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苗器,适用于地膜作物(如棉苗、甜菜苗、玉米苗等)放苗作业。
地膜作物种植技术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技术措施之一,地膜作物“解放苗”的工作十分重要。地膜作物出苗后,要及时打孔放苗,以避免膜内高温高热将幼苗烫伤。目前,一般为人工放苗作业,其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当大面积作业时,仍采用人工放苗,将不利于苗期田间管理,乃至贻误农时。为了解决人工放苗的问题,人们设计了一些放苗机具,大都因为结构设计不尽合理,造成放苗率低,毁苗伤苗严重,从而影响了放苗质量。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可靠的地膜作物放苗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工作主轴、行走轮和驱动杆,其特征在于工作主轴两端固定有滚轮导向架,滚轮导向架外设放苗轮,放苗轮上均匀分布着带有滚轮的放苗刀具机构,放苗轮通过联动杆与行走轮相联。
上述的放苗器,其放苗刀具机构由刀具、刀杆、滚轮体和弹性复位元件构成。
上述的放苗器,其滚轮体由滚轮、滚轮销以及与刀杆为一体的滚轮座组成;弹性复位元件由弹簧以及中心开有刀杆导向孔的弹簧座组成。
为了使刀具破膜后能迅速复位,滚轮架下端设计成半圆体形状。
放苗作业时,操作者手持本放苗器的驱动杆,随行走轮向前运动,通过联动杆带动放苗轮在膜上转动,与滚轮座联为一体的刀杆随滚轮导向架向下运动,压缩弹簧至滚轮架下端时,刀杆下的刀具破膜放苗,由于滚轮导向架下端呈半圆体形状,刀具破膜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刀杆迅速复位,从而使膜口不致过大,也不致于伤苗毁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作可靠,能提高放苗率和放苗质量,可广泛用于地膜作物放苗作业过程中。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S向局部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具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具俯视图。
参照
图1~2,本实施例包括工作主轴(5)、行走轮(11)和驱动杆(15),在工作主轴(5)两端固定有滚轮导向架(6),滚轮导向架(6)外设放苗轮(8),放苗轮(8)上均匀分布着带有滚轮(4)的放苗刀具机构(1,2,3,4,13,14,16),放苗轮(8)通过联动杆(10)与行走轮(11)相联。放苗刀具机构(3,4,13,14,16)由刀具(13)、刀杆(14)、滚轮体(3,4,14,16)和弹性复位元件(1,2)构成。滚轮体(3,4,14,16)由滚轮(4)、滚轮销(3)以及与刀杆(14)为一体的滚轮座(16)组成;弹性复位元件由弹簧(2)以及中心开有刀杆(14)导向孔的弹簧座(1)组成。为了使刀具(13)放苗后,能够迅速回位,滚轮导向架(6)下端设计成半圆体状。
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刀具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权利要求1.一种放苗器,包括工作主轴、行走轮和驱动杆,其特征在于工作主轴两端固定有滚轮导向架,滚轮导向架外设放苗轮,放苗轮上均匀分布着带有滚轮的放苗刀具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苗器,其特征在于放苗刀具机构由刀具、刀杆、滚轮体和弹性复位元件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苗器,其特征在于滚轮体由滚轮、滚轮销以及与刀杆为一体的滚轮座组成;弹性复位元件由弹簧以及中心开导向孔的弹簧座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苗器,其特征在于滚轮架下端为一半圆体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地膜作物的放苗器,包括工作主轴、行走轮和驱动杆,其要点在于工作主轴两端固定有滚轮导向架,滚轮导向架外设有放苗轮。放苗轮上均匀分布着带有滚轮的放苗刀机构。放苗轮通过联动杆与行走轮相联。本实用新型在地膜作物放苗时,刀具挑开膜口后,能够迅速复位,使膜口不致开得过大,也不会损苗伤苗,从而获得良好的放苗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可广泛用于地膜作物放苗作业过程中。
文档编号A01C5/04GK2196849SQ942149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8日
发明者甘云 申请人:甘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