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机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4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式机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用脱粒机械。
现有技术的脱粒机,在国内多采用人力操作,通过偏心连杆使齿轮带动脱粒圆筒旋转达到脱粒目的,机动脱粒机用电机、柴油机通过皮带轮传动脱粒圆筒进行脱粒,这两种脱粒机相比,前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脱粒效果差。后者效率高,适用于平原地区,但在山区无电源的地方则无法使用。中国专利CN2047877V公开的人力机动多机型多用脱粒机,结构复杂,传动时结合和分离调节不方便,且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山区、平原,无论人力和机动都能使用的筒式机动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脱粒机由滚筒轴、滚筒、导齿、支承板、齿轮等组成。其特征是滚筒轴(1)通过分离机构的两端可分别输入两种传动,其传动位置(面向脱粒机)机动传动在右方,传动比i=4.5~5.5。人力传动在左方,两种传动的结合和分离,用支承板(7)的上、下两个装配孔来调节。滚筒轴(1)的两端头通过轴承(2)及锁片(16)用螺钉分别联接在机架(12)两端的支承板(7)上,在支承板(7)的中心开有上、下两个与支承滚筒轴、锁片(16)相配合的孔,如图4、图5所示。导管(5)一端用螺钉联接在滚筒(4)的右端面上,另一端联接在从动轮(6)上,导齿(3)一端用螺钉联接在滚筒轴(1)的左端,其左端头与支承板(7)联接,拌桶(10)焊接在机架(12)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力传动时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动传动时分离示意图。
下面依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图2、图3、图4、图5中所示机动传动时,先将滚筒轴(1)的两端头紧固在机架(12)两端支承板(7)的上孔,使左面的导齿(3)与大齿轮(8)分离,右面三角皮带(11)与从动轮(6)结合,送上电源,电动机(14)使主动轮(13)转动,通过三角皮带(11)使从动轮(6)带动导管(5)使滚筒(4)旋转。用人力传动时,则将滚筒轴(1)的两端用锁片(16)紧固在机架(12)两端支承板(7)的下孔,使左端的导齿(3)与大齿轮(8)结合。如图4所示,右面的三角皮带(11)与从动轮(6)分离,用脚踏动踏板(15)通过连杆(9)使大齿轮(8)转动。大齿轮带动导齿(3)及滚筒(4)转动。导齿(3)的中心装有轴承(2),拌桶(10)焊接在机架(12)上。
该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在人力打谷机的基础上只增加少量的另部件,生产成本低,结构紧凑,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2、采用同轴定向传动机构,滚筒轴的两端可分别输入两种传动,左面人力传动,右面机动传动。
3、机动传动比i=4.5~5.5范围,性能可靠,脱粒效果好,功率高。
权利要求1.一种简式机动脱粒机,由滚筒轴、滚筒、导齿、导管、支承板等所组成,其特征是a、滚筒轴(1)通过分离机构两端可分别输入两种传动,其传动位置(面向脱粒机)机动传动在右方,人力传动在左方,b、滚筒轴(1)的两端头通过轴承(2)及锁片(16)用螺钉分别连接在机架(12)两端的支承板(7)上,c、支承板(7)的中心处开有上、下两个与支承滚筒轴(1)、锁片相配合的孔,d、导管(5)一端用螺钉联接在滚筒(4)的右端面上,另一端联接在从动轮(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农用脱粒机械,主要用于脱谷、脱麦。该机由滚筒轴、滚筒、导齿、支承板、齿轮等组成,为定向同轴,滚筒轴通过分离机构的两端可分别输入两种传动,其传动位置(面向脱粒机)机动传动在右方,人力传动在左方,两种传动的结合和分离,用支承板上的上、下两个装配孔来调节。该机结构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拆装方便,脱粒效果好,功率高,成本低,适合广大农村使用。
文档编号A01F12/56GK2078528SQ9021270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29日
发明者陈学文 申请人:犍为县清溪农机修造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