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74346发布日期:2024-04-18 20:4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属于农业栽培。


背景技术:

1、草莓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甜美的水果,目前草莓已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草莓育苗是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草莓产业的发展,草莓育苗也有多种方式。

2、穴盘基质育苗是广大草莓育苗户首选的育苗方式,它能有效克服土壤育苗的连作障碍、易发土传病害的缺点,提高幼苗成活率。但由于穴盘体积有限,且根系无法穿透容器壁,导致容器内根系盘旋生长,形成窝根、卷根。所以,在生产中,生产苗移栽时多采用剪根,促进新根的萌发,但此种方法增加了缓苗时间,花期推后,果实成熟期延长,无法提早上市。

3、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116897819a公开了一种草莓扦插育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栽培槽架设:首先利用镀锌钢管在育苗大棚内搭建若干个高为1.3m,架宽为20~30cm的培养架,同时相邻培养架的间距为80~120cm,并在培养架上放置柔性栽培槽,将无纺布和塑料导水膜两侧固定在柔性栽培槽边缘,中间自然下垂成u型槽,塑料膜每隔50cm打孔用于排水;该草莓扦插育苗方法,采用扦插育苗,草莓子苗成苗率高,病虫害少,并率先通过花芽分化,可提早上市,定植后缓苗短,生长旺盛,可以在实践中推广使用,同时也解决了露地草莓种苗繁育质量不稳定、易携带土传病菌的弊端,提高了种苗繁育系数。

4、中国专利文献cn115735586a公开了一种草莓高架繁殖穴盘扦插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育苗地的棚室内放入栽培架,然后在栽培架的母株栽培槽中放入母株栽培基质,然后定植草莓越冬苗,并进行温度和水肥管理;(2)在栽培架的大郎苗引插槽中放入母株栽培基质,然后将草莓越冬苗发生的大郎苗引插在大郎苗引插槽中;(3)草莓越冬苗定植90~120d后,采集草莓越冬苗和大郎苗的匍匐茎作为子苗,然后将子苗扦插在含有子苗栽培基质的穴盘中进行草莓苗繁殖,并进行子苗扦插后管理。本发明的繁殖方法最大程度减轻了红中柱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5、然而,目前已有的技术方案缺少对草莓育苗过程中窝根问题的解决,一方面窝根、卷根容易造成病害及烂根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人工剪根的方式又容易造成缓苗时间增加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特制的育苗床对草莓苗进行处理,有效减少窝根、卷根的发生,同时通过合理断根,促进了花芽分化,达到提早上市的效果。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采集具有3叶1心、无根或已有少量初生根的子苗,备用;

5、s2:选择高6cm、宽5cm、上部开口、底部有出水孔的方形育苗钵,用椰糠配制基质或直接采用成品基质装入育苗钵,镇压基质,抹平;

6、s3:将采集的子苗按一个方向把气生根扦插在育苗钵中间,每穴1株,用“y”形叉固定,基质不能高过心叶,扦插后均匀喷雾保湿;

7、s4:将扦插子苗后的育苗钵移至专用育苗床,在育苗钵移至育苗床的7天内,利用育苗床上方的喷淋系统对子苗喷淋,每天早上9点前或下午5点后喷1-2次清水,当育苗钵内的基质出现滴水现象时,则关闭喷淋系统;

8、7天后至毛细根冒出育苗钵底部前,每隔7-10天使用n-p-k(20-20-20)水溶肥,稀释800-1000倍喷施,复配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利用喷淋系统喷施幼苗;

9、待毛细根刚冒出育苗钵底部后,开始启用育苗床上的气雾系统,24h持续对子苗喷施溶液为1/3浓度的山崎草莓营养液,喷雾间隔设定为早上8点至晚上8点喷雾3min,停20min,晚上8点至早上8点喷雾3min,停40min;每周更换营养液一次,ph值保持在7.2;

10、在育苗床上生长45天时,利用育苗床上的切割系统,齐平着将育苗钵底部多余的根全部切除;

11、再启用育苗床上的气雾系统将配置好的30%恶霉灵、70%甲基硫菌灵、80%代森锰锌的混合液,按照800-1000倍和1/3浓度的山崎草莓营养液一起喷施,早上8点至晚上8点喷雾3min,停20min,晚上8点至早上8点喷雾3min,停40min,连续喷施三天;断根后第4天开始,气雾系统改用1/3浓度的山崎草莓营养液喷施。

12、s5:断根5天后,即可作为商品苗出售。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先采集的子苗放置在3±2℃低温环境下保存。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扦插前先将子苗在40%百菌清悬浮剂1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浸泡3秒。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6月下旬进行扦插作业。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专用育苗床包括上顶板、下底板、支腿、电机、前齿轮、后齿轮、移动齿轮和切割刀片;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两侧的侧板连接,两侧侧板通过顶篷连接,支腿与下底板连接,上顶板和下底板上开设有通孔;上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切割刀片,切割刀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齿轮和后齿轮,前齿轮和后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由电机驱动,切割刀片的两端连接有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与链条传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气雾通道,气雾通道上设置有透气孔。

18、优选的,所述顶篷设置有喷淋通道,喷淋通道上设置有喷嘴。

19、优选的,所述喷嘴选用文丘里喷嘴。

20、优选的,所述下底板与上顶板的高度差至少4cm。

21、优选的,所述上顶板与顶篷的高度差至少80cm。

22、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

23、1、本发明方法利用机械断根的方式,可完全替代人工剪根,减少了人工及劳动力成本支出,同时避免人工参与造成的病菌传播。

24、2、本发明方法采用特制的育苗床,将育苗钵移栽至育苗床上后,可避免窝根、卷根现象的发生,保证子苗在科学合理的环境下生长,减少了缓苗时间,花期缩短,果实可提前上市,获取较高经济收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先采集的子苗放置在3±2℃低温环境下保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扦插前先将子苗在40%百菌清悬浮剂1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浸泡3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6月下旬进行扦插作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专用育苗床包括上顶板、下底板、支腿、电机、前齿轮、后齿轮、移动齿轮和切割刀片;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两侧的侧板连接,两侧侧板通过顶篷连接,支腿与下底板连接,上顶板和下底板上开设有通孔;上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切割刀片,切割刀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齿轮和后齿轮,前齿轮和后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后齿轮由电机驱动,切割刀片的两端连接有移动齿轮,移动齿轮与链条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气雾通道,气雾通道上设置有透气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设置有喷淋通道,喷淋通道上设置有喷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选用文丘里喷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与上顶板的高度差至少4cm。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与顶篷的高度差至少8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草莓育苗窝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具有3叶1心、无根或已有少量初生根的子苗;S2用椰糠配制基质或直接采用成品基质装入育苗钵;S3将子苗按一个方向把气生根扦插在育苗钵中间,每穴1株,用“Y”形叉固定,基质不能高过心叶,扦插后均匀喷雾保湿;S4:将扦插后的育苗钵移栽至专用育苗床上,在专用育苗床上进行培育;S5培育完成后断根,作为商品售出。本发明方法采用特制的育苗床以及独特的培育步骤,可避免窝根、卷根现象的发生,利用机械断根的方式,可完全替代人工剪根,保证子苗在科学合理的环境下生长,减少了缓苗时间,花期缩短,果实可提前上市,获取较高经济收益。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红,蒋庆祝,高旭阳,高旭宏,高梦媛,赵婧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州市蔚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