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玉米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生玉米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特别是一种花生玉米点播机,它不仅可以对花生进行机播,而且还可以对玉米进行机播。
目前,花生的播种都是人工点播,尚无播种机械,尤其没有花生、玉米皆能机播的机械。花生的人工点播费工、费时,不适合大面积耕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花生玉米点播机,它一机可以两用,既可以对花生施行机播,又可以对玉米施行机播,使用时不仅点播均匀,而且还不损坏种子,解决了花生不能机播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花生玉米点播机包括机架2及装在机架2上的地轮14,机壳5和装在机壳5上的种子箱9以及装在机架2上的手扶牵引轴26,四轮牵引轴27,悬挂孔28和手扶升降柱30,其中,在机壳5内装有转动轴7,在转动轴7上装着扫种刷6,拨动齿轮12及转动齿轮31,转动齿轮31通过过轮与地轮14上的主动齿轮32啮合。在机架2上装着播籽盘3,播籽盘3中装有播籽器4,堵板23用螺钉22固定在种子箱9的底部。在机壳5内装有弹性压籽器13和闭种板25。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是这样实现的花生玉米点播机的播籽盘3上有一下籽孔17。在播籽器4的外圈有花生播籽槽24,内圈有玉米播种孔18。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该机实现了一机两用,它既能用该机播种花生,又能用该机播种玉米,使用该机播种花生、玉米的优点是点播均匀,不损坏种子,省时,保墒。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开沟器2、机架3、播籽盘4、播籽器5、机壳6、扫种刷7、转动轴8、平键9、种子箱10、盖板11、隔板12、拨动齿轮13、弹性压籽器14、地轮15、牵引板16、开沟器升降板17、下籽孔18、玉米播种孔19、底板20、螺钉21、箱眼门22、螺钉23、堵板24、花生播籽槽25、闭种板26、手扶牵引轴27、四轮牵引轴28、悬挂孔29、种子箱盖30、手扶升降柱31、转动齿轮32、主动齿轮
以下结合附图1、2、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机的构造是用水平的方法将播籽盘3和播籽器4安装在机架2上,由拨动齿轮12拨动播籽器4使之旋转播籽。由扫籽刷6扫去多余的种子,当种子转至下籽孔17时下落,通过开沟器1进入土中。该机的动作过程如下当地轮14接地走动时,主动齿轮32通过过轮带动转动齿轮31使转动轴7转动。当转动轴7转动时,扫种刷6和拨动齿轮12同时转动。拨动齿轮12转动时,拨动播籽器4旋转。这时在箱眼门21处拨动种子,使种子进入花生播籽槽24或玉米播种孔18。由花生播籽槽24或玉米播种孔18带动种子旋转,经扫种刷6处扫去多余的种子。当种子转到下籽孔17时下落,通过开沟器1进入土中。播花生时,使用花生播籽槽24,用堵板23堵住玉米播种孔18。播玉米时,使用玉米播种孔18,用堵板23堵住花生播籽槽24。当花生种子经过下籽孔17时,有个别种子堵塞不自动下落时,有拨动齿轮12的齿尖顶着,使种子下落入地。当玉米种子经过下籽孔17时有个别种子卡在玉米播种孔18内不自动下落时,靠弹性压籽器13的压力使种子下落入地。使用时,更换转动齿轮31的大小,可使转动轴7变速,以达到改变株距大小之目的。使用三轮手扶拖拉机牵引时,应把牵引部分分别挂在手扶牵引轴26,悬挂孔28和手扶升降柱30上。使用四轮拖拉机牵引时,应把牵引部分分别挂在四轮牵引轴27和悬挂孔28上。
权利要求1.一种花生玉米点播机,包括机架2及装在机架2上的地轮14,机壳5和装在机壳5上的种子箱9以及装在机架2上的手扶牵引轴26,四轮牵引轴27,悬挂孔28和手扶升降柱30,其特征在于a、在机壳5内装有转动轴7,在转动轴7上装着扫种刷6,拨动齿轮12及转动齿轮31,转动齿轮31通过过轮与地轮14上的主动齿轮32啮合,b、在机架2上装着播籽盘3,播籽盘3中装有播籽器4,堵板23用螺钉22固定在种子箱9的底部,c、在机壳5内装有弹性压籽器13和闭种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玉米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播籽盘3上有一下籽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玉米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播籽器4的外圈有花生播籽槽24,内圈有玉米播种孔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特别是一种花生玉米点播机,本机的构造是用水平的方法将播籽盘和播籽器安装在机架上,由拨动齿轮拨动播籽器使之旋转播籽。由扫籽刷扫去多余的种子,当种子转至下籽孔时下落,通过开沟器进入土中,该机实现了一机两用,它既能用该机播种花生,又能用该机播种玉米,使用该机播种花生、玉米的优点是点播均匀,不损坏种子,省时,保墒,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文档编号A01C7/04GK2147717SQ93202689

公开日1993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3日
发明者李好义 申请人:李好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