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冬季育苗方法及育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9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茄果类蔬菜冬季育苗方法及育苗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茄、果类(含瓜类)蔬菜冬季育苗方法及采用该方法所必需的具有保温、吸湿、防止病害发生的育苗剂。特别适用于茄、果类蔬菜冬季两段育苗法中对大苗的培育。
茄、果(含瓜)类蔬菜喜温、悸寒但又怕高温,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一般高于35℃受粉不良、低于10℃易引起新成代谢失调,而在5℃以下便会发生冻害。为了延长此类蔬菜开花、座果的适温期及提早收获期,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加热温床、电热丝温床、自然酿热物温床等培育小苗(极少数地区也有采用工厂化育小苗的)。这些小苗培育出来后,再采用塑料膜覆盖冷床分苗假植,以培育大苗(即两段育苗法)。采用该方法培育大苗虽然具有投资省,不耗能等优点,但由于假植期一般都处在12月和次年的1月这段每年最寒冷的季节,棚内湿度大、苗床地温低,小苗在塑料棚内处于既寒冷又高湿度的恶劣的生长环境中,发病率特高,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稍有疏忽便会因冻害或病害导致苗架全部死亡。因此采用该方法培育大苗,育苗难度大、可靠性差,一般情况下育苗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这不但提高了育苗的成本,而且直接影响到春后茄果类蔬菜的生产和菜农的经济收入,以及城乡人民的生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一种可靠性强、受自然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且易于掌握的冬季培育茄、果类蔬菜大苗的育苗方法及采用该方法所必需的具有保温、吸湿和防止病虫害发生的育苗剂,以提高植株的抗寒、抗病能力,防止冻害、病害的发生,以达到提高冬季育苗的成功率、降低育苗成本,确保大苗健康、苗壮,苗期花芽分化正常,大田定植后的植株开花早、稳花座果率高等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针对茄果类蔬菜的生理特性及冻害、病害发生的原因,在采用天、地膜覆盖育苗的基础上,配之以保温、吸湿并可防止病害发生的育苗剂。通过提高地温以增强上部植株的抗寒能力;通过降低棚内的湿度及与药物配合以抑制和防止病害的发生,从而确保培育出健壮的大苗来。本发明的具体解决办法是在分苗假植前整治好苗床(或由营养钵、袋构成的苗床),苗床表面略呈瓦背状;铺膜时,若气温在13℃以上时,床土含水率可保持在90%左右;13℃以下时含水率可保持80%左右。地膜的覆盖面以苗棚内不见土为好,并应提前半月左右铺膜、拱棚以提高地温、棚温。当采用温床育成的小苗长到4~6片真叶时,再移入棚内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大苗的培育。假植时苗穴距离可根据品种和各地的习惯,一般采用7~9Cm左右见方,假植时可在地膜上穿小孔将小苗植于苗床土穴内,地膜孔愈小愈好,栽好小苗后用少量细土将小孔堵严,以不通风透气为宜;栽完后立即闷棚提温,待3~7天小苗成活后揭棚膜晾干苗叶水滴,同时将本发明的育苗剂按每平方米600~1000g的量均匀地铺撒在小苗之间的地膜上,并轻轻抖掉落在叶片上的育苗剂粉尘后,将棚膜盖上。此后视气温情况,坚持在10℃以上的无雨天通风透气,气温高通风时间可长一些,气温低可短一些。育苗剂采用草木灰、生石灰及农药托布津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配制好的育苗剂仍为灰粉状。其中三种成份的重量比为10∶0.7~1.5∶0.3~0.8(草木灰∶生石灰∶托布津)。草木灰质地轻、吸湿性强、散湿快、保温效果好;生石灰具有吸湿、杀菌等特性;而农药托布津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且在碱性介质中性能稳定。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育苗剂均匀地铺在小苗间的地膜上不但能提高地温,而且由于吸湿性强,可大大降低苗棚内的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而生石灰和托布津混合于草木灰中,在揭棚通风透气时随揭棚膜、盖棚膜时鼓起的风或自然风将部分育苗剂粉尘杨起而附着于植株的茎叶上,从而又达到通过药物防治病害的目的。而经揭棚通风后育苗剂的吸湿、保温性而得以恢复,闷棚后茎叶蒸发出的水份又可被育苗剂吸收。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提高苗床的地温、降低棚内的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育苗成功率、降低育苗成本,确保培育出健康的壮苗的目的。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降低冬季育苗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提高了育苗的成功率和可靠性。与常规育苗方法相比,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床温可提高3°~7℃,因此,即使在棚内温度处于0℃甚至短时期内略低于0℃时,由于地温较高,植株仍处“脚热、头凉”的良好状态,这就增强了上部植株的抗寒能力,而不致发生冻害;又由于育苗剂的吸湿作用,棚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可降低20~30度,湿度的降低及托布津和生石灰的作用,又大大降低和防止了病害的发生。采用本发明,在一般情况下可使育苗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较常规育苗的成功率提高40%左右。而且由于地温较高、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加强、土壤理化性状好,植株的根部有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根系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致使植株生长健壮,抗寒、抗病力强、苗期花芽分化正常、大田定植后植株开花提早、稳花座果率提高、收获期提前。
实施例一育苗剂的配制取干燥草木灰16Kg,生石灰1.6Kg(若为块状,可加少许水发散),托布津0.8Kg(即三者的重量比取为10∶1∶0.5),混合均匀后待用。
以育辣椒苗为例本实施例采用中棚育苗,苗床面积为6×4m(长×宽)。中棚的建立及苗床的整治、消毒、基肥的施用,均按常规进行。苗床表面略呈瓦背形,以利地膜紧贴床面,提前铺膜拱棚,当由温床(亦或工厂)育出的小苗长到4~6片真叶时,移入棚内假植,假植时用小刀戳穿地膜将辣椒小苗植于苗床的土穴中,每穴两株,穴距8~9Cm见方。地膜孔愈小愈好,栽好小苗后用少量细土将小孔堵严,当栽完后立即闷棚提温,待小苗成活后(约3~7天)再揭棚膜晾干苗叶水滴,同时将配制好的育苗剂均匀铺在小苗之间的地膜上,并轻轻抖掉落在茎叶上的育苗剂粉尘,再盖上棚膜。育苗剂总用量18.4Kg,每平方米约766g。此后的管理视气候情况而定,坚持在10℃以上的无雨天气揭棚膜通风透气。直至移苗定植(定植前几天应逐渐加长揭棚时间以炼苗)。定植时撕破地膜便可带土移植。本实施例培育的辣椒大苗约可供1.3亩大田用苗。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以营养钵假植培育辣椒大苗。
育苗剂的配制与例一同;营养土的配制与常规方法同。苗床的建立则是将营养钵等距排放整齐后,用营养土将营养钵之间的孔隙填满,表面整平,铺地膜后纵横拉线,以便将小苗准确植入营养钵中心。其后的栽植方法、育苗剂的铺放及管理均同例一。定植时撕碎地膜便可将营养钵搬往大田定植。
权利要求
1.一种茄、果类蔬菜冬季育苗方法,包括采用“天、地膜覆盖”及定时通风透气等培育大苗,其特征在于当假植苗成活后揭棚膜晾干苗叶上的水滴,同时在植株之间的地膜上均匀地铺上一层育苗剂,并定期揭棚通风除湿及干燥育苗剂以恢复其吸湿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茄果类蔬菜冬季育苗方法中的育苗剂,其特征在于该育苗剂是由草木灰、生石灰和托布津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具有保温、吸湿和防止棚内病害发生的粉尘状制剂。
3.按权利要求2所述之茄果类蔬菜冬季育苗方法中的育苗剂,其特征在于所谓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成,是指育苗剂中草木灰∶生石灰∶托布津其重量比为10∶0.7~1.5∶0.3~0.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季培育茄果类蔬菜大苗的方法及与此方法配套的育苗剂。该方法和育苗剂针对冬季育苗难度大,易发生冻害和病害,育苗成功率低等弊病。采用“天地膜覆盖”育苗并配之以育苗剂保温、降湿和防止病害的发生等。本发明可使苗床地温较常规方法育苗提高3°~7℃,而苗棚内湿度则降低20~30%,加之育苗剂的药物作用,能有效地防止冻害、病害的发生。该发明可将育苗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且育苗成本低,技术易掌握。
文档编号A01G9/00GK1048301SQ9010583
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3日
发明者陈炳金 申请人:陈炳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