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快深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8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快深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器具。
深施化肥和点种是现时农业不可缺少的田间作业。目前虽有一种“ZF-1型打穴式旱田粉肥成球深施器”(专利号8520188-7)在向全国定点推广,但其较为笨重,效率不高,松土中最多也只能达到近5倍的原始人工。盛料的是一只硬质料斗,既重又大还须频繁加料,下插时,推头过早入土,用一平面推头和钝面向土中硬压,十分吃力,插施时又主要使用人体中相对薄弱的手臂腰背,一天数万次的提压下来,手、背酸胀,相当辛苦劳累。加上下压力小,推压费力,对硬质土便完全失效。即使有可能每次再加脚踩,又更慢更累。在北方因田地面积大,更难实行。加上又不能同时完成盖土、压实,必须另加人工补充,性能的确不够理想,而目前又是全国性的化肥紧张,有些化肥以及点种又是非深施压实不能有效。因此全国亿万农、林种植业,急需轻便高效的廉价人力深施器,确实迫在眉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广大种植业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效率高、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轻松省力的农用、林用深施器,能深施、盖土、压实一次完成,功能齐全,可以点种施肥、松土的简单人力器具。
基本构想是用便于携带的软袋(也不排斥硬质箱桶)、软管,通过一个可调节流量的摆动管,在竖直运动而带有波形面积推头的推杆作用下,强制撞击震动摆动管,使化肥和种子顺畅地通过下泻,进入插施管的尖端空间,并在推头的最后行程中被推插至深穴的底面上。在这样的工作机构上连接手推杆或足踏板等,则分别构成手插式或足踏式深施器。
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结构。


图1、图2是手持式深施器实施例。图上1是导杆,一般以钢筋或较厚钢板冲压成型,下端折弯构成顶头,中部为等距波折形,长度与插施深度和滑槽长度一致,上部为向右凹下之平面,再上面则连接手推杆19。导杆上部向右焊接一钢筋制成的连接销2,向右伸出滑槽3,以拉簧或橡筋4与插施管5右侧顶端的翻边挂钩6相连。插施管5为一毫米左右钢板冲压而成的槽形结构,中部冲一凹窝12,顶端搭接成为方管,中下部向左伸展成为更宽的契形槽,其左上端亦搭接成为方管,并在边沿处打通孔7,穿入短销8,其上焊接活盖9,活盖9为较厚钢板,顶端向右折弯成触头B,短销以下适当磨薄,并至少利用焊接热量进行淬火,以达较高的硬度和弹性,下端磨刃,搭接在插施管下口内。摆动管10以薄钢板制成,为方形直管或上宽下窄的喇叭管,以长条铁片11钩挂咬合或点焊在插施管上口搭接面上,铁片11的下端折凸出与摆动管的焊接平面以及凸出的触头A,以铜等耐磨材料堆焊或镀铬于触头A的顶面,或改触头为滚轮。摆动管中上部向外一面开有插槽13。弹性插片14顶面制成梯形或钝头叉形插入其中,下部则折弯,下沿焊接在摆动管下口,中部冲切内螺纹或焊接螺母15,调节螺钉16推抵摆动管外壁使插片只插入适当的深度,以调节物料流量。摆动管上口粘接软管17,软管上部从外面粘接系条18系固在手柄20上,并基本保持软管平直。软管上口再连接容袋21,容袋做成一般的书包式或干粮袋式,通常单肩或斜挎在肩背上,并配以适当的背带或系带22,仍可在上口下吊系一只金属圈式调节环23。
平时导杆1在拉簧4的作用下位于上止点,推头的斜面推挤触头A使摆动管10向左达到极限位置,挤压活盖的上端触头B,使活盖9关闭,插施管内物料不会泻漏。压推手柄20,使导杆下行,推头下行离开摆动管触头,底于推头斜面的导杆波曲面便逐个下行从侧面撞击摩擦触面12,使摆动管向左运行,离开摩擦面后凭惯性继续运动并撞击在活盖上端触头B,既使触头震动而带动活盖中下部颤动,又使摆动管受到第二次强烈震动撞击,使摆动管内物料快速下泻。因摆动管基本以顶端勾挂处为轴心,进行园弧运动,除自重外又拌生向下的离心力,使得潮湿化肥从小管中也顺利可靠地下流下泻,而活盖、整个插施管都在连续反复的震动中,滑槽下沿处的凹窝又使推头让出更多的空间,因此物料的下落问题得到理想的解决,这种结构,又使插施管更为尖锐,入土省力。当导杆下行到最后阶段时,导杆最上部份以最底平面允许摆动管最大右移,活盖9可以最大限度张开,故使推头C能够下行使化肥或种子最终推出插施管之外。完成主要的插施功能。
足踏式深施器只是去掉手推杆后,从连接块2外端焊接外罩板23或直接焊接在足踏板前沿24上。足踏板可做成全脚式、半脚式或脚蹬式。全脚式实际只是一只较大的框式铁板鞋(未画出),半脚式犹如一般拖鞋,但都没有完整的上部盖板。图3、图4是足蹬式足踏深施器实施例。所谓足蹬式其实只是一长条铁板弯折翻边,围护在足之前、旁三面,开有翻边、带孔,足前掌底部横焊一长条铁板25,用于蹬踏。这样,每次插施都是脚跟处围板底沿先行着地,获得稳定的支点,然后脚前掌向下自然用力,即方便稳妥地将插施管刺入土中,进行深施或点种,脚背顶推绊带27插施管翻转的自然动作,又使前端盖土板26向下翻压,进行盖土压实作业。围护板前面翻折边较大,可以直接卡耽在鞋头的前端和两侧,这样可以省去一般应有的带绊又可防止外面泥土进入,特别是防泥泞较为有效,每次踏下时鞋底与底面翻边密接,泥泞不易进入,抬起时又是脚、鞋先抬,少许离开蹬踏板后,即令空气流入补充,完全避免负压阻碍,于是可以轻松地顶抬围沿翻边提起整个足式插施管。由于外表面光平,所粘泥土也极易剔去。在干土地面插施时,极少数漏进的土粒也极易漏出,不会堵集垫脚,而且总的来说节省材料,简单、美观、贴切、可靠、优点较多。软管软袋与前者相同,只是必须是双管,仍以软质人革、薄膜管、防水布等制作。甚至,活盖可用曲轴,摆动管顶挂处也作曲轴,互相以拉簧相连,但不如此例简便。
总之,本发明结构精炼,原理科学,不论是机械结构方面还是人体工程学方面,均选取了最佳形式。重量轻,成本低,制造易,简便高效。手插式比前者提高效率一倍,足踏式提高三倍以上。且基本为冲压件,卡接、电焊、浸漆工艺,工效极高,易于工厂化大批量高速高质生产,投资小,上马快,能很快地为面广量大的广大农民服务,为企业振兴农业进步获取急功近利之效。
权利要求1.一种深施器,主要由容袋、软管、插施管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插施管内含有导杆、摆动管、活盖、导杆可与手推杆或各式足踏板相结合,并以拉簧与插施管上口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深施器,其特征在于长条形导杆上制有一段波浪面;以吊杆悬挂在导杆旁的摆动管为矩形截面的贯通管;摆动管与导杆波浪面以耐磨凸面或滚轮相接触;摆动管的另一面与长条形活盖的上方接触部分为弹性片。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深施器,其特征是活盖曲轴、摆动管之间连接拉簧,流通管上开一横缝,插一调节片。
专利摘要一种农林种植专用的深施器,由人体肩负软袋,软管,插施导杆以波面撞击震动摆动管,活盖受撞颤动,使潮湿化肥也能有效等量进入插口尖端,可点种和深施化肥,不惧硬土泥泞,手持式工效十倍;足踏式二十倍以上,轻松持久,插施、盖土一次完成,且全器以冲压为主,容易优质高产,轻巧坚固,结构合理,容易生产。
文档编号A01C15/02GK2041482SQ882193
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29日
发明者徐庭中 申请人:徐庭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