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育苗杯及移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3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树木育苗杯及移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容器及与容器苗配套使用的移植器。
容器育苗是国内外推广的育苗方法,1983年林业部造林局主编出版的《树木容器育苗》及1988年11月出版的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园林苗圃》有介绍。但现有关技术尚存在缺点,如应用的稻草杯、竹器杯、柳条杯制作麻烦只能用一次成本高;塑料薄膜袋用一次即废,遗弃大量残片污染土壤;塑料杯杯壁无孔不利于根系生长,苗子育成后不易取苗,从杯口拨出的带基质根团不稳固不规范;挖穴移栽的劳动强度大工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将容器育苗与苗木移植结合起来的配套装置,能快速从容器中取出完整的规格一致的带基质根团,放入移植器冲出的穴中恰好与周围土壤密合,提高工效保证成活。
本实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措施来达到育苗杯杯口直径大于杯底部直径,杯底开有至少一个孔,其特征在于在杯形壁中下部均匀散布小孔,在杯底上设置有一块小于杯底径的垫片,能够在向上推动垫片时完整的托出所育苗木带基质根团;与育苗杯配套使用的苗木移植器的冲体呈筒状、上口大于下口,冲穴时所取土在冲制下一穴时自然顶出,移植器的冲体外径与所移植苗木的育杯内径一致或相近,使被移植苗木根团与土壤充分密合以保证成活率,在冲体上侧方还设置有帮助冲穴操作的脚踏板、手柄。
本实用新型容器可用塑料制成,也可用其它如陶瓦等类物质制成,其规格随育苗需求而定,移植器规格随容器而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能随时从杯底孔推动垫片,将带基质根团完整托出容器,方便进行观察或移植。
2、容器苗根团外形规格与移植穴规格一致,使根团与栽植地土壤能自然密合,有利于成活生长。
3、杯壁中下部均匀散布有小孔,促进苗根的生长。
4、用脚踩踏板冲成移植穴很省力,显著提高工效。
5、两种工具一次投资可长期使用。


图1育苗杯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2移植器结构示意侧视图。
附图编号1、垫片2、底孔3、壁孔4、杯口5、杯底6、冲体7、冲体上口8、冲刃9、脚踏板10、手柄本实用新型用一实施例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所示育苗杯,杯高120毫米,(4)杯口内径50毫米,(5)杯底内径42毫米,(2)杯底孔直径20毫米,(1)垫片直径30毫米,杯壁有(3)约1毫米的小孔12个,总容积约199立方厘米,杯可用1.5毫米厚塑料制成,这种规格的育苗杯可供一年内出圃的种子育苗使用;移植该种杯所育苗木,可使用图2所示移植器,(7)冲体上口外径50毫米,冲体下口设有(8)冲刃外径42毫米,(6)冲体高120毫米,冲体外形体积约199立方厘米,冲体上部约80毫米处设有(9)脚踏板,其上约800毫米处设有(10)手柄供提、旋转、拿握冲体使用。
权利要求1.树木育苗杯及移植器包含杯形壁、带孔的底,其特征在于育苗杯底部设置有一块向上推动可完整托出育苗根团的垫片,杯壁中下部均匀散布小孔;与育苗杯配合使用的移植器的冲体呈筒状,冲体外径与所植苗木育苗杯的内径一致,冲体上侧方设置有帮助冲穴操作的脚踏板及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容器及与容器苗配套的移植器。其特征在于育苗杯底部放置活动垫片,杯壁中下部均匀散布小孔,杯内形体与移植器冲体外形体规格一致;移植器冲体呈筒状,下口有冲刃,上口直径稍大,冲体上方一侧有脚踏板,以便冲体切土和排土。本实用新型具有培育苗木健壮、取苗根团完整、观察根系方便、根团能与栽植地土壤充分密合成活有保证、移栽工效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9/10GK2061366SQ892128
公开日1990年9月5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3日
发明者杨承庄 申请人:杨承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