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取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60阅读:17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取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蜜蜂蜂毒及精液的控制提取装置。
现有蜂毒采集器均由采毒控制装置和收集蜂毒装置构成,如88200289.9号,名称为“两用蜂毒采集器”专利,其采毒控制器定时输出一组组频率在80~120HZ的脉冲频率,脉冲波直接作用在收置装置的网丝上,当落在上面的工蜂受电击时,将毒排在网丝下面的收集板上,该取毒器虽比直流电,手工控制的采毒装置先进,但还存在着如下主要缺陷①该电路的内接电源6V,外接电源12V,其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电流内耗大,总耗电量高,制作成本高;②脉冲频率较低,加在蜜蜂体的瞬间电压只有15~25V,达不到刺激蜜蜂排毒量最大的电压和频率,③由于网丝下面就是收集板,蜜蜂受电流刺激后,没有刺穿到物体上的螫刺感,影响排毒量,有时甚至不排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通过提高加在蜂体上的脉冲频率和瞬时电压等措施,促使排毒量增大的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取精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由振荡、放大、定时部分构成的取毒控制器和收集装置。根据蜜蜂受电击能发怒排毒这一生物学特性,采用电子脉冲间歇振荡,将输入1.5~3V的直流电通过振荡、放大、升压产生的1KHZ脉冲频率,60~90V脉冲电压送达收集装置的电栅电击蜜蜂排毒。
排列在框架上的多根网丝构成网栅,间隔网丝连成一组,全部网栅成两组,引线与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网栅下部依次放置有着针物、取毒板、貯盒,着针物和取毒板之间有一定间距。放置在蜂箱前面的收集装置通过控制器工作时,先落在电栅上的蜜蜂受电击后腹部螫针穿过着针物将毒排在取毒板上,这时尾部释放出报警信号,同时毒液在外界温度结晶时挥发出的气味向周围扩散,会引起更多的蜜蜂冲向电网,受电击后继续排毒。
取精液时可将电栅框架拿掉,用接在插座BZ上的两根导线与雄蜂体接触,使其排精,精液点用微型注射器收集。
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图1为取毒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3为收集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图2,电源通过电阻R1RR2与电容C1连接,使C1得到充电,C1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T2的集电极经变压器线圈L3L4接电源负极,T2的基极接三极管T1集电极,T2的发射极与电阻R1开关K连通,T1的发射极通过二极管D接电源负极,T1的基极分别与线圈L1L2的终端可变电阻R连接,电容C2与L1L2的终端相接,电容C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开关K,在R1,C1确定的间歇时间范围内,通过调节R和K控制工作和间歇时间。线圈L5的两端通过插座BZ连接收集装置的正负极,发光二极管D。经电阻R3与L5并联用于指示。
开关K闭合时,C1得到充电,当C1的电荷积累到使AB两端的电压达到0.6V以上时,T1T2导通,电压V2ec下降,V0上升,C1放电,电流I1b上升,加深T1T2导通,电流I1b通过C2L1L2经T1T2和L3的正反馈,构成1KHZ的振荡频率,受二极管D整形而成的脉冲波。通过T1T2放大和变压器升压,输出峰值达60~90V的脉冲电压,由于C1放电时,Vc1↓V0上升有限,一定时间后VAB迅速随Vc1下降最终低于0.6V使T1T2变成截止状态,电路停止振荡,由此得到间歇振荡输出电压。当电源再次给C1充电,AB两端电压达到0.6V时,电路再次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下去。本控制器的工作时间为3~8秒(可连续调节),间歇时间为5~13秒,电源采用1.5V干电池1节。
见图3图4,蜂毒收集装置由框架、网丝、着针物、取毒板、貯盒构成,网丝〔2〕排列在框架〔1〕之间组成网栅,框架〔1〕的两个长边上交替开有槽〔3〕和网丝孔〔4〕,间隔的网丝连为一组,整个网栅连接成二组。每根网丝都有一固定端和不固定端。固定端穿入与网丝相平行的槽〔3〕中,网丝的固定端在框架两边的槽〔3〕中连接构成正负极,连接端点接引线〔10〕,两组引线与控制器〔11〕输出端连接。网丝〔2〕的不固定端伸入框架的网丝孔〔4〕内,工作时若不慎碰触到网丝上,由于不固定端可在孔内前后伸缩,而不会使网丝弯曲变形。在框架槽的部位装有护板〔5〕,来保护网丝的焊接点。网栅下部装有着针物〔6〕,蜜蜂受电击时,螫针有穿刺感,增大排毒量,着针物〔6〕下部是取毒板〔8〕,着针物紧绷在取毒板上,在取毒板与着针物之间的框架部位置有间隔层〔7〕,使其间距在0.4~1mm范围,这样既可加速毒液结晶,又能避免着针物沾取蜂毒,提高取毒量。
图5为取毒器中的收集装置与控制器电气连接示意图。图中网丝〔2〕的固定端在框架两边相连成正负极,控制器〔11〕通过引线〔10〕与收集装置并联,两根引线〔10〕的一端经过插座BZ与控制器连接,另一端接收集装置的网丝正负极,指示灯Z是由发光二极管经电阻R3与L5并联。可将两根引线〔10〕的端头接一金属夹,使用时将金属夹分别夹在网丝正负极端点,以方便控制器随时与各组收集装置连接。
着针物可以采用尼龙绸、涤平纺之类的化学纤维织物,使用这类纤维织物,蜂螫针排毒后能顺利拔出避免伤蜂;同时还可挡住工蜂体及室外的尘土、杂质,取得的蜂毒纯度高。网丝可采用导电性能及弹性好,挺直又不易变形的不锈钢丝,镀铜钢丝,取毒板是玻璃板。取毒板,着针物及电栅框架共同共置于貯盒〔9〕内,取毒控制器的输出端可同时并联2~4个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采毒装置比较有如下优点1、由于增大了加在蜂体上的脉冲频率和工作电压,对蜜蜂刺激适宜,在取毒板和电栅之间增设了着针物,提高了排毒量,单位时间取毒量比现有装置提高了25%;2、虽然加在蜂体上的电压高,但电流很小,对蜜蜂无损伤;3、电路结构简单、省电,控制器体积小,制作成本低;4、一机两用,操作简便,提取蜂毒纯度高。
权利要求1.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取精器,包括电源、由振荡、放大、定时部分构成的取毒控制器以及带有取毒板、网丝、框架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通过电阻R1、R、R2与C1连接,使电容C1得到充电,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C1并通过L3L4接电源负极,T2的基极与T1的集电极联接,其发射极与R1、开关K连通,T1的发射极经二极管D接地,T1的基极分别同变压器B1线圈L1L2的终端和可变电阻R联接,使振荡信号通过T1T2放大,C2与L1L2的终端相接,C3与负极和K连接,L5两端接收集装置电网正负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取毒取精器,其特征是网丝下部装有着针物〔6〕,着针物下部是取毒板〔8〕,在取毒板与着针物之间的框架部位置有间隔层〔7〕,将其隔离的间距为0.4~1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取毒取精器,其特征在于,排列在框架〔1〕上间隔的网丝〔2〕连成一组,整个网栅连接成两组,两组引线与取毒控制器的输出端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蜜蜂取毒取精器,其特征是所说的着针物〔6〕可以是尼龙绸、涤平纺之类的化学纤维织物,网丝〔2〕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丝、镀铜钢丝,取毒板是玻璃板。
专利摘要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取精器,包括电源、取毒控制器和收集装置。采用电子脉冲间歇振荡,将输入1.5-3V的直流电经振荡、放大、升压产生的1KHz脉冲频率,60-90V脉冲电压送达收集电栅电击蜜蜂排毒。框架上间隔网丝连为一组,网栅的两组引线接控制器输出端。网栅下部依次置有着针物、取毒板及贮盒,着针物与取毒板有一定间距,取精液时用输出端导线与雄蜂体接触使其排精。
文档编号A01K59/00GK2072764SQ902081
公开日1991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3日
发明者宋桂珍, 张文礼, 许建荣, 王德堂, 杨善友, 于洪元, 刘小军 申请人:朝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喀左县家畜改良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4月23日 14:15
    取雄蜂精液真空吸笔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