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杂交制种的方法

文档序号:158353阅读:1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麦杂交制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利用K型小麦三系配套配制杂交种的方法。
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是本世纪国内外农业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但小麦为雌雄同花植物,花器小,人工取雄困难。为生产杂交一代种子,1951年日本木原均(Kihara,H.)育成尾状山羊草(Ae.Cand ata)细胞质的小麦不育系(1951,Cytologia,1611),1953年日本深泽广佑(Fukasawa,H)育成卵穗山羊草(Ae,Ovata)细胞质的小麦不育系(1953,Cytologia,18∶167-175),两人同时发现上述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质对小麦有显著不良影响,无法用于杂交小麦生产。1959年美国J.A Wilson和W.M.Ross育成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细胞质的T型小麦不育系,世界各国相继用T型不育系研究杂交小麦的选育,我们用T型不育系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但由于T型不育系恢复源少、恢复度低且不稳定、种子皱缩等缺陷,国内外均未选育成大面积应用的T型杂交小麦。为解决上述困难,国内外学者纷纷另找途径,先后育成40多种异源细胞质的小麦不育系,绝大部分因细胞质不良影响显著,无法应用。其中,日本常恒一郎研究的具有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细胞质的普通小麦野生变种Spelta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证明有恢复源广的优点,但野生小麦类型不育系不能用于杂交小麦的生产(1978,Proc.5th.Int.wheat Genet.Symp.1∶282-292)。国内外利用K型小麦不育系生产杂交小麦未见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T型小麦不育系存在的不足和斯卑尔脱类型K型不育系农艺性状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K型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育成高产、优质的K型杂交小麦组合,供大面积小麦生产应用。
该小麦杂交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K型小麦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以从小麦品种83(37)65中选育出的中熟矮杆系即保持系3314B为父本,以K型不育系K7859A为母本,进行杂交并连续回交5代,育成K型不育系K3314A;(2)以春性早熟品种植763为母本,以从国外引进的小麦春性品种TB902为父本杂交,并连续自交4代育成K型小麦恢复系R205;(3)以K型不育系K3314A为母本,以K型恢复系R205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出小麦杂交种“901”。


图1为K型杂交小麦的选育系谱图。
亲本及亲本繁殖技术一、K型不育系K3314A1、来源以从小麦品种83(37)65中选育出的中熟矮杆系即保持系3314B为父本,以K型不育系K7859A为母本,进行杂交并连续回交5代而得。
2、主要特征特性弱冬性,株高80公分左右,叶片微披散,穗纺缍形,长芒,穗色黄绿色,籽粒白色,千粒重39-41克,长圆形,自交完全雄性不育,具有矮杆、多蘖、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及异交结实率高的特点,经与214个恢复系测交,证明K3314A具有较高的配合力。
其中,保持系3314B与不育系K3314A相比,除育性正常外,其余特征特性与不育系K3314A相同;K型不育系K7859A为发明人利用粘果山羊草(Ae,Kotchyi)为母本与莫迦小麦杂交,斯卑尔脱小麦回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株,与陕西农科院的小麦品种7859杂交,并回交多代而育成。K7859A,完全雄性不育,弱冬性,株高80-90cm,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感染条绣病。
二、K型恢复系R2051、来源以春性早熟品种植763为母本,以从国外引进的小麦春性品种TB902为父本杂交,并连续自交4代而得。
2、主要特征特性强春性,株高85-90公分,穗纺缍形,长芒,抽穗期穗、茎、叶上有较重 粉,旗叶内卷上挺,籽粒白色,千粒重37-39克,具有抗病、抗倒伏、灌浆快的特点,恢复度稳定在90%以上。
三、亲本繁殖技术1、不育系繁殖应选择地力中上,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块,水、肥、栽培管理应精细及时。
2、亲本繁殖田四周70米以内不能种植其他小麦品种,可以种植保持系3314B。
3、父本(保持系)与母本(不育系)的行比可为6∶6或6∶12。
4、母本不育系播种后15-20天或出苗后一叶一心时再播父本保持系。
5、抽穗至开花期,在父、母本行中及时严格拔除杂株。
6、人工辅助授粉开花期用人工拉强或用竹杆摇动父本穗层,或利用机动喷粉器吹风辅助授粉,直至开花结束,每天授粉时间以父本开花期集中时间为佳。
7、父、母本分别收获保管,先收父本,后收母本,防止混杂,母本所产种子为不育系K3314A,父本为保持系3314B。
本发明通过K3314A与R205的杂交,实现了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其与目前当地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武春121”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高产本发明育成的杂交小麦“901”抗病、抗倒伏,后期叶功能强,丰产性好,在西北春麦试验,亩产分别为728.3公斤和802.2公斤,比对照“武春121”增产17-35%。
2、优质杂交小麦“901”籽粒品质好,经陕西省农产品质量检验,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分别比对照“武春121”高17.0%、25.4%,且籽粒饱满。
3、抗病杂交小麦“901”在上述试验中,对当地主要病害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及黄矮病均表现抗病,在亩产700公斤以上高产条件不发生倒伏。
下面结合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介绍“901”的杂交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一、“901”的杂交制种技术“901”的杂交制种技术主要是采取空间隔离、适宜父母本行比、播期调节、去杂去劣、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管理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901”杂交小麦制种田应选择地力较好,水肥条件能保证的田块。“901”杂交小麦制种田的小麦施肥、灌水及栽培管理应达到当地中上等以上水平。
2、制种田四周50米以内不能种植其他小麦品种,可种父本R205,如有建筑物、高杆作物,隔离距离可缩小。
3、父本恢复系R205与母本不育系K3314A的适宜行比可为3∶6、6∶6或6∶12。
4、母本播种后15-20天或出苗后一叶一心时再播种父本,父、母本行不能交叉串行。
5、抽穗至开花前应及时彻底拔除杂株。
6、父本开花期用人工拉绳或用竹杆摇动父本穗层或利用机动喷粉器吹风进行辅助授粉。
7、成熟期先收父本,后收母本,防止混杂,分别收获保管,母本所产种子即为“901”。
二、杂交种“901”的特征特性1、来源以K型不育系K3314A为母本,以K型恢复系R205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小麦杂交种“901”。
2、主要特征特性春性,株高85-90公分,穗纺缍形,长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50-59克,春播条件单株成穗3-4个,具有恢复度高,优势强的特点,种子正常,适宜于大田生产应用。
三、小麦杂交种“901”高产栽培技术“901”为一代杂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优点,为更好地发挥其杂种优势,应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具体要点如下1、“901”适宜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北部、青海、西藏春麦区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2、施足底肥、灌足底水。年前秋末,亩施有机肥2000-4000kg,化肥折纯氮20斤,P2O510-15斤,结合秋耕施入,应在封冻前灌足底墒水,春天解冻后应及时保墒。
3、在当地播期偏早播种,播种量6-7公斤/亩,条播,下种进施种肥3-5公斤/亩。
4、在拔节期灌头水,并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挑旗抽穗期灌二水,开花结束时灌三水。其中头水适时灌溉是“901”高产的关键。
权利要求
1.一种小麦杂交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K型小麦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以从小麦品种83(37)65中选育出的中熟矮杆系即保持系3314B为父本,以K型不育系K7859A为母本,进行杂交并连续回交5代,育成K型不育系K3314A;(2)以春性早熟品种植763为母本,以从国外引进的小麦春性品种TB902为父本杂交,并连续自交4代育成K型小麦恢复系R205;(3)以K型不育系K3314A为母本,以K型恢复系R205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出小麦杂交种“901”。
全文摘要
一种小麦杂交制种的方法,属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领域。本发明通过杂交、回交、自交的方法,选育出K型小麦不育系K3314A和恢复系R205,以K3314A为母本,R205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出可用于大田生产的杂交种“901”,并提出相应的制种技术及栽培技术。配制出的杂交种“901”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叶功能强等优点,亩产在700公斤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17—35%,适宜在春麦区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H1/02GK1104420SQ9411519
公开日1995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0日
发明者何蓓如, 刘曙东 申请人:西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