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蝇生蛆器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58362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灭蝇生蛆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子应用生物技术领域。
蝇蛆富含蛋白质、几丁质,是用以养鸡、养鸟及养鱼的精饲料,应予开发,化害为利。
用灭蝇生蛆器繁殖蛆虫,无须制备专门的饵料,屠宰场、鱼和肉类市场、禽畜养殖场以及每个家庭,都会产生苍蝇喜欢的多种生物废料;也无须专供虫种,自然界的苍蝇取之不竭,诱之即来。繁殖蝇蛆要求条件不高,除了严冬,长期可行,蛆虫生长较快,而且不易生病,极少天敌。
灭蝇生蛆器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借鸡下蛋”,“杀鸡取卵”,灭蝇生蛆,净化环境,一举多得,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养殖专业户)的好帮手。
结构如图所示,灭蝇生蛆器由六部分组成1、底盆在最底部,用玻璃制作,上半壁不透光;(


图1之(1));2、粘液槽底盆上的环形槽,用玻璃制作,槽的外缘高于内缘1.5厘米,(槽的内缘不透明更好)。(
图1之(2))3、饵料盘用塑料制作,其半径小于粘液槽的内径约2.5厘米;(
图1之(3))4、三脚架用塑料制作,托住饵料盘置于底盆中央;(
图1之(4))5、孔盖用不透明的硬塑料制作,中央为12厘米直径圆孔,孔缘有0.8厘米高孔颈,孔盖紧扣在粘液槽外缘上;(
图1之(5))6、顶盖用不透明的硬塑料制作,顶盖下面有32片弧形膦或S形膈片,片间自成通道,片高2—3厘米,外高内底。膈片内端形成的圆,其直径等于或稍大于12厘米以便顶盖嵌在孔盖的孔劲上,并构成32个方孔,方孔高不小于1厘米。(
图1之(6)、图2)以上六部分依次组装成套,就成了灭蝇生蛆器。其中,底盆、粘液槽、佴料盘及三脚架的大小都可根据需要和制连工艺水平伸缩;也可以变形,横拉成长槽状,孔盖上再加若干圆孔和顶盖,但圆孔和顶盖大小、形状不变,大型的灭蝇生蛆器还可将底盆改成漏斗状以便直接取蛆。
使用方法1、将底盆中盛以饱和食盐溶液,有2—3厘米水深即可;2、粘液槽里注入米汤或稀面糊、肥皂水,置于底盆上缘;
3、底盆中放置三脚架、架上放饵料盘,盘中盛以适量废弃生物废料,如腐肉、废血、臭鱼(肠肚)、烂虾、坏蛋、败乳、馊饭、酒糟,以及烂瓜果、鲜类便等,只用其一即可,多种配合更好,但必须有足够的水;4、加上孔盖、顶盖;5、将灭蝇生蛆器置于菜园、果园、花园或厕所、棚圈角落,大量苍蝇便会循着臭(腥)味从顶盖下钻进去,到饵料盘取食产卵,几天之后盘中便会有很多的蛆虫,老熟蛆虫会爬出饵料盘坠入盐水溺死,及时检查(底盆下半壁透明可见),用自制滤网收取蛆虫,冲洗之后可作饲料,直接饲喂或晒干备用,盐水可反复使用,取食产卵后的苍蝇,会循着亮光撞入粘液槽淹死,(如图中箭头所示)。
注意事项1、因传染病死亡(或宰杀)的禽畜血肉不宜用作诱蝇生蛆的饵料;2、如果不慎丢失、损坏顶盖或孔盖或粘液槽,便不能再灭蝇,不宜再用来生蛆,须将各部件配齐再用;3、粘液槽应常清洗换液,保持清洁;4、饵料用后宜深埋入土为肥,勿随便倾撒,以免有蛆放走。
权利要求
灭蝇生蛆器的设计利用了苍蝇的趋化性(逐臭而趋)和趋光性(逃离时主要靠视觉),以透气不透光的顶盖、孔盖结构,诱使苍蝇循着腥臭气溢出的孔道逆向爬入器中,待其食饱、产蛆之后,便会向着明亮的粘液槽上飞去,跌入槽中淹死,凡以此原理,类此结构利用生物废料的诱蝇生蛆工具,都应属于本发明专利权范围,要求保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应用生物技术领域。灭蝇生蛆器是繁殖蛆虫同时诱杀苍蝇的工具,利用广泛易得的生物废料,诱蝇生蛆,消灭苍蝇,净化环境。灭蝇生蛆器由底盆、粘液槽、饵料盘、三脚架、孔盖、顶盖六部分组成。顶盖内为弧形膈片,嵌在孔盖之孔颈上,形成阴暗孔道,苍蝇循着臭腥味逆向爬入饵料盘中取食产蛆,然后循着亮光撞进粘液槽淹死,成熟蛆虫会爬出饵料盘,落入浓盐水中,及时滤出、清水冲洗便可作饲料,直接饲喂或晒干备用。
文档编号A23K1/00GK1117791SQ9411594
公开日1996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0日
发明者刘志兵 申请人:刘志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