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

文档序号:37142529发布日期:2024-02-26 16:5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

本发明属于蒜种定向输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


背景技术:

1、大蒜是一种种植广泛的重要经济作物,大蒜种植时具有一穴一瓣、瓣间有间距、直立播种、鳞芽向上等较高的农艺要求,人工种植时,人员需呈全蹲或半蹲状态,存在劳动强度高、播种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升播种效率的需求,大蒜播种机应运而生。

2、大蒜播种机能显著提升大蒜的播种效率,根据取种方式的不同,现有大蒜播种机主要包括窝眼轮式、链勺式、振动式等类型,且取种方式均为单粒取种。

3、然而,现有大蒜播种机单粒取种输送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鳞芽定向的问题,无法实现蒜种的定向输送,也容易出现漏种问题,严重影响大蒜播种的质量。另外,现有大蒜播种机中取种箱内蒜种的流动性较差,不便于取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取种箱,所述取种箱的两平行侧壁上转动配合有取种轴,位于取种箱内部的取种轴上沿轴向均匀布设若干取种盘,所述取种盘与取种轴进行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取种盘的径向外壁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取种勺,相邻取种勺之间的取种盘径向外端设置弧形凸起,所述取种箱的相应侧壁上设置有供取种盘、取种勺、弧形凸起穿过的通孔;

4、所述取种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一端敞口的腔体结构,所述本体靠近取种盘的一端固定设置遮板,所述遮板将本体靠近取种盘的腔体部分进行包围封挡;由遮板包围封挡的本体腔体部分形成清种腔,所述本体远离取种盘的敞口空腔部分形成充种腔;所述清种腔内的空间只允许容纳一个蒜种;

5、所述取种箱中通孔所在的侧壁与取种箱底部壁面之间的夹角γ小于90°;

6、所述取种箱的底部壁面与振动机构相连,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顶端固定设置若干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弹簧的底端相连,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弹簧压柱的底端相连,所述弹簧压柱的顶端与取种箱的底部壁面相连。

7、优选的,所述通孔呈工字型结构。

8、优选的,所述清种腔沿取种盘径向向内方向呈渐缩结构。

9、优选的,所述遮板呈半个圆台面结构,所述遮板的大头端面向充种腔;所述清种腔中与遮板相对的清种内侧面呈半个棱台面结构,所述清种内侧面的大头端面向充种腔。

10、优选的,所述清种腔的清种内端面与遮板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清种内端面靠近取种盘且与遮板的内侧壁相接。

11、优选的,所述遮板内侧壁的母线与清种内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α,108°≤α≤112°。

12、优选的,所述充种腔中远离取种盘的充种内侧面呈上粗下细的圆台面结构,所述充种腔的充种底面与充种内侧面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13、优选的,所述充种内侧面的母线与充种底面之间的夹角为β,108°≤β≤112°。

14、优选的,所述取种箱中通孔所在的侧壁与取种箱底部壁面之间的夹角γ为70°。

15、优选的,所述取种箱的底部内壁沿取种轴的轴向方向呈波浪形结构,所述取种盘正对取种箱底部内壁波浪形结构的波谷位置;

16、所述取种箱中通孔所在的侧壁与底部内壁波浪形结构的波峰之间设置有肋板。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中,振动机构的设置,其弹簧座、弹簧与弹簧压柱对取种箱起到支撑作用,使取种箱相对大蒜播种机处于悬浮状态;在实际播种时,土壤平面存在高低不平、硬度不均的问题,使得大蒜播种机在行驶过程中无法匀速前行,此过程中,本申请振动机构中弹簧的设置促使取种箱因惯性发生振动,通过振动达到增强取种箱内蒜种流动性的目的,方便取种勺的取种。

19、(2)本发明中,充种腔的作用是取蒜时方便鳞芽进入到取种勺;清种腔的作用是只容纳一个蒜种,舀取蒜种后的取种勺跟随取种盘旋转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取种勺舀取的多余蒜种因清种腔内没有空间容纳而从取种勺内掉落,从而实现单粒取种;因此,本发明充种腔、清种腔整体半包围结构的设置,便于蒜种的进入以及保留一粒蒜种,进而降低单粒取种时漏种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充种腔便于鳞芽进入取种勺,从而在取种之初就对蒜种鳞芽的朝向进行了选取,起到了鳞芽的初定向作用,后续舀取蒜种后的取种勺跟随取种盘旋转至最高点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蒜种鳞芽朝上的定向,从而实现了蒜种鳞芽朝上的定向输送。

20、(3)为了避免取种箱内蒜种较少时取种勺取不到种,本发明将取种箱底部内壁设置为波浪形并加上肋板增加强度和导流,在蒜种较少时,蒜种会聚集在正对取种盘的波谷位置,便于取种。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口的取种箱,所述取种箱的两平行侧壁上转动配合有取种轴,位于取种箱内部的取种轴上沿轴向均匀布设若干取种盘,所述取种盘与取种轴进行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取种盘的径向外壁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取种勺,相邻取种勺之间的取种盘径向外端设置弧形凸起,所述取种箱的相应侧壁上设置有供取种盘、取种勺、弧形凸起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工字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种腔沿取种盘径向向内方向呈渐缩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呈半个圆台面结构,所述遮板的大头端面向充种腔;所述清种腔中与遮板相对的清种内侧面呈半个棱台面结构,所述清种内侧面的大头端面向充种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种腔的清种内端面与遮板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清种内端面靠近取种盘且与遮板的内侧壁相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内侧壁的母线与清种内端面之间的夹角为α,108°≤α≤1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种腔中远离取种盘的充种内侧面呈上粗下细的圆台面结构,所述充种腔的充种底面与充种内侧面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种内侧面的母线与充种底面之间的夹角为β,108°≤β≤1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种箱中通孔所在的侧壁与取种箱底部壁面之间的夹角γ为7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种箱的底部内壁沿取种轴的轴向方向呈波浪形结构,所述取种盘正对取种箱底部内壁波浪形结构的波谷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多行单粒无伤大蒜播种机输送取种装置,属于蒜种定向输送技术领域,包括取种箱,取种箱上配合取种轴,位于取种箱内部的取种轴上布设若干取种盘;取种盘径向外壁面上设置若干取种勺;取种勺包括本体,本体呈一端敞口的腔体结构,本体靠近取种盘的一端固定设置遮板,遮板将本体靠近取种盘的腔体部分进行包围封挡;由遮板包围封挡的本体腔体部分形成清种腔,本体远离取种盘的敞口空腔部分形成充种腔;清种腔内的空间只允许容纳一个蒜种;取种箱的底部壁面与振动机构相连。本发明充种腔、清种腔整体半包围结构的设置,便于蒜种的进入以及保留一粒蒜种,进而降低单粒取种时漏种问题出现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杰,唐子健,黄为民,万聪,黄玉超,杨飞阳,刘爱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