更加均匀,与防治靶标接触得更为广泛,药效就能充分发挥和提高。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纳米农药的根本原因。

2、代森锰锌(mancozeb)在国际上已有超过五十年的使用历史。它的用量一直是大吨位产品,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其特点是毒性低、持效期长、能杀灭多组病菌、不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受到重视。

3、代森锰锌属于具有保护作用的广谱、非内吸性杀菌剂。用于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烟草等多种作物。同时还可防治多种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用于防治马铃薯、番茄的早疫病、晚疫病;葡萄霜霉病、黑腐病;小麦、玉米的网斑病、条斑病、大斑病;棉花、花生的立枯病、苗斑病、蔬菜霜霉病、炭疽病、疫病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代森锰锌可以和多种农药复配,形成多种复配制剂。但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复配使用,由于受其物理性能——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影响,其主要剂型为传统的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以及悬浮剂。按照现有的农药制剂加工技术水平,其制剂中农药微粒的最小尺寸通常也在几个微米以上,大的十几微米甚至几十微米。代森锰锌农药微粒尺寸大,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加上多年来大量使用产生的一定抗药性,目前单位面积的使用量大,通常为有效成分750克~2250克/hm2。这样,如何提高它的药效,减少它的单位面积用量?就成为该农药品种的制剂类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5、需要明确的是,现有的几种代森锰锌剂型的制备,其过程是在先合成原药的基础上,再进行各种剂型的加工。具体步骤包括:(1)原药合成。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合成代森铵或代森钠,第二步是合成代森锰锌。合成的代森铵或代森钠是水溶性的,可溶解在水中,再分别与锰盐、锌盐进行成盐及络合反应,得到块状沉淀的代森锰锌。沉淀的代森锰锌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需要进行分离、洗涤、干燥,得到代森锰锌原药。(2)制剂加工。以固体代森锰锌原药为原料,进行制剂的加工。通常需要进行粉碎、研磨、混合等加工,才能得到代森锰锌制剂。上述从代森铵或代森钠之后的制备过程,需要添加相应的生产设备与车间,如过滤机、干燥机、粉碎机、研磨机、混合机,还需要相应的生产过程和加工工艺。可以发现,从合成出水溶性的代森铵或代森钠,到加工成代森锰锌不同固体剂型,工艺长又耗能。

6、传统制备代森锰锌原药和加工成最普遍的粉剂、可湿性粉剂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7、现有技术:以代森锰锌为原药制备纳米代森锰锌的技术方案。

8、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1490378.4公开了一种纳米代森锰锌粉剂剂型。

9、该发明专利公布的技术方案,不能获得严格意义上的“纳米代森锰锌”,尤其是微粒尺寸在100nm以下的代森锰锌。必须指出的是,在体系中加入了水溶性高分子作为分散剂,其水溶液应呈现透明状态。而滤饼的水分散液则呈现“悬浊”状态,表明了该技术方案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纳米悬浮液,尤其是微粒尺寸小于100nm的代森锰锌纳米制剂。

10、对比技术(cn201711490378.4)声称在合成代森锰锌的反应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和缓冲液来生成纳米尺寸的代森锰锌。但按照科学常识分析,分散剂的选择是错误的,加之使用酸性的缓冲液,使分散剂的作用丧失。本发明通过试验发现,只有在生成代森锰锌的浓度极低的情况下,才可能生成代森锰锌微粒纳米尺寸。因此认为对比技术无法实现工业生产“纳米代森锰锌”。

11、鉴于国内外农药公司在中国登记的各种剂型的代森锰锌产品,其微粒都是微米尺寸,以及上述纳米代森锰锌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足,这也反映出,创新纳米代森锰锌,尤其是尺寸小于100nm的纳米代森锰锌产品,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这也提示我们,要获得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必须创新思路和另辟蹊径。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在先申请:pct/cn2022/139831;pct/cn2022/139832;pct/cn2022/139833

2、上述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制备代森锰锌粉剂剂型的新思路与方法,通过兑水稀释过程,实现代森铵(或代森纳、代森钾)和锰盐、锌盐的反应,生成代森锰锌,从而提供一种表观水溶、外观透明的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并直接用于喷洒。

3、上述发明所述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装入农药喷施器械,即可进行喷施作业。

4、本发明的创新思路如下:

5、代森铵是水溶性铵盐,在水中是单分子分散,作为一种组分。与之反应的锰盐、锌盐,在水中也是单分子及金属离子的分散,作为另一组分。当二者相遇时,离子之间的反应,很容易形成代森锰盐和锌盐结构。由于锰离子、锌离子都是多价金属离子,除认为成盐外,还可能形成配合物结构。无论是成盐或络合,在混合时,通过控制某一组分加入量,可生成代森锰锌的纳米晶粒。

6、在搅拌速度可控的条件下,将一组分(例如锰盐、锌盐)水溶液加到另一组分(例如代森铵)水溶液中。控制滴加速度和搅拌速度,可以生成代森锰锌的纳米晶粒及其悬浮液。

7、生成的代森锰锌纳米晶粒,当微粒尺寸很小数量很少时,是可暂时稳定地分散在水体系中。由于纳米晶粒的不断生成,就会发生晶粒之间的碰撞、长大和聚集。当代森锰锌纳米晶粒的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体系就开始出现乳光,当超过时,逐渐不透明。加上自身重力的作用,将以大尺寸的晶粒沉淀析出。为防止这一现象,体系中须加入高分子助剂。高分子助剂是水溶性高分子,通常都是非结晶性聚合物,在水中溶解后是以无规线团形态结构存在。无规线团是水溶性高分子链自发卷曲形成的疏松的球形结构,内部聚集的是亲油疏水的分子主链,外部是亲水的极性基团。此时,体系生成的代森锰锌纳米晶粒,当尺寸小于100纳米时,在机械搅拌剪切力作用下,这些不溶于水的纳米晶粒,就会扩散进入到无规线团内部并被负载,隔离和阻止了晶粒的有效碰撞、长大、析出和沉淀。因此,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形成的无规线团,对代森锰锌纳米晶粒起到了分散、悬浮、稳定和保护作用。无规线团是均匀分散在水相,扩散进入无规线团内部的纳米晶粒也均匀分散在水相。当晶粒尺寸在100纳米以下,体系清澈透明,表观水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

8、需要指出的是,在生成纳米晶粒的过程中,组分的加入速度和进入体系的搅拌速度,涉及到在单位时间内加入的量和分散均匀程度,是影响生成纳米晶粒大小的重要因素。对于加入速度,如果以生成的纳米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为目标,则体系是否清澈透明就是判断标准。它的理论基础是,当微粒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400~760纳米)下限的四分之一时,不形成严重的折射和反射,因此体系是透明的。反之,如果体系有乳光或不透明,表明晶粒尺寸大于100纳米。

9、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10、①两组分溶液的混合速度(即其中一组分的加入速度)不能太快。加入太快,两组分分散不均,局部浓度过高,则生成晶粒的速度也快,生成的晶粒数量也多,有可能发生纳米晶粒之间的聚集,从而使晶粒尺寸变大。如果体系出现乳光,就说明晶粒尺寸已经在几百纳米。因此,其中一组分的加入速度以保持体系始终透明为准。

11、②体系的搅拌速度要适当加快。体系的搅拌速度涉及到水相中纳米晶粒的生成速度和分散速度。搅拌充分,扩散快,有利于纳米晶粒的快速形成和分散,保持小尺寸晶粒,避免发生晶粒之间的聚集。搅拌速度应与组分加入速度配合,也以保持体系始终透明为准。

12、术语解释

13、丁达尔现象:所谓丁达尔现象,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一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光在胶体中传播时的一种散射现象。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的粒径在1~100nm,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散射作用,而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则非常微弱。胶体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而分子分散的真溶液几乎没有,因此常被用来区分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被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本质上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散射光的强度还随分散体系中粒子浓度增大而增强。由此,当观察的溶液清澈透明时,表明溶液中的微粒尺寸小于100nm,可出现丁达尔现象。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400nm~740nm),则明显发生光的反射。溶液显示乳光越来越重、浑浊液甚至不透明时,微粒尺寸已增至接近微米或以上。体系:所谓体系,是指本发明在制备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时,在控制加入速度方式和搅拌的前提下,两组分混合而形成的悬浮液系统。体系是由水、前驱体、锰盐锌盐和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等物质混合生成的目标产物——悬浮液。

14、组分:所谓组分,是指包含一种或多种成份的组合物。原则上,本发明使用的任何一种成分,都可以单独形成一种组分,但考虑到包装运输和使用方便,应对成分进行组合简化。其原则是:①成分之间不发生反应;②成分形成的组分数量不宜过多。

15、成分:所谓成分,是指本发明使用的原料物质,包括水溶性代森盐、锰盐、锌盐、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和水。

16、前驱体:所谓前驱体,是指目标产物代森锰锌的生成反应所使用的母体物质,即指水溶性的代森盐,包括代森铵、代森钠、代森钾。

17、水溶性高分子助剂:是指大分子中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能够溶于的高分子物质,也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活性剂。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可以起到分散、悬浮、乳化及稳定作用。根据基团性质,可以分为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高分子助剂。

18、微粒粒径:又称微粒尺寸;是指体系中前驱体在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的分散下,与锌盐、锰盐相互作用形成的代森锰锌晶粒尺寸的大小,也包括与之复配的其它农药品种形成的微粒尺寸,并不特指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

19、100纳米以下级:是对体系中农药微粒尺寸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悬浮液中所有农药微粒尺寸呈现一种统计学分布。本发明所述的100纳米以下级纳米悬浮液,是指在微粒分级的各级分的质量分数与其对应尺寸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峰值小于100纳米。可用英国马尔文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进行检测,采用number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20、稳定期:是指纳米悬浮液在制备完成后能够保持透明状态的稳定时间。为保障喷施作业的完成,稳定期应当不小于1小时。本发明提出小时级稳定期,是指稳定时间在1~5小时之间。

21、有效搅拌速度:所谓有效搅拌速度,是指在一定的加入方式下,一组分在加入到另一组分时,通过不小于有效搅拌速度的搅拌,使得体系中生成的纳米晶粒能够及时分散开来,不发生晶粒的长大和聚集,晶粒尺寸不增大到几百纳米级别。体系生成液呈现透明状态是有效搅拌的标志。

22、有效搅拌:加入组分和搅拌的方式、速度对体系生成液产生重要影响。搅拌方式包括机械搅拌、多点机械搅拌、人工搅拌、多点人工搅拌。搅拌速度快,有利于产生好的效果。若体系生成液呈现透明状态,则视为有效搅拌。反之,视为无效搅拌。

23、加入方式:所谓加入方式,包括组分a加入组分b、组分b加入组分a,或组分a和组分b同时加入体系中,还包括连续加入、间断加入、细流加入、滴加、喷雾加入,以及固定位置或移动位置加入等。加入方式以两组分尽快混合与分散为宜。

24、加入速度:在确定加入方式后,以实现有效搅拌为目标,控制组分的加入量。

25、纳米乳剂:又称纳米乳液。是指农药有效成分形成的溶液在分散于水中助剂的作用下,形成纳米尺寸乳胶粒的分散体系。纳米乳液的外观清澈透明,微粒尺寸通常在100nm以下,具有热力学稳定性。

26、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也表述为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复配纳米乳液

27、代森锰锌与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的多元复配

28、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性多位点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作用是预防真菌性病害的发生,要想它发挥最佳防治效果,在使用时一是要提前使用,二是最好与其他药剂、特别是内吸性的杀菌剂混配使用。因此,为了提高对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往往将代森锰锌与其他杀菌剂进行复配。本发明为了提高代森锰锌防治病害效果,一次植保获得多靶标防治效果,提出在获得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代森锰锌与不同杀菌剂的二元、三元或多元复配的纳米悬浮液。

29、本发明为了提高代森锰锌防治病害效果,以及为了同时防治虫害,一次植保获得多靶标防治效果,提出在获得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阿维菌素和螺虫乙酯复配的纳米乳液。本发明提出方法和方案可使代森锰锌复配纳米悬浮液应用得更为广泛。

30、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化学名称为顺-4-(乙氧基羰基氧)-8-甲氧基-3-(2,5-二甲苯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分子式为c21h27no5,纯品外观为无特殊气味的浅米色粉末。螺虫乙酯主要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具有优秀的内吸性能,能在作物木质部和韧皮部同时作用的高效杀虫剂。螺虫乙酯是迄今为止开发的唯一一个具有双向传导作用的杀虫剂,可被茎叶快速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向上向下双向传导,既能向顶、向根基传导,又具有垂直渗透作用,并传输到树皮和叶片上,将茎秆、叶片、果实等各个部位的害虫杀死。其主要作用机理,通过降低害虫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而抑制脂肪合成,破坏害虫的正常新陈代谢,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同时,其胃毒作用可降低成虫繁殖能力。它是目前防治蚧壳虫、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最优秀的药剂之一,持效期可达8周以上,也是目前持效期最长的低毒杀虫剂。

31、阿维菌素(abamectin)分子式为c48h72o14(b1a)c47h70o14(b1b),是一类具有杀菌、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是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的发酵产物。阿维菌素对螨类和昆虫的防治作用表现为胃毒和触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天敌虽有直接触杀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很小。阿维菌素在土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环境中无累积作用,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阿维菌素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片背面,将叶背的害虫杀死,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防治害虫种类最多的一种杀虫剂,不但可用于防治蚜虫、蓟马、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潜叶蝇、斑潜蝇等大部分鳞翅目、膜翅目害虫,还可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红蜘蛛等害虫和害螨。

32、将阿维菌素与螺虫乙酯复配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虫、杀螨剂配方。目前已登记的主要防治对象有梨树梨木虱;柑橘白粉虱、蚧壳虫、红蜘蛛;番茄烟粉虱、蓟马、蚜虫。此外,在应用中还可以防治棉铃虫、潜叶蝇、斑潜蝇、玉米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菜青虫等。

33、代森锰锌与螺虫乙酯等杀虫剂复配不会发生反应,可以一起混用,将代森锰锌与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复配能同时发挥杀菌和杀虫杀螨功能,比单剂病虫害防治效果更好,对病虫害进行多靶标防治。

34、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的复配制剂,两种有效成分现有的复配比例范围为:10/2~22/3,剂型主要为悬浮剂型,还未见纳米悬浮剂型。

35、本发明所述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是指100纳米以下级的纳米悬浮液;所述100纳米以下级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由至少两种组分兑水稀释混合形成:

36、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

37、在先申请(pct/cn2022/139831)已对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加入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进一步形成三元农药的纳米悬浮液。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是以纳米乳液的形式加入到组分a中,当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两组分混合时,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的微粒存在形式取决于稀释水量和体系中高分子助剂的量。当水量较少时,被稀释的高分子助剂的量能够继续维持纳米胶束的存在,此时,代森锰锌纳米晶粒、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胶粒共存。若水加入量多到不足以维持纳米胶粒所需最低高分子助剂的浓度,胶束就会消失,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会以纳米晶粒的形态在水中析出,成为三种农药有效成分的纳米晶粒混合物,或三种农药有效成分混合生成的纳米晶粒的混合物,共存于纳米悬浮液中。

38、两组分的方案如下:

39、组分a:水溶性代森盐或水溶性代森盐水溶液,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和水;所述水溶性代森盐为代森铵、代森钠、代森钾之一,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助剂为至少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复合助剂或其水溶液;

40、同时,组分a添加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复配的纳米乳液;

41、组分b:是由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锰盐和锌盐混合物;锰盐锌盐分别为至少一种盐类的组成物质;

42、所述组分b,可以是锰盐和锌盐的固体混合物,也可以是加水形成水溶液,还可以进一步添加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43、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助剂为至少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4、所述锰盐选自硫酸锰、醋酸锰、氯化锰、硝酸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锌盐选自硫酸锌、醋酸锌、氯化锌、硝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45、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的用量包括组分a和组分b中的高分子助剂用量之和,其与稀释用水量之比,不大于1∶1500。所述稀释用水量包含体系中的所有水。

4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选水溶性淀粉及其衍生物、水溶性瓜尔胶及其衍生物,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酸聚氧乙烯醚、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多糖苷、吐温、聚乙烯醇等。其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降解产物具有雌性化毒性,应拒绝使用。优选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多糖苷、吐温等。

47、进一步的,所述100纳米以下级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具备小时级稳定期。

48、对于代森盐、锰盐、锌盐分别为代森铵、硫酸锰、硫酸锌时,其质量比的范围为:

49、代森铵∶硫酸锰∶硫酸锌=90∶35~55∶6~17

50、优选的,代森铵∶硫酸锰∶硫酸锌=90∶41~45∶7~9

51、进一步的,代森铵∶硫酸锰∶硫酸锌=90∶41∶7

52、当三者质量比代森铵(生成100代森锰锌)∶硫酸锰∶硫酸锌=90∶41∶7时,在以尽可能少的水溶解锰盐锌盐的组分b中,加入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的质量以不出现浑浊状态为宜,通常不高于5%。

53、稳定期

54、本发明制备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是一类外观透明、表观水溶的溶液,但本身并不是热力学稳定的溶液。因此,纳米悬浮液保持外观透明状态的时间并不是无限长,而是存在一个稳定期。从喷施作业的特点考虑,在纳米悬浮液配制好后,需要的操作时间至少应在1小时以上,这样可以以小时计,描述稳定期时间的长短。由此,本发明提出100nm以下纳米悬浮液存在“稳定期”的概念。即,本发明制备的100nm以下级纳米悬浮液,在溶液保持透明期间内完成喷施作业,稳定期至少应达到1小时。

55、从应用的角度,稳定期可以进一步区分为4个时间段:1小时以内,1~2小时,2~5小时,5小时以上。

56、在稳定期内,纳米级悬浮液仍保持透明状态,即保证微粒尺寸仍然小于100nm。

57、小时级稳定期

58、从喷施作业的角度来分析:

59、稳定时间在1小时左右,对于喷施作业的操作时间并不充裕;稳定期超过5小时以上多元复配的纳米悬浮液很难实现。

60、稳定时间在2~5小时之间,大部分农药器械的喷施作业都能够在这个时间内从容完成。

61、本发明所述小时级稳定期,是指稳定时间在1~5小时之间。

62、对于小时级稳定期,还可以再进行细化分期。

63、1~2小时为喷施作业的基本期;大多数情况下喷施器械都能完成作业。

64、2~5小时为喷施作业的充分期;可以适应于遇到特殊情况被耽搁的喷施作业。

65、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成分和助剂

66、传统代森锰锌农药制剂,大多是可湿性粉剂,通常只是一组分,用水稀释后即可喷施作业,;阿维菌素/螺虫乙酯复配制剂,基本都是悬浮剂,这些剂型的农药微粒尺寸都在微米级以上。本发明为了获得纳米级悬浮液,采取至少两组分模式,按照一定方法,进行兑水稀释,可以获得100纳米以下级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

67、两组分方案

68、100纳米以下级代森锰锌悬浮液,具备小时级稳定期,是由两种组分混合反应生成的体系。它们分别是:

69、组分a:由代森铵(或代森钠、代森钾)、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水组合而成,形成一种透明的水溶液。其中,生成代森锰锌的前驱体,起到分散、悬浮和稳定作用的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水,是组分a的基本成分。在此基础上,可加入有效成分的纳米乳剂。

70、在组分a中,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根据需要,可继续另外添加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71、组分b,是由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无机锰盐和锌盐混合物的体系,该体系有三种形态:固体的无机锰盐和锌盐(组分b1)、无机锰盐和锌盐的水溶液(组分b2)、无机锰盐和锌盐与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组成的水溶液(组分b3)。

72、所述锰盐选自硫酸锰、醋酸锰、氯化锰、硝酸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锌盐选自硫酸锌、醋酸锌、氯化锌、硝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73、由于无机锰盐和锌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为了尽可能减少组分b的容量,需要限制使用水的用量。加之无机盐的溶解性能也受到助剂用量的影响,从而也限制了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在组分b中的加入量。

74、b3属于改进方案,在于将水溶性高分子助剂既分配到组分a中,又分配到组分b中。鉴于组分b的几种限制,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在组分b中的比例存在一上限,除非不考虑组分b对一定容量的限制。

75、生成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成分配比

76、两组分方案包括三种有效成分: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

77、组分a:使用代森铵(或代森钠、代森钾),或其至少两种混合物的水溶液,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然后可继续加入助剂。

78、组分b:以硫酸锰(或醋酸锰、氯化锰、硝酸锰)、和硫酸锌(或醋酸锌、氯化锌、硝酸锌)按照一定比例溶于水;也可以加入助剂。

79、在组分a和组分b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是决定两组分构成的基础。组分a中的代森铵(或代森钠、代森钾),是生成纳米代森锰锌的前驱体,是决定组分b构成的基础。

80、本发明以1/15公顷田地假若需要100克代森锰锌、6克螺虫乙酯、1克阿维菌素喷施为例。以生成(100+6+1)克100nm以下级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悬浮液为基础,进行两组分的设计。

81、组分a,需要代森铵或代森钠、代森钾,优选代森铵作为前驱体,大约90克;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100克(含螺虫乙酯6克和阿维菌1克,及一定量的助剂),根据前述助剂在组分a和组分b中的分配原则,绝大部分助剂将分配在组分a中。如果组分a都以500克质量包装规格计,水的用量就是减去代森铵、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高分子助剂后的量。

82、组分b,先确定与代森铵反应所需要的无机锰盐和锌盐的量。本发明优选硫酸锰、硫酸锌。一般倾向于认为,锰离子与代森铵反应,取代铵离子而成盐,生成一种代森锰的环状结构或线性聚合物结构,而锌离子则和代森锰盐分子上的硫原子发生络合,形成络合物结构。

83、代森铵∶硫酸锰∶硫酸锌质量比

84、代森铵与锰离子、锌离子与之间并无严格的配比,工业生产为保证反应完全,使用的三者比例大,是其上限。本发明采用低于它的比例,原因:①锰、锌离子用量大,浓度高,不利于小尺寸晶粒的形成和稳定;②使用低用量的锰盐、锌盐,即使反应不充分,其所有成分都是可独立使用的杀菌剂;③纳米悬浮液的制备过程,无需工业生产对代森锰锌的水洗、分离和干燥,不损失成分。三者之间的分子比与质量比如下所示:

85、代森铵(生成100代森锰锌)∶硫酸锰∶硫酸锌=1∶0.8∶0.15(分子比);90∶55∶17(质量比)(理论上限)

86、优选的,代森铵(生成100代森锰锌)∶硫酸锰∶硫酸锌=1∶0.64∶0.08(分子比);90∶43∶9(质量比)(工业生产比例)

87、更优选的,代森铵(生成100代森锰锌)∶硫酸锰∶硫酸锌=1∶0.6∶0.06(分子比);90∶41∶7(质量比)(实际应用)

88、组分a和组分b的助剂分配

89、助剂主要在组分a中。

90、组分a主要含有代森铵(或代森钠、代森钾)、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

91、组分a和组分b必须分装的原因是,两者混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反应。如果采用两组分方式,组分a中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含有助剂,还须另加助剂,除非增加单独助剂的第三组分。这样将组分和稀释过程变得繁杂。组分a加助剂的条件在于:代森铵和助剂都溶于水,可以混溶,而不会出现沉淀等不稳定现象。但考虑到代森铵和助剂的含量高、本身粘度较大,不易操作,因此要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解稀释,降低粘度,便于操作。加入的水量,在实现上述目的后,应尽可能减少组分a的总质量,降低生产、包装和运输成本。

92、组分b主要是锰盐和锌盐混合物,或其水溶液,或其高分子助剂的水溶液。

93、组分b可以是锰盐和锌盐的固体混合物。与组分a混合前需溶于水,为方便,可使用他们的水溶液。它们的溶解度不高,需要的水量较大。根据混合盐溶解情况,可选择加入或不加助剂。原因有二:一是组分b中加入助剂量多,在锰盐、锌盐、助剂和水的混合溶液表面会出现凝结成膜现象,影响下一步操作;二是如果组分a中助剂量能够悬浮和分散生成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晶粒,组分b中就可以不加助剂。但考虑到这类农药主要用于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喷施用水量大,通常多达300千克/亩。如果组分a中的助剂量并不足以支撑纳米晶粒的分散和悬浮,故在组分b中应加入适当助剂。其前提是,在锰盐和锌盐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助剂的量,应使组分b依然保持透明,不发生混合溶液表面凝结成膜的情况。

94、当质量比代森铵(生成100代森锰锌)∶硫酸锰∶硫酸锌=90∶41∶7时,在溶解锰盐、锌盐的混合溶液的组分b中,加入助剂的质量浓度一般不高于5%。

95、虽然组分a和组分b都可以通过扩大容量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难点,但两组分用量规格的加大,无疑会增大生产、包装和运输成本。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生成单位质量代森锰锌复配农药纳米微粒的前提下,平衡各成分用量和产品规格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少使用助剂和水,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96、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97、⑴具有分散悬浮作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是关系到本发明在两组分或三组分稀释混合时生成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晶粒尺寸大小,以及能否稳定分散、悬浮的重要成分物质。

98、⑵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属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悬浮、提高粘度等性能,源于具有疏水的链结构和亲水性官能团。这些分布在端基和侧基的基团有,羟基、羧基、羧甲基、磺酸基、硫酸基、磷酸基、氨基、季铵盐基等。按照来源分为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按照亲水基团的性质分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高分子。

99、⑶本发明选择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的原则是,①能够稳定分散、悬浮生成的农药纳米晶粒;②不受多价金属离子与水溶性代森盐反应的影响;③尽可能环境友好。因此本发明选择天然物质衍生物的非离子高分子助剂。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各种以脂肪醇、脂肪酸、脂肪胺、烷基芳基酚、油基等为疏水基团的聚氧乙烯醚,如平平加(pere克al)系列、op系列、吐温(tween)系列、多元醇系列、蓖麻油酸系列、烷基多糖苷等。但对具有雌性化毒性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应该摒弃使用。

100、⑷所述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是利用兑水稀释混合过程中,由水溶性代森铵(或钠)与锰盐、锌盐反应生成,由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剂生成乳胶粒或纳米晶粒。有效成分含量处于喷施浓度,约1.00/0.06/0.01克/千克水(例如,当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用量分别为100/6/1克/亩,喷雾机用水100升/亩。亩为1/15公顷,以下同)。控制高分子助剂用量,可获得分散稳定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

101、高分子助剂用量与体系生成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的用量和稀释用水量相关。比如,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分别为100/6/1克/亩,如果稀释用水量分别是100千克和200千克,则有效成分的百分浓度分别是0.100%/0.006%/0.001%,0.05%/0.003%/0.0005%。高分子助剂的浓度至少为0.1%~0.2%的范围。

102、经检测,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中微粒尺寸约为30~80nm。这种纳米悬浮液可在2~5h以内处于稳定状态,不发生析出或沉淀,并直接应用于多种农药喷施器械的喷洒作业。

103、⑸所述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主要是代森锰锌纳米微粒,是在稀释混合过程中经反应形成的。不仅省掉了农药原药厂从代森铵或代森钠制备代森锰锌原药的合成与纯化过程,而且也省掉了农药制剂厂将代森锰锌和其它原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的多步物理加工过程。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植保环节,过程明显节能环保,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得代森锰锌微粒尺寸小于100nm的纳米悬浮分散液。本发明的小尺寸纳米微粒可充分发挥药效,明显减少农药用量,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减量增效的作用。

104、本发明通过兑水稀释制备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流程图如图2。

105、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06、1.纳米悬浮液的生成过程

107、创新提出了将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含多价金属离子的农药品种代森锰锌制备纳米悬浮剂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及与其它农药杀菌剂、杀虫剂复配制备纳米悬浮剂的新方法。利用农药需要兑水稀释的过程,将目标产物的前驱体与相应金属盐混合,利用离子反应快速性质,控制反应物的混合与搅拌速度,从而获得直接使用的粒径小于100纳米的纳米悬浮液。本发明方法省掉了农药原药厂从水溶性代森盐制备代森锰锌原药的化学合成与纯化过程,也省掉了农药制剂厂将代森锰锌原药和其它原药混合加工成微粒尺寸较大的可湿性粉剂的多步物理加工过程。这一创新研究思路、制备模式和方法是本发明最重要的关键技术。这一关键技术也适合于代森锰锌与其它农药复配制备纳米悬浮剂的过程。

108、2.稀释用水量

109、当组分a和组分b的用量固定后,稀释用水量是控制两组分的稀释浓度,从而获得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关键技术之一。稀释用水量决定了组分a和组分b在稀释液中的浓度。若用水量太少,如20千克,则组分a和组分b在稀释液中的浓度大,生成纳米微粒的浓度高,形成100nm以下的微粒尺寸的稳定时间短。如果用水量超过300千克,虽仍可获得透明稀释液,但组分中含有的助剂浓度明显降低,纳米悬浮液的稳定性也会变差,除非增大助剂的用量。由此,当组分a和组分b的用量固定后,例如,每组分为500克,合适的稀释用水量,例如,大于20千克而小于300千克的用水量范围,是控制两组分的浓度和生成稳定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关键技术之一。

110、3.助剂的种类和用量

111、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助剂的种类和用量,是获得代森锰锌及其复配有效成分纳米悬浮液的又一关键技术。但当水溶性代森盐与锰盐锌盐在水中生成代森锰锌纳米微粒时,仅靠大量水和搅拌的分散作用,并不能使生成的代森锰锌纳米微粒尺寸稳定。这是因为微粒不是静止不动的,都在不停的运动,相互发生碰撞,有效碰撞的结果,就使微粒合并,结晶长大,最终沉淀出来。阻止已生成的微粒尺寸变大的有效方法,就是选择合适的助剂(也叫分散剂)类型,并确定其合适的用量,使生成纳米微粒均匀分散在分散剂形成的水溶液中。这类分散剂首先是水溶性高分子,可以溶于水中。水溶性高分子在水中的微观状态,通常是以无规线团的方式存在。无规线团的尺寸远大于新生成的代森锰锌微粒、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微粒的尺寸,取决于分子量和浓度的大小,大的可在1个微米以上。如果此时生成的代森锰锌及其复配有效成分纳米微粒小于100nm,这些微粒就可进入无规线团的内部,使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受到阻止和减缓,从而使生成的纳米微粒稳定性提高。这就是加入助剂起到的分散、悬浮和稳定作用。

112、本发明对多种不同水溶性高分子的类型进行了试验。在众多的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目前只有非离子高分子助剂才能起到希望的效果,如烷基醇、酯的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吐温-80、烷基多糖苷、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与锰锌离子起反应从而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析出,失去分散作用。本发明并不排除个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适当的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实现优化组合而溶于水并不出现沉淀的特殊情况。

113、本发明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通过试验加以确定。判断条件如下:一是生成的代森锰锌纳/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必须是外观透明,表观水溶,保证微粒尺寸在100nm以下;二是这种透明的纳米悬浮液的稳定时间在2~5小时范围。

114、对于两种组分体系,助剂用量可以分配到组分a和组分b中。原则上,若两组分并无容量限制,可任意分配助剂在组分a和组分b中的比例。如果对两组分有包装容量的限制,例如对于在1/15公顷田地用药(生成100克代森锰锌),组分a和组分b规定各为500克的情况,考虑到组分b中溶解锰盐、锌盐的用水量较多,以及这一无机盐溶液对助剂的溶解性较差,则助剂加入组分b的量会受到大的限制。这样,两组分的助剂分配量可以下式确定:

115、助剂量(组分b)=助剂总量―助剂量(组分a)―助剂量(纳米乳剂)

116、本发明的助剂用量受稀释用水量的影响。稀释用水量大,助剂的用量将适当增大。助剂用量与稀释用水量之比,至少在1∶1500以内,优选的1∶1200以内,更优选的1∶1000以内。

117、4.加入方式和搅拌方式

118、加料方式也是影响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稀释用水量和分配于组分a和组分b的比例确定后,在混合过程中如何操作?都会影响到生成的微粒大小和稳定性。例如,加入方式会涉及到如下问题:

119、一是组分a的稀释液向组分b的稀释液添加,还是组分b的稀释液向组分a的稀释液添加?

120、二是如何添加?是倒入添加,细流添加,还是滴加?还是喷雾添加?是单点添加,还是多点添加?是连续添加,还是间歇添加?等等。

121、实际上,在加入方式确定后,还会涉及到搅拌方式问题。同样,搅拌也有不同的方式,是人工搅拌,还是机械搅拌?是单点搅拌,还是多点搅拌?是连续搅拌,还是间歇搅拌?等等。搅拌方式与搅拌速度紧密相关。

122、无论加料方式还是搅拌方式、搅拌速度,实质上都涉及到两组分稀释液混合瞬间形成的反应区域中反应物浓度的大小和生成物能否迅速分散问题。判断这两种方式和搅拌速度的标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体系中的生成物是否呈现透明状态。如果生成的纳米悬浮液清澈透明,且稳定时间长,就表明加入方式合适,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属于有效搅拌。

123、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124、对于两组分方案,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25、在搅拌速度不小于有效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将组分a稀释液加入到组分b稀释液中,或将组分b稀释液加入到组分a稀释液中;生成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的纳米悬浮液。

126、组分a稀释液和组分b稀释液,分别为组分a和组分b兑水稀释形成的水溶液;

127、组分a:由水溶性代森盐或水溶性代森盐水溶液和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组成;所述水溶性代森盐为代森铵、代森钠、代森钾之一,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128、同时,组分a加有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

129、组分b:是由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锰盐和锌盐混合物,或其水溶液。

130、控制加入的方式、加入速度和搅拌速度,使得悬浮液中生成100纳米级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的纳米晶粒,最终的悬浮液也就是100纳米级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

131、搅拌方式

132、人工搅拌:这个比较符合大多数应用场景;这种情形下,搅拌速度必须符合人工搅拌的生理要求,不可能太快。

133、机械搅拌:在田间,具备带有搅拌装置的大型容器困难。如果能够具备这样的条件,大型搅拌设备的转速一般不超过100转/分钟。以接近这样的转速搅拌即可。

134、对于人工搅拌方式,搅拌速度以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操作速度搅拌即可。为了获得稳定的目标产物,可适当降低物料的加入速度,通过观察生成物在体系内呈现透明状态,决定物料的加入速度。

135、加入方式和加入速度

136、为了使加入的物料更加均匀细小,进入体系后迅速被分散,一组分加入另一组分的方式,可以是连续加入,也可以是断续分量加入,或是滴加。对于滴加方式,可以使用农村普遍具有的人工喷雾器,进行喷雾加入,这种加入方式的效果最佳。加入速度,仍以观察生成物在体系内呈现的透明状态,决定物料的加入快慢。

137、对于现有农药制剂,以水为分散介质喷施,通常在喷施前需要将农药制剂兑水稀释,或者需要将共同使用的农药制剂混配在一起,这一过程俗称为“桶混”。本发明就是利用“桶混”过程,将组分a和组分b按照一定的浓度、一定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速度,在特定的助剂——分散剂的作用下进行混合,从而直接获得可现场喷施作业的“桶混”透明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

138、稀释用水量

139、目前的实验数据显示:50公斤上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起步范围。这个稀释用水量和我们的目标稳定期有强关联。这是一个多变量的问题,组分中的助剂含量、助剂组成,也是影响因素。

140、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在100nm以下级透明稳定期在2~5小时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悬浮液。当单位质量的前驱体(例如90克代森铵)和与之反应的金属盐(硫酸锰、硫酸锌)质量固定,以及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的质量也固定时,能够影响微粒纳米尺寸和稳定性能的因素还包括:稀释用水量、助剂用量和制备方法。

141、稀释用水量可以对生成的纳米代森锰锌晶粒尺寸大小和稳定期长短产生影响。原因在于水作为分散介质的多少,会影响到代森铵溶液和硫酸锰、硫酸锌溶液在接触反应瞬间两者浓度的大小,以及分散的均匀性,因此也会影响到生成的晶粒大小、晶粒分散效果,以及结晶聚集和长大的机会。使用的助剂的多少,影响到它在不同用水量中水溶液的浓度,以及它对生成的纳米晶粒起到的分散、悬浮和稳定作用的大小和稳定时间的长短。用水量太少,将会产生一个极限,例如稀释用水量在20公斤时,生成透明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稳定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不能充分保证喷施作业时间。因此,需要增大稀释用水量。

142、本发明对于生成100克目标产物,即在100nm以下级透明稳定期在2~5小时的代森锰锌悬浮液,选择的稀释用水量在30~300公斤之间,优选的在50~200公斤范围。

143、三组分基本方案

144、本发明所述的100纳米以下级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基本方案,是由三种组分形成的体系。它们分别是:

145、组分a’:由代森铵、代森钠或代森钾固体或其水溶液组成,这是生成代森锰锌纳米晶粒的前驱体。

146、组分a’,可以是代森铵或代森钠、代森钾,或是其混合物。使用的单一成分或两者或三者的混合物,可以是固体物,这样包装简便,体积小,在使用前溶于水,且溶解迅速,但也可使用它的水溶液,在使用前直接兑水稀释到一定容量即可。组分a’中可加入或不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147、组分b’:由一定比例的锰盐和锌盐固体或其水溶液组成,这是生成代森锰锌纳米晶粒所需的多价金属离子。

148、组分b’,是由无机的锰盐和锌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锰盐选自硫酸锰、醋酸锰、氯化锰、硝酸锰中至少一种;所述锌盐选自硫酸锌、醋酸锌、氯化锌、硝酸锌中至少一种。组分b’可以使用固体物,这样包装体积小,也可以使用其水溶液。由于受它们溶解度的限制,形成溶液容量较大,虽不利于储存运输,但使用方便。组分b’中可加入或不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149、组分c: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

150、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作为组分c。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含有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按照需要,在组分c中也可加入或不加入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151、三组分方案所需要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的总质量,分配在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中,也包含在组分c中的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之中。

152、四组分基本方案

153、本发明所述的100纳米以下级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基本方案,是由四种组分形成的体系。它们分别是:

154、组分a’:由代森铵、代森钠或代森钾固体或其水溶液组成,这是生成代森锰锌纳米晶粒的前驱体。

155、组分a’,可以是代森铵或代森钠、代森钾,或是其混合物。使用的单一成分或两者或三者的混合物,可以是固体物,这样包装简便,体积小,在使用前溶于水,且溶解迅速,但也可使用它的水溶液,在使用前直接兑水稀释到一定容量即可。组分a’中可加入或不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156、组分bi:由按照一定比例的锰盐固体或其水溶液组成,这是生成代森锰锌纳米晶粒所需的锰金属离子。

157、所述锰盐选自硫酸锰、醋酸锰、氯化锰、硝酸锰中至少一种。

158、组分bi可以使用固体物,包装体积小;也可是其水溶液。受其溶解度的限制,溶液容量较大,不利于储存运输,但使用方便。

159、组分bi中可进一步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160、组分bii:由按照一定比例的锌盐固体或其水溶液组成,这是生成代森锰锌纳米晶粒所需的锌金属离子。

161、所述锌盐选自硫酸锌、醋酸锌、氯化锌、硝酸锌中至少一种。

162、组分bii可以使用固体物,包装体积小;也可是其水溶液,受其溶解度的限制,溶液容量较大,不利于储存运输,但使用方便。

163、组分bii中可进一步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164、组分c: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

165、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作为组分c。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含有一定质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按照需要,在组分c中也可加入或不加入水溶性高分子助剂。

166、四组分方案所需要的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的总质量,分配在组分a’,组分bi,组分bii和组分c中,也包含在组分c中的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纳米乳液之中。

167、四组分方案也可以按照前驱体为组分a、锰盐和锌盐为组分b、纳米乳剂为组分c和助剂为组分d四种组分组成。

168、【附图简要说明】

169、附图1:传统制备代森锰锌原药和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制剂的工艺流程图;

170、附图2:制备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流程示意图(两组分)

171、附图3:制备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流程示意图(三组分)

172、【实施方式】

173、本发明制备100nm以下级透明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的方法,以两组分方案的操作步骤为:

174、第一步,按照不同用水量、不同的稀释比例,将组分a和组分b分别进行稀释,形成组分a稀释液和组分b稀释液。

175、第二步,在机械搅拌(优选)或人工搅拌条件下,搅拌速度不小于有效搅拌速度,按照一定的加入方式(连续或间歇倒入、滴加、喷雾等),将组分a稀释液均匀加入组分b稀释液中;或者是以相反的顺序加入。

176、三组分方案的操作步骤如下:

177、第一步,按照不同用水量、不同的稀释比例,将组分a’和组分b’分别进行稀释,形成组分a’稀释液和组分b’稀释液。

178、第二步,将组分c加入到组分a’稀释液中,搅拌分散均匀。

179、第三步,在机械搅拌(优选)或人工搅拌条件下,搅拌速度不小于有效搅拌速度,按照一定的加入方式(连续或间歇倒入、滴加、喷雾等),将组分a’和组分c稀释液均匀加入组分b’稀释液中;或者是以相反的顺序加入。

180、现举例如下:

181、实施例1

182、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可用于防治梨树的黑星病、梨木虱,其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200/12/2克/亩,喷洒梨树的稀释用水量约为250千克/亩。生成200克代森锰锌所需要的前驱体代森铵约为180克。

183、组分配比:各组分配比、稀释水量、水量分配、加入顺序与方式,及试验结果列于下表:

184、

185、操作方法:

186、将组分a和组分b分别按照250千克用水量的2/3和1/3的比例稀释溶解。在人工搅拌下,将组分b稀释液以连续喷雾方式加入到组分a稀释液中,得到外观透明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稳定时间为4.5小时。

187、实施例2

188、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可用于防治柑橘炭疽病、疮痂病,白粉虱、蚧壳虫和红蜘蛛等,其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150/10/2克/亩,喷洒柑橘树的稀释用水量约为200千克/亩。相对于100千克稀释用水,有效成分用量为75/5/1克。生成75克代森锰锌所需要的前驱体代森铵约为68克。现以100千克稀释用水(喷洒1/2亩)为例。

189、组分配比:各组分配比、稀释水量、水量分配、加入顺序与方式,及试验结果列于下表:

190、

191、操作方法:

192、将组分a、组分b分别按照100千克用水量的3/5和2/5的比例稀释溶解。在搅拌下,将组分b稀释液以连续细流加入方式加入到组分a稀释液中,得到外观透明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稳定时间5小时。

193、实施例3

194、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可用于防治番茄早疫病、烟粉虱、蓟马、蚜虫等,其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120/5/1克/亩,喷洒番茄的稀释用水量约为100千克/亩。生成120克代森锰锌所需要的前驱体代森铵约为108克。

195、组分配比:各组分配比、稀释水量、水量分配、加入顺序与方式,及试验结果列于下表:

196、

197、操作方法:

198、将组分a、组分b分别按照100千克用水量的4/5和1/5的比例稀释溶解。在搅拌下,将组分b稀释液以连续细流加入方式加入到组分a稀释液中,得到外观透明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稳定时间4小时。

199、实施例4

20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但实行三组分方案,其组分组成、组分加入顺序和操作方法稍不同。

201、组分配比:各组分配比、稀释水量、水量分配、加入顺序与方式,及试验结果列于下表:

202、

203、操作方法:

204、将组分a’、组分b’分别按照100千克用水量的1/5和4/5的比例稀释溶解,然后将组分c加入组分b’的稀释液中,分散均匀,形成组分b’和组分c的混合稀释液。在搅拌下,将组分a’稀释液以间歇喷雾加入方式加入到组分b’和组分c的混合稀释液中,得到外观透明的代森锰锌/螺虫乙酯/阿维菌素纳米悬浮液,稳定时间4.5小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