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36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点播器的双把手点播器具。
适用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使粮食上一个台阶,我国农机科技人员对小型点播器具的研制比较重视,相继有不少机型的出现,但总的来讲,品种少,大多数点播器的开穴机构是铲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甘肃省庆阳地区农机研究所研制的“手杖式半精量点播施肥器(专利申请号89217754.3),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点播器结构合理,排种机构独特,重量轻。但该器的排种,开穴要用手捏动闸把,该器插入土壤后,不须再加外力,只要上提该器就能达到开穴,排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点播器种子箱仍分成三部分,料斗和排种斗间有左隔板,左隔板下方有便于种子流入的补充缺口;排种斗和进料斗之间有左隔板,左隔板下方有控制种子流入进种斗的排种勺,右隔板下方的孔;一根穿过排种斗下方小孔及导管上焊接的支板与排种勺焊接的导杆;一端与导管上焊接的支板铰接,另一端与导杆下端的销子铰接的压力弹簧组成排种勺回位装置。
作为点播器主体导管下部焊接的两支板与顶杆铰接;顶杆上部有滑板,下部有顶板;并在顶杆安有点播深度调节套和排种勺行程调整套组成了限深和驱动排种导杆上移的动力传递机构。(注深度大于排种导杆工作行程)。
作为点播器的主体导管,其中部与进种斗焊接在一起,进种斗下方与导管上进料口相通,构成种子进入土壤的通道。
在导管的顶端插入提携点播器和点播时加力的双把手;导管下部的开穴器下端有修成45°园锥面,并有与导管相通的孔,一个顶锤盖住通孔,这个45°园锥体构成开穴、吐籽控制装置。顶锤控制装置是由在入土器内安装在联接板上的滑动套活动铰接滑动杆;滑动杆一端与顶锤相接,另一端通过滑动套用螺帽相接限位。
在点播时,料斗内的种子由左隔板下方缺口流入排种斗,流到精量勺内,操作人员将点播的把手用双手握住插入土壤到达所需的深度,一方面顶锤在地面的作用下沿滑杆上移盖住入土器下部园锥面上的通孔;另一方面,在地面的作用下使顶杆向上移动,带动滑板上移,顶起排种导杆上移,导杆就将排种勺向上顶起,将其收集的种子从右隔板上方的U形孔倒入进料斗,种子就由进料斗下方导管上的进料孔进入导管,到大入土器内。上提点播器时,一方面顶锤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杆沿滑动套下滑,种子进入土壤的大门打开,使种子沿顶锤上半部的锥面进入土壤内;另一方面由于铰接在导杆上压力弹簧的作用下,使其排种勺回位到达排种斗的底部,排种斗的种子进入排种勺为下次点播做好准备;同时在压力弹簧和顶板、顶杆、滑板及调整套重力的作用下,使其顶板回位。
以下结合附图
进一步说明如下图是本实用新型点播器的主视图。
在图中,种子箱通过左、右两隔板分成三部分;料斗和排料斗之间有左隔板13,排料斗和进种斗之间有右隔板14,进种斗与导管9焊接在一起,进种斗底部右端和导管上进料口15相通。导管9上端安有双手操作的把手11,并有螺钉10紧固。
排种斗16,导杆17,活动铰接在右隔板下方的孔和支18的孔内;压力弹簧19,滑板22,顶板23、23活动铰接顶杆27,等组成排种装置,螺钉20,调整21组成排种勺排种勺行程调整装置;螺钉25,深度调节套26,组成深度调节装置。
由入土器主体7,联接板的右端与滑动套焊接,并用螺钉6紧固在入土器7内的内壁上。滑动杆2穿过滑动套上端用螺帽4联接限位;下端与顶锤1上部联接组成了开穴,种子进入土壤的关闭机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点播器,自重2公斤,造价很低,一般农户都能买得起,操作简单方便,工作可靠。大大减轻了农田点播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一种由主体导管,排种装置、限深装置、种子箱、把手、打穴装置等组成的点播器,其特征在于在作为点播器的主体导管下端有与导管内径相通的内孔,内孔与顶锤上半部分的锥度相吻合后构成一尖角的开穴嘴,在入土器内有,一端与入土器内紧固,另一端与滑动套外径焊接的联接板;一端与顶锤联接,穿过滑动套另一端与螺帽联接的滑动杆沿滑动套上下移动的顶锤控制装置;构成了点播器的入土开穴,种子进入土壤的点播器开穴装置,入土器上部导管上焊接的两支板与顶杆铰接;顶杆上端紧固着顶起排种导杆的滑板与排种导杆的最下端相接触;顶杆下端焊接的顶板,工作时,与地面接触;构成了排种时的动力传递机构装置,在滑板下部焊接的并穿过顶杆上的排种导杆行程调节套和在顶杆下部紧固的深度调套组成了排种杆行程和深度调节控制装置。
专利摘要由顶板、导杆、精量勺等组成点播器排种控制装置;顶锤在点播器入时盖住入土器下端的通孔,构成了点播器入土机构的整体;顶板在地表层支反力的作用下上移时,种子由料斗通过进料口直接到达入土器的内腔,上提点播器,顶锤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使种子从入土器内腔吐入土壤,其主要优点是种子在吐入土壤时不需要增加其它辅助的力顶锤自动打开、构成种子吐入土壤的通道,种子的粒数由精量勺控制;该点播器具有重量轻,造价低,开穴机构独特,操作更加简便,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A01C7/00GK2098787SQ912040
公开日1992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4日
发明者杨汉卿 申请人:杨汉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