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灭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25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灭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消灭室内,牲畜棚中的苍蝇和夜间在农田、果园等处扑灭飞蛾等害虫的自动灭蝇器。
众所周知苍蝇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飞蛾等害虫危害着庄稼、果树。特别是受洪涝灾害的地区、苍蝇之多几乎成为一种灾难。
为了消灭苍蝇、飞蛾等人们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现有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剂、捕捉器、电击等。为了使用众多的化学剂,发明了电热式、雾化式、喷洒式等许多装置。无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用于室内和牲畜棚中灭蝇仍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一次性有效,需要经常喷洒;苍蝇活动空间区域大长期使用价格十分昂贵;污染环境,厨房、牲畜棚中又不宜喷洒等缺点。
捕捉灭蝇的方法。如我国申请号为88209878.0,提出的一种捕捉器,申请号为88202320.9提供的捕蝇器、申请号为89201074.6提出的改进的捕蝇器和申请号为90207273.0提供的电动昆虫诱捕器等众多的捕蝇器不足之处是只能捕不能灭;处理活蝇不方便;由于采用狭缝或喇叭状口为捕获口一方不易捕获另一方面被捕获仍有逃脱的可能;相对整个装置有效诱捕面积小因此使用不便,灭蝇效果不理想。
捕杀方法包括粘蝇纸和电击焚烧。粘蝇纸使用不便、不卫生、不雅观、一张只能使用一次长期使用费用高。电击主要采用光诱、化学诱剂和高电压焚烧。台湾版《物理大辞典》中提及到德国的紫外线灭虫器和我国专利号为88219074.1提供的灭蚊、灭虫灯、申请号为90200941.9,安全卫生灭蝇器。由于白天阳光中含有紫外光采用光诱效果不佳;室内使用数千伏高电压很不安全;使人望而生畏;焚烧的蝇尸散发臭气污染室内空气。夜间用于农田灭蛾,不足之处是对人畜不安全,雨天不宜使用,造价较高、维修比较难。
本实用新型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对人体毫无危害,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安全,灭蝇灭蛾可靠,适于室内,牲畜棚等处不断进行自动灭蝇和适于农田、果园等处在夜间扑灭飞蛾等害虫的自动灭蝇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底座上有一个带弧形状叶片的转盘或带叶片的透明转筒(转筒中设置有黑光灯以下同),转盘上匀布着气味散发孔。在转盘表面有一块封闭其约三分之一面积的固定封闭板。紧靠转盘和封闭板有一个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刮板。在刮板的一侧或刮板转轴上置有复位弹簧。底座上开有一个正对刮板下端的收集口,收集口上方有一个弹性固定刮片,收集口下方的底座中有一个抽斗式收集合。收集口与收集合相通。在底座中置有诱饵合、微电机、减速齿轮组、调速电位器、开关等。当诱饵合中的食物与涂在转盘表面的食物计液散发出气味,诱惑苍蝇停留在转盘表面觅食时(飞蛾被光吸引扑向转筒表面时),被不断缓缓转动的转盘送入由封闭板、转盘、刮板构成的封闭区而被捕获。转盘不停地转动着,该封闭区域空间逐渐缩小。当封闭区域的空间缩小接近为零时,蝇就被叶片和刮板碾压致死。叶片带着蝇尸推动刮板转动,通过刮板。随即刮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其顶端紧靠着叶片的弧形凹面缓缓复位。蝇尸碰到弹性刮片,被刮落经收集口掉进收集合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置有带叶片的转盘或转筒和有一块封闭转盘约三分之一表面积的固定封闭板,诱捕面积较大,整个诱捕面积就是捕获的进口。因此苍蝇、飞蛾等不受阻碍地进入封闭区而被捕获,改变了其它捕蝇器狭缝或喇叭状为捕捉口,提高了捕获效果。
由于置有紧靠转盘和封闭板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刮板,使被捕获的蝇、蛾等随即碾压致死。保证了灭蝇、灭蛾的可靠性,克服其它捕蝇器只能捕不能灭的缺点。
由于自动灭蝇器转盘上的叶片是有一定弧度的弧形状叶片,转盘转动缓慢,使刮板的复位速度受叶片的控制,而慢慢复位。不产生振动和噪声。使已停留在转盘上的蝇不因振动而飞离,保证了灭蝇效果的提高。
由于底座中置有与收集口相通的抽斗式收集合。因此避免了蝇尸的散落,方便了使用、卫生了环境。
这种传送、捕获、碾压的机械方式灭蝇灭蛾的实现主要有带叶片的转盘或转筒,封闭板、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刮、收集合等。因此结构简单、耗功极小。经实验使用不干扰其它家用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细节有二个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并结合
工作情况,样机实际使用效果及有关技术指标。
实施例1转盘式自动灭蝇器其具体结构见图1和图2。图1是自动灭蝇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和B-B剖视图。
转盘式自动灭蝇器包括一个底座(5),在其上面有一个转盘(1)。转盘(1)的平面与底座(5)的平面是相一致的。转盘(5)上有三片相隔120°带有一定弧度的弧形状叶片(2),其弧半径是刮板(12)转动半径的二倍以上。在转盘(5)上匀布着气味散发孔(3),其大小不能使最小蝇通过。在转盘(1)上面有一块封闭转盘(1)约三分之一表面的可开启的透明固定封闭板(15)。紧靠转盘(1)和封闭板(15)下方有一个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刮板(12)。在刮板(12)的一侧有一个复位弹簧(10),其另一侧有一块固在底座(5)的弧形挡板(14)。由转盘(1)及其上面的叶片(2)、刮板(12)、封闭板(15)、弧形挡板(14),构成封闭区域。该封闭区域,随着转盘(1)的转动,不断地形成缩小至零。在刮板(12)下方的底座(5)上开有一个收集口(8)。在收集口(8)下方的底座(5)中有一个与其相通的抽斗式收集合(6)。在收集口(8)上方的底座(5)上置有一块固定的弹性刮片(7)。在底座中置有微电机(17)(简画)、诱饵合(4)、减速齿轮组(18)(用虚线表示)、电池合(未画出)、开关(9)和调速电位器(13)。
其工作过程首先选择能散发气味的剩菜如鱼、肉碎骨等放在诱饵合(4)内,再在转盘(1)上表面稍涂上一些浓糖水。打开开关(9),转盘(5)按箭头方向开始缓缓转动,调节电位器(13),使其每1~3分钟一转(蝇多时可稍快一些、少时可稍慢一些),灭蝇器开始工作。当苍蝇嗅到食物的气味停留在转盘(1)上觅食时,被转盘(1)缓缓送入封闭区域而捕获。由于转盘(1)不断地转动,该封闭区域由大逐渐缩小为零,把苍驱赶到近刮板转轴(11)处一端的区域,被叶片(2)与刮板(12)碾压致死。转盘(1)继续转动,叶片(2)带着蝇尸推动刮板(12)转动。叶片(2)通过刮板(12)后,随即刮板(12)在复位弹簧(10)力的作用下,其顶端紧贴着叶片(2)弧凹面缓缓复位。这是因为叶片(2)的弧半径远远大于刮板(12)转运的半径,同时转盘(1)转动速度很慢,使刮片(12)复位速度受叶片(2)的控制。所以刮板(12)是缓慢复位不产生振动和噪声。当死蝇碰到弹性刮片(7)时被刮落经收集口(8)掉进收集合(6)中。
本实施例已做出样机,给出的附图按样机11绘出。对自动灭蝇器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实验测试结果如下工作电压3V(采用1号干电池二节);最大工作电流30mA,正常工作电流20mA。实际灭蝇效率(停留在转盘上的蝇被灭的只数与停留在转盘上的蝇自行飞离的只数之比)99%;实际灭蝇效果(在同等条件下5小时内自动灭蝇器灭蝇的数量与粘蝇纸灭蝇的数量之比)150%。对家用电器干扰试验,把本灭蝇器放在电视机上进行开启、关闭、运行时匀未出现对图像、音响的任何干扰。
转盘式自动灭蝇器适用于家庭、饭店、宾馆等处室内进行灭蝇。
实施例2转筒式自动灭蝇器图3是转筒式自动灭蝇器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图5是图3的D-D剖视图。
转筒式自动灭蝇器包括有上盖体(19)、底座(5),在上盖体(19)与底座(5)之间有四片叶片(2)的匀布着气味散发孔(3)的透明转筒(1)、紧靠转筒(1)一侧约封闭其三分之一表面积的固定弧状封闭板(15)、和紧靠转筒(1)及封闭板(5)一端的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刮板(12)。在上盖体(19)中置有微电机(17)调速电位器(13)、开关(9)电池合(未画)或电源变压器。在转筒(1)上部置有减速齿轮组(18)、其中部置有诱捕灯(20)。正对刮板(12)下端处的底座(1)上开有收集口(6),正对转筒(1)下端的底座(1)上开有气味散发口(16)、在底座(5)中设有抽斗式连体的收集合(6)和诱饵合(4)。
其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类同。
转筒式自动灭蝇器适用于苍蝇多、场合大的地方,如牲畜棚、养鸡养鸭场进行灭蝇及其它飞行害虫;适用于农田,果园在夜间扑灭飞蛾等害虫。转盘式与转筒式比较;由于转筒式是以垂直弧形面为诱捕面,转盘式以水平面为诱捕面,在二者体积差不多大小的条件下,实验表明转盘式灭蝇效果大大超过转筒式,而转筒式却可以用于扑灭飞蛾等害虫。
权利要求1.用于室内、牲畜棚消灭苍蝇和用于农田、果园等处在夜间扑灭飞蛾等害虫的自动灭蝇器,其有转盘或转筒(1),转盘(1)一侧的固定封闭板(15)、紧靠转盘(1)和封闭板(15)的刮板(12)、正对刮板(12)下端开有收集口(8)的底座,抽斗式收集合(6)及底座(5)中置有的诱饵合(4)、微电机(17)、减速齿轮组(18)、调速电位器(13)等构成,其特征在于a、转盘(1)上带有固定的叶片;b、封闭板(15)只封闭转盘(5)的部分表面;c、刮板(12)是可以转动的;d、抽斗式收集合(6)与底座(5)上开的收集口(8)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自动灭蝇器,其特征是转盘(5)上带有的固定叶片是弧形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灭蝇器其特征在于紧靠转盘(1)和封闭板(15)一端的刮板只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室内,牲畜棚灭蝇和用于农田、果园在夜间扑灭飞蛾等害虫的自动灭蝇器。其有带叶片的转盘或转筒、封闭板、刮板、底座、收集合、微电机、减速齿轮组等构成。其特点是灭蝇灭蛾效率高而可靠、使用方便、安全、不污染环境。转盘式自动灭蝇器适于家庭、饭店等使用,灭蝇效果是粘蝇纸的150%,耗功0.1瓦以下,不干扰其它家用电器。转筒式自动灭蝇器,适用于牲畜棚、鸡鸭场灭蝇和用于夜间扑灭飞蛾等害虫。
文档编号A01M1/00GK2109720SQ912270
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1日
发明者俞林生 申请人:俞林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