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27006发布日期:2024-05-17 13:0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麦杂交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1、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小麦品种在粒径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因此,如何通过育种技术改良小麦品种,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是当前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遗传物质进行结合,产生新的品种。然而,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缺陷。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进行花粉授粉,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保证杂交的成功率和后代的品质。此外,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通常需要经过多代的选育和改良,才能得到理想的品种,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成功率也较低。

3、因此,如何发明一种高效、简便的小麦杂交育种方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是当前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选定父本和母本,其中母本为具有大粒特性的小麦品种,父本优选为具有抗病、抗逆或高产品质特性的小麦品种;

5、步骤二、将所述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获取第一代杂交种子f1;

6、步骤三、对所述第一代杂交种子f1进行自交或互交至少4代;

7、步骤四、对所述后续世代的种子进行筛选,保留大粒特性的种子;

8、步骤五、将保留的种子进行繁殖,培育出大粒新品种小麦。

9、进一步的,所述母本选取小麦麦粒大于2.5mm的品种作母本。

10、进一步的,所述小麦杂交的步骤如下:

11、步骤一、选穗:选穗时间一般在麦穗抽出以后、穗下的茎露出叶鞘大约1.5厘米时进行,初步选中后,用镊子打开麦穗中部的小花,观察它的花药,如果花药正在由绿变黄,就是理想的杂交穗;

12、步骤二、整穗:在选穗后,需要马上进行整穗。整穗时,要求左手把持麦穗,右手持镊子先用镊子将麦穗上部和基部的小穗去掉,保留麦穗中部的小穗,然后,对中部每个小穗只保留小穗基部的两朵小花,其余小花要统统摘除,如果母本是有芒品种,应将芒剪掉,以便于杂交工作的进行;

13、步骤三、去雄:在整穗以后应立即去雄。先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捏住麦穗,用食指轻轻压住要去雄的花朵内、外稃顶部,右手用镊子轻轻插入内、外稃的合缝里,利用镊子的弹性使内、外稃略为张开,然后轻轻夹出3个花药,注意不要将花药夹破或夹断,也不能碰伤柱头,并且要数清3个雄蕊是否已全部取出,整个麦穗的去雄工作要先从麦穗的一侧开始,从上向下进行,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按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14、步骤四、授粉与收获:在去雄后2-3天,采集父本正在开花的穗子,剪掉颖壳的上半部分,将其花粉散落在除雄蕊的母本的柱头上,然后再次套袋隔离;进一步的,所述小麦的母本和父本的种植时间间隔14~21天。

15、进一步的,在播种第一代杂交种子f1前,在小麦种植区,施加氮肥70kg n/hm2、磷肥70kg p205/hm2以及钾肥70kg k2o/hm2。

16、进步一的,所述种植区的种植设计如下:

17、父母本分别种植,父本行长2.5~3m,行距0.45~0.5m,株距0.25m左右;

18、母本行长5~6m,宜宽窄行,宽行0.7~0.8m,窄行0.45~0.5m,株距0.2~0.25m;

19、亲本编号后,按顺序种植,每隔10或20个,插上标牌。

20、相较于传统的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21、(1)高产优质:本发明通过将具有大粒特性的母本与具有抗病、抗逆或高产品质特性的父本进行杂交,获取第一代杂交种子f1,再经过至少4代的自交或互交,筛选出保留大粒特性的种子进行繁殖。这种方法能够将多个优良性状聚合到同一品种中,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在播种第一代杂交种子f1前,对种植区施加适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进一步提高产量。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有利于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大粒新品种小麦,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22、(2)操作简便:本发明的杂交育种方法采用基因编辑技术,简化了传统杂交育种的操作流程,降低了对人力物力的需求。选穗、整穗、去雄和授粉等步骤均采用人工操作,但这些步骤技术要求不高,易于掌握,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此外,本发明还对种植区进行了合理的种植设计,父母本分别种植,并设置了适当的行长、行距和株距,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杂交育种的操作管理,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选取小麦麦粒大于2.5mm的品种作母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杂交的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的母本和父本的种植时间间隔14~21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第一代杂交种子f1前,在小麦种植区,施加氮肥70kg n/hm2、磷肥70kg p205/hm2以及钾肥70kgk2o/h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的种植设计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粒新品种小麦的杂交育种方法。首先,选定具有麦粒直径大于2.5mm的小麦品种作为母本,以及具有抗病、抗逆或高产品质特性的小麦品种作为父本。接着,通过杂交技术获得第一代杂交种子F1,并进行至少4代的自交或互交,以筛选并保留大粒特性的种子。这些种子进一步繁殖,最终培育出大粒新品种小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地育出具备大粒特性且具有优良抗性的小麦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平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农太仓(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