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7542659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具体的,涉及一种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东星斑,学名豹纹鳃棘鲈,是我国重要的名贵高档海水养殖鱼类。东星斑体色主要可分为棕黑色、粉白色和鲜红色等类型,体色鲜红个体单价是相同大小棕黑色的近两倍,但随着近年东星斑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色增红问题日益突出,在同批次增红养殖的成鱼中总有部分东星斑的增红效果不明显,且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表现出种质退化现象。如何在其养殖过程中获得体色均匀鲜艳且抗病力强的东星斑成为了当前的瓶颈。培育优良体色且抗病力强东星斑新品种,也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家系构建是培育优良经济性状(优良体色、抗病)东星斑等鱼类新品种的关键。其中,孵化的环节存在的问题为:鱼类家系构建需要较多的独立空间,且东星斑孵化对水体环境及开口饲料要求较高,尚不能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东星斑人工孵化及培苗,采用多个池塘从成本和施工上看都显然不合适。

3、目前,东星斑家系构建的常用方法是用渔网构建网箱将池塘分隔开以获得多个独立空间,虽然此方法能很好解决家系构建需要众多独立空间的问题,但在网箱孵化及培苗的过程中,藻类等容易附着于渔网构建的网箱上,从而影响网箱内和网箱外的水体交换,导致网箱内水质变坏,严重危害正在培育的东星斑鱼苗,因此2-3天就需要换网,但传统方法简单架设的渔网在换网过程容易伤害鱼苗,无法做到不影响鱼苗的情况下进行清洗换网。

4、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网箱无法做到不影响鱼苗的情况下进行清洗换网的问题,进而保证东星斑家系构建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2、如何解决传统网箱无法做到不影响鱼苗的情况下进行清洗换网的问题。

3、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包括:

5、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方设置有网箱,网箱中间设置有将网箱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中网;

6、拉链组件,所述拉链组件包括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第一拉链设置在中网和网箱之间,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分别设置在第一拉链的两侧;

7、拉链开关组件,用于控制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的开关状态;

8、收网架,所述收网架设置在固定架上方,所述收网架上设置有可收缩的第一收网绳和第二收网绳,第一收网绳和第二收网绳分别与中网两侧的网箱边缘相连接,第一收网绳和第二收网绳在收缩过程中使得网箱逐渐倾斜。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在东星斑家系构建过程中,将一个大池塘通过网箱划分为多个独立养殖区域以提供符合家系构建的养殖环境的过程,并且能够使组成网箱的渔网在不伤鱼的前提下进行清洗更换,具体的,本发明通过在鱼塘中的网箱提供独立养殖区域,在需要更换渔网时,先通过拉链开关组件打开中网,然后收缩第一收网绳和第二收网绳中的一个,例如,在第一收网绳被逐渐拉起后,网箱慢慢倾斜,倾斜后网箱内的鱼苗受到限制而全部进入中网的左侧,然后通过拉链开关组件使中网与网箱之间的第一拉链闭合并且打开第二拉链从而取下网箱左侧的渔网进行清洗更换,同理可拆卸右侧渔网,本发明在更换渔网的过程中,鱼苗全程没入水中,且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能够避免鱼苗受伤和受到惊吓,解决了传统网箱无法做到不影响鱼苗的情况下进行清洗的问题,实现东星斑鱼苗的优良养殖。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拉链开关组件包括拉链本体,所述拉链本体的拉链头上设置有拉链环,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卷收组件和第二卷收组件,所述第一卷收组件和第二卷收组件的输出件上均连接有线绳,所述线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拉链环上。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收网架包括安装梁,所述安装梁两侧对称的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安装梁内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收网绳连接在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二收网绳连接在第二滚轮上。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收网架下方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与中网相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梁内设置有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处理器,所述网箱外设置有定位鱼群的鱼群探测器,所述处理器依据鱼群探测器的探测信息以及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行程信息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的运行。

1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s100、通过拉链开关组件开启第一拉链,然后启动伸缩组件将中网拉出水面;

16、s200、控制第一滚轮以预设转速转动使第一收网绳收缩,收网绳带动网箱移动,进行单侧收网;

17、s300、处理器以网箱初始位置视角平行于中网的视图轮廓为边界构建分析区域,并依据探测信息标记鱼群位置;

18、s400、判断鱼群是否受到单侧收网影响开始移动,并依据确定移动后的预设时长内的鱼群移动信息获取鱼群完全通过中网的需求距离相关的预测系数;

19、s500、依据预测系数获取修正转速并使第一滚轮在预设时长结束后以修正转速进行转动。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使用东星斑家系构建用孵化网箱装置的方法,具体的,在渔网和拉链开关组件的配合下,通过驱赶鱼群的方式使得网箱的一半空闲,从而可以避免更换渔网过程中对鱼群造成伤害,解决普通的网箱更换渔网容易伤害部分鱼苗的问题,进一步的,通过获取鱼群完全通过中网的需求距离相关的预测系数,获取修正转速并使第一滚轮在预设时长结束后以修正转速进行转动,使得在单侧收网的过程中,能够基于鱼群的移动状态重新设定单侧收网速度,避免单侧收网过快使渔网与鱼群过度接触而造成的鱼苗损失。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判断鱼群是否受到单侧收网影响开始移动的过程包括:

22、s410、在第一滚轮以预设转速转动后,获取鱼群在多个连续相同时间段内的第一移动距离;

23、s411、若多个第一移动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则判断鱼群开始移动。

2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预测系数的获取过程包括:

25、s412、将预设时长划分为若干时间段,获取鱼群在每个时间段内的第二移动距离;

26、s413、按照时间顺序对第二移动距离进行排序,然后以序号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27、s414、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据第二移动距离和对应次序值生成数据点;

28、s415、基于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获取第一预测函数,以及距离当前时间点最接近的若干数据点的分布获取第二预测函数;

29、s416、通过第一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获取预测系数。

3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获取预测系数的过程包括:

31、通过公式:

32、

33、

34、获取预测系数f,其中f1是第一预测函数,f2是第二预测函数,n是预设时长划分的时间段中的最大次序值,i∈m,σ1和σ2分别是预设的权重值,l是预设时长终点鱼群位置与中网的距离,f1是σ1f1(n)+σ2f2(n)的具体数值,q是向上取整函数,d0是标准间距。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预测系数的获取方式,具体的,本发明通过第一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获取预测系数,第一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分别基于鱼群在当前环境下第二移动距离的整体和部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取的,能够避免鱼群由于外交环境变化导致对渔网相同的运动状态做出不同反应的问题,能够灵活高效的控制网箱。

3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获取第一预测函数和获取第二预测函数的包括:

37、对直角坐标系上的所有数据点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取第一回归线,第一回归线对应的函数设置为第一预测函数;

38、对直角坐标系上距离当前时间点最接近的若干数据点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取第二回归线,第二回归线对应的函数设置为第二预测函数。

3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0、1、本发明通过在鱼塘中的网箱提供独立养殖区域,在需要更换渔网时,先通过拉链开关组件打开中网,然后收缩第一收网绳和第二收网绳中的一个,通过拉链开关组件使中网与网箱之间的第一拉链闭合并且打开第二拉链从而取下网箱左侧的渔网进行清洗更换,本发明在更换渔网的过程中,鱼苗全程没入水中,且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能够避免鱼苗受伤和受到惊吓,解决了传统网箱无法做到不影响鱼苗的情况下进行清洗的问题,实现东星斑鱼苗的优良养殖。

41、2、本发明通过驱赶鱼群的方式使得网箱的一半空闲,从而可以避免更换渔网过程中对鱼群造成伤害,解决普通的网箱更换渔网容易伤害部分鱼苗的问题,进一步的,通过获取鱼群完全通过中网的需求距离相关的预测系数,获取修正转速并使第一滚轮在预设时长结束后以修正转速进行转动,使得在单侧收网的过程中,能够基于鱼群的移动状态重新设定单侧收网速度,避免单侧收网过快使渔网与鱼群过度接触而造成的鱼苗损失。

42、3、本发明通过第一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获取预测系数,第一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和第二预测函数分别基于鱼群在当前环境下第二移动距离的整体和部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取的,能够避免鱼群由于外交环境变化导致对渔网相同的运动状态做出不同反应的问题,能够灵活高效的控制网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