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6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用于培育诸如葫芦科、茄科、蔷薇科或类似科目之类可收获果实的植物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以及在这种方法中所使用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
目前,业已广泛地在诸如茄子、蕃茄、黄瓜、甜瓜和类似东西之类的果实性蔬菜以及果木的温室中进行了栽培工作。在这种栽培方法中,将秧苗种植于诸如栽培容器之类的开放栽培器或栽培床内的土壤中,而所说的栽培容器则填充有由玻璃纤维或类似材料构成的根植用培养基。在利用栽培床来栽培果实必蔬菜时,将秧苗种植于放置在地上的栽培床内,以使秧苗向上生长,并且,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应在多级花簇上结果之后收获果实。例如,在收获之前通常将蕃茄植物培育成由第五或第六个花簇来产生果实。
在这种蕃茄植物的栽培过程中即达第五或第六个花簇,通常一年可成熟两次。从种植到收获结束为一个周期,第一次成熟之后的一定农闲时间(一周至一个月)用来在第二次成熟之前清除其余的植物,对栽培床消毒以及做类似的工作。即便使农闲时间尽可能的短从而在第一次成熟之后立即种植第二次成熟的秧苗(以便使植物发育至可能最高的花簇),到第七或第八花簇也只能一年两次成熟。而且,通常是在第五花簇开花的时间内收获果实,所以,从种植到收获第一次的果实的时间是损失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收获果实。
因此,在上述通常的栽培方法中,存在有从种植到开始收获的较长损失时间,并且,会限制收获的时间。所以,业已找到了一种栽培方法,它允许在很长的时间内进行连续的收获。
为了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业已研究出了一种使植物发育成较多的多阶段花簇的方法,虽然在这种方法中仍存在有开始的损失时间,但却可以使植物发育至多于第三十个花簇期。但是,由于茎与叶的发育与开花,结果以及繁茂同步,所以,需要提供保持植物性生长与繁殖性生长平衡的营养液。提供这种营养液是相当困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者的技术。所以,这种多工作台栽培方法是劳动密集型的,因而不适于自动化地提供营养液和大规模地进行栽培。
所以,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存在先有技术的上述问题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连续进行收获很长时间并且能方便地提供营养液,同时,这种方法适于自动化、减少手工操作并且能大规模地进行栽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这种设备具体通过减少阻挡照射到生长于下层栽培容器内的植物上的阳光而使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得以有效的实施,并且,这种设备适用于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它用于培育种植在栽培床内的植物,这些植物沿栽培床的纵向方向排成至少一行,所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每个工作台上均设置至少一个栽培床,以便培育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内的植物,而所说的设备则具有位于不同高度的至少两层(上层和下层)工作台;在培育了放置在各个工作台上的栽培床内的植物一段预定栽培时间之后,按次序将栽培床向下以最上层工作台移至最下层工作台,并且,除去放置在最上层工作台上的栽培床;将种植有植物的新栽培床放置到最上层的空工作台上;以及,重复向下移动所述栽培床以及将新栽培床放置到最上层空工作台上的这两个步骤。
在这种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中,可以确定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工作层数N(N为整数)以便满足公式H×N≤T1,其中,T1为所预计的从播种、插枝和嫁接工作之一到收获结束的整个栽培时间,H为所预计的收获时间。将每个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确定为等于所预计的收获时间H。因此,可以确定被定义为从一次播种、插枝或嫁接直至将新栽培床放置到最上层工作台上的秧苗培养时间以满足公式P=T1-H×N。
此外,应适当地确定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工作台层数(N)以及从该设备的最上层工作台到最下层工作台的栽培时间(T2),因此,可确定每个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G)以满足公式G=T2/N。
而且,在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中,当多工作台植物培养设备有两层工作台时,在上层工作台上将植物最早培育至结出早熟的果实、最晚培育至开始收获之后,将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所说的植物直至收获结束。在这种方法中,最好在植物发育至应该打顶之后将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所说的植物,直至收获结束。
与此相似,当所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包括三层工作台时,在上层工作台上将植物最早培育至早熟花蕾产生分化、最晚培育至结出早熟果实之后,将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中层工作台。在中层工作台上将所述植物最早培育至结出早熟果实、最晚培育至开始收获之后,将栽培床从中层工作台上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所述植物直至收获结束。在这种设备中,最好在上层工作台上将植物最早培育至早熟花蕾产生分化、最晚培育至结出早熟果实之后,把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中层工作台。在中层工作台上将植物培育至应打顶端之后,把栽培床从中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所述植物,直至收获结束。
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适于用培养法或整枝法来培育植物,以使得植物能在至多三个不同的部分连续地开花和结果,上述方法特别适用于蕃茄植物。
在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中提供营养液时,将提供给主要处在植物性生长过程中的植物的营养液泄流汇集起来,并将汇集起来的泄流提供给主要处在繁殖性生长过程中的植物。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多个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该设备包括一支承单元,它包括多个支承装置,这些支承装置用于支承具有预定长度的栽培容器,所述支承装置垂直地设置于不同高度;以及,一栽培容器升降单元,它包括栽培容器夹持装置,这些装置能够移至或移离上述栽培容器并能夹持住该栽培容器且使该栽培容器上下移动,以便将所说的栽培容器从上层支承装置向下移至下层支承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支承单元包括有悬杆部件,这些部件通过要连接于前述栽培容器上的吊线来支承该栽培容器,所述悬杆部件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设置在该容器的上方;以及,支架,这些支架用于支承前述吊杆部年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相垂直。此外,可以将安装在上述立式支柱上用来支承栽培容器端部的容器支承部件用作所说的支承装置。
再有,所述支承装置可包括容器支承件,这些支承件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以便支承栽培容器的端部,并且,所述支承单元可包括用于支承杆状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相垂直;以及,引导线,这些引导线以向下朝向栽培容器的方式悬吊于前述杆状件,以便引导各个植物的生长方向。
上述栽培容器升降单元的栽培容器夹持装置可在夹持住栽培容器的同时接近悬杆部件和栽培容器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栽培容器升降单元最好能在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上沿前述支承单元的一侧移动。例如,在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上沿支承单元的一侧将导向件安装到一基体表面上,从而,栽培容器升降单元可在该导向件上移动。在这一实例中,栽培容器长降单元包括一基体,此基体包括一第一基体部件,它可在前述导向件上移动;以及,一第二基体部件,它安装在第一基体部件上,从而能沿垂直于第一基体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并且,通过移动第二基体部件,栽培容器夹持装置可以移至或移离栽培容器。
此外,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最好还包括一营养液供应系统,此系统包括供液管以便将营养液提供给栽培容器内的培养基,所述供液管在一端上带有液体接收入口并在边缘壁面上带有小孔,所述供液管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安装在该容器之内。上述系统还包括营养液供应管,以便将营养液提供给所说的供液管,所述营养液供应管带有朝向供液管的液体接收入口的梢端,该梢端不与上述液体接收入口作物理上的连接;以及,一泄流排放系统,此系统包括安装成突出于栽培容器的泄流排放管以及朝向所述泄流排放管的泄流管,这些泄流管不与上述泄流排放管相连。
另外,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栽培容器以及一支承单元,此支承单元包括用于通过要与栽培容器相连的吊线来支承栽培容器的悬杆部件,这些悬杆部件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栽培容器的上方;以及,用于支承上述悬杆部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相垂直。
还有,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栽培容器以及一支承单元,此支承单元包括容器支承部件,这些部件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以便支承栽培容器的端部。在上述设备中,所述支承单元包括用于支承杆状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相垂直;以及,引导线,这些引导线以向下朝向栽培容器的方式悬吊于所述杆状件,以便控制各个植物的生长方向。另外,所述支承单元可以包括用于通过要与栽培容器相连的吊线来支承栽培容器的悬杆部件,这些悬杆部件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设置在该栽培容器的上方;以及,用于支承上述悬杆部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相垂直。
根据以下连同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目的,特点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透视图。其中,在一上层支承装置上安置有一对种植了秧苗的栽培床;图2是下层支承装置的概略透视图,该支承装置支承着从
图1所示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中的上层支承装置移下来的栽培床;图3是
图1所示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概略透视图,其中,另外两个栽培床以与图2相同的方式放置在第一支承装置上;图4是本发明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概略透视图;以及图5是显示图4所示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中所使用的泄流系统的局部剖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整个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因此,为简化起见省略了对这些部件的重复说明,
图1至图3显示了适用于本发明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在这一实施例中,以蕃茄植物栽培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在实施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时,使用如图4和图5所示的将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予以说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也是有效且适当的。但是,参照如
图1至图3所示的具有简单结构的植物栽培设备来说明第一实施例以便更好地加以理解。
首先,如
图1所示,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4包括一由板关材料或类似材料构成的上层支承装置14a,诸如支承杆或类似部件之类的适当装置将上述支承装置支撑在距如地面或地板表面等基底表面的适当高度处;以及,一对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它们由与上层支承装置14a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不是设置在上层支承装置14a的正下方而是以相对上层支承装置侧向位移的方式设置在该上层支承装置的两侧。上层支承装置14a与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之间的高度差取决于所要培育的植物的种类,因此,种植在位于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的栽培床内的植物可以接收到充足的阳光,从而能够在阳光不受种植在位于上层支承装置14a上的栽培床内的植物遮挡的情况下生长。
在这一实施例中,上层支承装置14a具有足够的宽度去支承两个并置的栽培床10和11,每个下层支承装置14b或14具有足够的宽度去支承一个栽培床。可将上层支承装置14a的宽度设计成足以仅支承一个栽培床,因此,可以按需省略两个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中的一个。此外,上层和下层支承装置14a、14b和14c还可以由交叉组装成的管子构成。而且,可以用地面、地板或类似东西构成的支承表面来代替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在这一实施例,尽管在
图1至图3说明了两层工作台的植物栽培设备,但是,工作台的层数并不只局限于两层,并且,可以使用具有多层工作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
另外,如果是培育那种果实质量或类似东西在某一特定生长阶段之后不会因减少阳光量而受到不良影响的植物,那以,就可以将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设置在上层支承装置14a的正下方。
第一和第二栽培床10和11在本技术中是周知的并且由栽培容器10a和11a构成,而栽培容器10a和11a则由例如木箱或塑料箱或者塑料板制成。这种栽培容器10a和11a包含有诸如土壤、作为土壤替代品的玻璃纤维、含有营养物的水或类似物质之类的根植用培养基10b和11b。两个栽培床10和11以较长侧壁相邻的方式安装在上层支承装置14a上,如
图1所示。
这种情况下,在预定的时间例如在蕃茄植物的秧苗15和16已生长至第一个花簇开花时,按预定的间隔将秧苗15和16种植到栽培床10和11中所包含的培养基10b和11b内。在这一实施例中,首先在一苗床内将秧苗培育至第一个真叶(每个秧苗上有一片叶子)出现,然后,将该秧苗移栽至成块的培养基10b和11b内以便使该秧苗在一秧苗培养床内生长。大约在早熟花蕾出现分化时,即大约在长出二至四片叶子(在插枝或嫁接的情况下,除原来带有的叶子以外再长出二至四片叶子)时,将培养基10b和11b内的秧苗放置进栽培容器10a和11a,栽培容器10a和11a位于一适当的位置处而不是位于多工作植物栽培设备14上。在栽培容器10a和11a内的秧苗生长至第一个花簇开花以后,就把栽培容器10a和11a安装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4的上层支承装置14a上。而且,可在苗床中所培育的秧苗业已移栽至成块培养基10b和11b之后,在所述的培养基内培育所说的秧苗,直至秧苗开花并被放置进栽培床10和11内的栽培容器10a和11a中,而栽培床10和11则放置在上层支承装置14a上。
在上层支承装置14a中将种植在第一和第二栽培床10和11内的秧苗15和16最早培育至结出早熟的果实、最晚培育至开始进行收获,最好培育至该进行打顶之时。诸如在上层支承装置14a上进行培育过程中所接收到的光量和所提供的营养液之类的培育条件会影响果实的质量及产量,因此应加以适当的控制。栽培蕃茄植物时,在上层支承装置14a上进行培育的过程中,掐掉每棵植物位于第三花簇之上的两片叶子。在上述实施例的栽培实例中,掐掉叶子的时间最好在第三花簇的花蕾出现之时与第三花簇结果之时之间。
然后,将第一和第二栽培床10和11分别下移到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如图2所示。在用两层工作台进行栽培的过程中,移动时间大约是在本实施例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4上进行栽培的整个时间的中间时刻,并且,移动时间在上述范围内随栽培的环境而变。就蕃茄植物而言,在上层支承装置14a上将秧苗培育到所说的掐叶叶子之时。移至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的最佳移动时间是在第三花簇结出早熟果实与开始收获第一花簇上的果实之间。一对第三和第四栽培床12和13放置在空的上层支承装置14a上,如图3所示。在第三和第四栽培床12和13内,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培育秧苗17和18,并将秧苗17和18种植在成块的培养基12b和13b内。
在移至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之后,将第一和第二栽培床10和11内的植物(秧苗15和16)一直培育到收获该植物的果实。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第三花簇的果实变密,但蕃茄植物(秧苗15和16)会进入变色期,因而,不需要象控制在上层支承装置14a上的生长条件那样严格地控制诸如所接收到的光线和所供给的营养液之类的生长条件。
所以,即使上层支承装置14a和上层支承装置14a上的植物遮住供给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植物的阳光,从而减少了所接收到的光量,也不会对植物果实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可以汇集在上层支承装置14a进行培养时所使用的营养液以及从中流出的营养液,并将该营养液提供给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的植物。也就是说,汇集上层支承装置14a上主要处在植物性成长过程的植物所排出的营养液,并将汇集后的营养液直接或在存储到存储箱内之后的适当时间提供给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的植物。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过程是有效的,这是因为,植物在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的生长阶段过程中于掐掉叶子的栽培时主要是进行繁殖性生长,直至出现蕃茄植物的第三个花簇。即便是不严格地控制营养液的成份,上述过程也是有效的,这是因为,除第三花簇的果实变密以外,如以下及以后所述那样植物会进入变色期。因此,果实的质量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另一方面,种植在放置于上层支承装置14a上的第三和第四栽培床12和13的成块培养基12b和13b内的秧苗17和18会向上生长直至前述预定的时间。这时,第一和第二栽培床10和11安装在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因此,第一和第二栽培床10和11内的植物(秧苗15和16)不会挡住到达上层支承装置14a上的第三和第四栽培床12和13中秧苗17与18的阳光。
此后,从第一和第二栽培床10和11内的植物(秧苗15和16)上收获果实,收获结束之后,挖空栽培床10和11或者清除栽培床10和11内的培养基10b和11b以备重新利用这些栽培床。然后,分别将第三和第四栽培床12和13向下移到下层支承装置14b和14c上,并且,将培养基内带有秧苗的另外两个栽培床放置到上层支承装置14a上。重复前述过程。
所以,上述蕃茄植物栽培方法会增加收获量。在上述实施例中,一直到第三花簇的栽培能够一年八熟。与通常的栽培方法(即一年两熟,到第八个花簇才有一次成熟)相比,本栽培方法的产量约为1.5倍。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使用了用于植物栽培设备栽培床的两层支承装置的植物栽培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实施例,而是可以做出多种变更和改进。例如,可以使用这样的植物栽培设备,它包括有由上中下支承装置构成的三层工作台。这样,可将两层工作台植物栽培装置的上层和下层支承装置14a、14b和14c对应于三层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中层和下层支承装置。在这种三层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上层支承装置中,秧苗在放置到两层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上层支承装置14a之前即在最早的早熟花蕾产生分化与最晚的结有早熟果实的时间之间处于发育阶段。具体地说,播种之后,约在早熟花蕾产生分化之时即在长出两片至四片叶子时,将秧苗移栽至成块培养基,然后,将培养基移进栽培容器,此后,将栽培容器安装到上层支承装置上以便最晚将秧苗培育至结出早熟的果实。此外,应确定将秧苗移栽至成块培养基的时间,以使得该时间不同于将种植有秧苗的成块培养基放置进栽培容器的时间。可大约在第一真叶的叶子(每个秧苗上有一片叶子)出现之时将秧苗移栽至成块培养基,并且,大约在长出二至四片叶子时将种植有秧苗的成块培养基放进栽培容器。然后,在上层支承装置上最晚培育至结出早熟的果实之后,将栽培容器向下移到中层支承装置。
在以与前述两层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中相同的方式下移至中层支承装置之后,在中层支承装置上最早将秧苗培育至结出早熟的果实或最晚将秧苗培育至开始收获,最好将秧苗培育至打顶之时。然后,将栽培容器向下移到下层支承装置上,以便将植物培育至收获结束。
在以上的说明中,尽管栽培工作包括播种,但它也同样包括插枝和嫁接。
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并不局限于双层工作台和三层工作台的栽培,而是可以进行四层或多层工作台的栽培。因此,可以依照前述两层工作台和三层工作台栽培按下列方式确定每层工作台上的培育时间以及向下移动的时刻。
首先,根据先前的栽培经验来预计从播种、插枝或嫁接到收获结束的整个栽培时间(T1)以及收获时间(H)。整个栽培时间(T1)和收获时间(H)随栽培的季节而变化,这是因温度、光照时间和类似因素有所不同的缘故。
然后,将栽培设备工作台的层数N确定为满足公式H×N≤T1的整数,并将每层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确定为等于所预计的收获时间(H)。因此,每层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均取决于工作台的层数(N)。在这种情况下,向下移动的时刻为每层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的结束时刻。根据公式P=T1-H×N来确定从播种、插枝或嫁接到移至栽培设备的最上层工作台上的秧苗培养时间(P)。当P=0,就从播种、插枝或嫁接之时在栽培设备的最上层工作台上培育植物。
在前述情况下,确定了整个栽培时间T1和收获时间H之后,就可以确定在每层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此外,在预计出从栽培设备的最上层工作台到最下层工作台的工作台层数(N)以及栽培时间(T2)之后,可根据公式G=T2/N来确定在每层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G)。
在这一实施例中,尽管说明了对蕃茄植物的栽培,但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法适用于其它植物如用培养法或整枝法来加以培育的植物等,以便能够在植物的至多三个部分处连续地开花和结果。当然,从一层工作台到另一层工作台的移动时间可在上述范围内变化。
图4和图5显示了用于本发明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
正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只要用于本发明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包括多个由能将栽培床支承在不同高度处的支承装置所构成的工作台,那么,就不再对该栽培设备的结构有所限制。通过使用图4和图5所示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可以非常有效地实施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并且,该设备的应用是最佳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10包括一对立式支承单元120,它们按特定的间隔设置在相对向的两侧;三个长且狭窄的栽培容器130,它们水平地安装在支承单元120上;以及,一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它用于向上和向下运载栽培容器130。
每个支承单元120均包括一支柱121,它垂直地安装在诸如地面等基体表面上或者悬吊于温室的房梁上;容器支承件122,这些支承件122按适当的高度安装在支柱121上,从而水平地突向另一个支承单元120的另一个支柱121,以便支承栽培容器130的相应端部;以及,支架123,它们在容器支承件122的上方处安装在支柱121上,从而沿垂直于栽培容器130的纵向侧面的方向突出。
支架123还起用于栽培容器130的支承装置的作用。也就是说,支架123如以下所述那样支承着与栽培容器130相连的悬杆部件150。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两个用作栽培容器130的支承装置的装置即容器支承件122和支架123,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省去这两个装置中的一个。
但是,在只使用支架123时,需要把用来使悬杆部件150与栽培容器130相连的吊索或吊线140用作支承装置。此外,在只把容器支承件122用作支承装置时,可如以下所述那样将悬杆部件150和支架123用作夹持引导线160端部的装置,而引导线160则用于沿预定的生长方向引导植物。
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支承单元120的两个支柱121按特定的间隔设置在相对向的两侧。如上所述,容器支承件122安装在支柱121上从而突向位于对向侧的另一个支柱121,但是,容器支承件122也可以安装成突向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所在的通路一侧。此外,就支柱121而言,也可以在不提供特殊支柱的情况下使用温室的支柱或支柱状部件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支柱121上均安装有三个容器支承件122以便进行三工作台栽培。最好使容器支承件122的面积尽可能地小,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遮挡住照射于放置在下层工作台上的栽培容器130的阳光。举例来说,容器支承件122的宽度可小于栽培容器130的宽度。即使容器支承件122的面积非常小,对栽培容器130来说也不存在稳定性问题,这是因为,仅用由支架123所支承的悬杆部件150就可以支承住栽培容器130。
支架123按等于所要培育的植物的高度在容器支承件122的上方安装在支柱121上。在本实施例中,中层和下层支架123分别放置在上层和中层容器支承件122的上侧,但也可以放置在它们的下侧。每个支架123中间具有支柱121的端部123a和123b可起悬杆部件150的支承部分的作用。在中层与下层支架123之间有一辅助支架124安装在支柱121上。在本实施例中,在随植物的长高而将栽培容器130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中层工作台时,就将新的悬杆部件150安装到中层支架123上以便继续进行栽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移动之后立即使用辅助支架124来保持上层工作台中所用的悬杆部件150的暂时支承位置,或者,根据需要使用辅助支架124以便能够使用上层工作台上所使用的悬杆部件150直至植物生长到特定的高度。
对支架123和辅助支架124的形状没有限制。但是,对支架123和辅助支架124来说,最好使用L形截面,以便这些支架能够稳定地支撑住悬杆部件150。此外,这些支架最好在放置悬杆部件150的位置处配备有U形凹口。
每个栽培容器130均由一长且狭窄的箱体构成,该箱体具有方形、矩形或半圆形的截面。植物全部种植在这种填充有诸如玻璃纤维或类似物质之类培养基的栽培容器130内,但是,由于要移动栽培容器130,所以,最好尽可能地减少培养基的数量以减少整体重量。因此,最好将植物放置进按预定形状形成的培养基内,例如放置到立方形的玻璃纤维或类似物质内,然后,按预定的间隔在栽培容器130内将培养基排成直线。其中包含有培养基的栽培容器130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栽培床。因此,在本说明书中,移动栽培床基本上相当于移动栽培容器130。
如上所说,悬杆部件150由悬杆构成并以平行的方式支承在支架123的端部123a和123b上,而支架123则安装在支承单元120上。在本实施例中,由线绳或类似材料构成的吊线140从悬杆部件150的端部附近的位置处延伸至栽培容器130,因此,栽培容器130会如前所述那样保持稳定。具体地说,对每个工作台来说,均使用两个悬杆部件150,这两个悬杆部件按距支柱121大约相等的距离平行地放置在支架123的(由U形凹口所限定的)端部123a和123b上。因此,所说的两个吊线140按V形形状延伸至栽培容器130。也就是说,吊线140的上端部分与容器支承件122会在三个点上支撑住栽培容器130,所以,即使支承栽培容器130的容器支承件122的面积小于栽培容器130的宽度,也能保持稳定。
悬杆部件150通常同栽培容器130一道移动,换句话说,要求悬杆部件150能插到支柱121之间,因此,悬杆部件150应短于支柱121之间的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栽培容器130放置到上层工作台上时,不需要引导线16,因为,植物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植物生长到特定高度之后,就将对应于植物数量的引导线160朝着栽培容器130悬吊于悬杆部件150,以便促进生长并在把栽培容器130向下移至中层或下层容器支承件122上的中层或下层工作台上时保持生长的稳定性。以下将用于此目的悬杆部件150说明为杆状件。
在本实施例中,营养液供给系统由主供液管(未显示),营养液供给管125以及供液管126构成。营养液供给管125与埋在地下的主供液管相连并沿支柱121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有三个营养液供给管125(它们对应于三个栽培容器130)安装在上层,中层和下层工作台上。营养液供给管125的梢端125a朝向液体接收入口126a,该入口126a位于安装在栽培容器130一个端部内的供液管126的端部。每个供液管126的一端上均形成有一液体接收入口126a,另一端则是封闭的,并且,壁面上带有适当数量的小孔126b,如图5所示。所以,当提供给入口126a的营养液达到预定数量时,营养液会溢出小孔126b从而供给包含在栽培容器130内的培养基。在这种情况下,不与营养液供给管125的梢端125a直接相连或接触的入口126a会接收到来自营养液供给管125的营养液。因此,在移动栽培容器130时,不必断开营养液供给管125和供液管126或者将两者重新连接起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泄流排放系统由主泄流管(未显示)、泄流管127、泄流接收出口128以及泄流排放管129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三个泄流管127以便与以与营养液供给管125相同的方式对应于栽培容器130的三层工作台。具体地说,每个泄流管127的一端127a均与泄流接收出口128中相应的一个相连。出口128与容器支承件122相连,容器支承件则在与栽培容器130安装有供液管126的入口126a的那一端相反的端部处安装在支柱121上。每个泄流管127的另一端与埋在地下的主泄流管相连。
提供给栽培容器130的营养液经由泄流排放管129排放进泄流接收出口128,而泄流排放管129则固定成经由栽培容器130的其它端部壁面130a向外突出(所说的端部壁面位于这样的侧面上,在该侧面处,安装有泄流接收出口128的容器支承件122支承着栽培容器130的其它端部)。如图5所示,每个泄流排放管129的一端均在栽培容器130内的预定高度处向上开放,而另一端则在各个泄流接收出口128的正上方处向下开放。在本实施例中,泄流接收出口128并不直接与泄流排放管129相连或接触,因此,即使以与营养液供给管125和液体接收入口126a之间关系相同的方式移动栽培容器130,也不需要断开或重新连接泄流接收出口128和泄流排放管129,这一点是很便利的。
如图5所示,在把最好具有圆形截面的L形管用作泄流排放管129时,该管绕其平直部分(此部分水平地穿过栽培容器130的壁面)的旋转会改变泄流排放管129的泄流入口129a在栽培容器130内的高度(即从栽培容器130的顶部至泄流排放管129的泄流入口129a的距离),所以,能够方便地调节营养液在栽培容器130内的存储量。
在本实施例中,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包括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该装置可移至或移离栽培容器130的纵向侧,还能夹持住栽培容器130并使该容器上下移动,从而将栽培容器130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也就是说,将栽培容器130从上层容器支承件122向下移至下层容器支承件122。只要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配备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那么,原则上不限制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的结构。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移至或移离栽培容器130的装置是指能够移动以便夹持或运载栽培容器130本身或者夹持或运载用以支承栽培容器130的悬杆部件150或者停止夹持或运载栽培容器130或悬杆部件150或者与栽培容器130或悬杆部件150相分离的任何装置。例如,模拟人手运动的机械手可以任何方向移至栽培容器130以便沿任何方向夹持或运载栽培容器130或者停止夹持或运载栽培容器130或者与该栽培容器相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可以在栽培容器130或悬杆部件150的下方移动或者在栽培容器130和悬杆部件150的下方移动以便夹持或运载栽培容器130或/和悬杆部件150。
举例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可将一杆状件(未显示)安装成能在一缸体内前后移动,并且,用伺服电机或类似装置来控制所说的杆状件以使之前后移动并使容器上下升降,从而,能够自由地将前述杆状件的位置从一个位置改变成另一个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按简单的方式低成本地制做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包括一基体172;一立柱173,它垂直于基体172;以及,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即第一、第二和第三U形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它们安装在立柱173上从而能沿立柱173上下移动或滑动并且能使它们的分叉部分水平地突向栽培容器130。
用于上层工作台的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可独立于用于中层和下层工作台的第二及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和171c作上下运动。第二和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和171c通过连接件174彼此相连,从而能够一道上下移动。
对用于使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移动的驱动装置没有限制,可以如上所述那样使用伺服电机或类似装置。如图4所示,将较为简单的装置即两个滑轮176安装在立柱173的顶部,第一和第二驱动索(未显示)通过两个滑轮176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和171b相连,以便以手工的方式使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上下移动,通过拉伸或回拉第一驱动索,可使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上下移动,通过拉伸或回拉第二驱动索,可使第二和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和171c同时上下移动。另一方面,上述两个驱动索可与绞盘178相连,因此,通过操纵绞盘178,可使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及171c同时上下移动。
图4中,在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的各个分叉凸缘的上表面上均按预定的间隔形成有两对小凸缘171a1,171a2和171a2,171a4,从而能将悬杆部件150夹持在这些小凸缘之间。与此相似,在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的各个分叉凸缘的上表面的外侧端部上形成有两对用于夹持悬杆部件150的小凸缘171b1,171b2和171b3,171b4,并且还在所述上表面的中心部分处按大约等于栽培容器130宽度的间隔形成有一对用于夹持栽培容器130的小凸缘171b5和171b6。另外,在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的各个分叉凸缘的上表面的梢端部分处仅形成有一对用于夹持栽培容器130的小凸缘171c5,171c6。
基体172包括具有框架结构的第一基体部分172a以及具有框架结构的第二基体部分172b。安装在第一基体部分172a底部上的四个转轮172c以可移动的方式将第一基体部分172a支承在沿工作通道安装的一对平行导轨175上。第一基体部分172a还配备有一对以垂直于导轨175方式延伸的导向凹槽172d。第二基体部分172b通过其侧端172e与第一基体部分172a的导向凹槽的接合而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基体部分172a上,从而能滑至或滑离或者移至或移离栽培容器130的纵向侧。立柱173以直立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基体部分172b的中心。因此,通过移动第二基体部分172b可使安装在立柱173上的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移至或移离栽培容器130的纵向侧,并且,通过在导轨175上移动第一基体部分172a可使上述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以平行于栽培容器130纵向侧的方式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基体部分172a借助转轮172c滑动以及使第二基体部分172b滑动,可以使得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移动,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此外,本发明中,在室温内将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安装成能沿以平行于栽培容器130纵向侧的方式所形成的工作通道移动的原因是通常在温室内沿栽培容器130的纵向方向放置有多个支承着栽培容器130的支承单元120,从而,可以只用一个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来移动栽培容器130。
在本实施例中,为上述唯一目的而沿工作通道设置导轨175。但是,通常沿工作通道安装用来控制温室内温度的热水供给管,因此,最好将该热水供给管用作导轨以降低成本。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10的操作。
首先,假定栽培容器130放置在上、中、下层容器支承件122上,如图4所示。此外,就蕃茄植物的栽培而言,上层栽培容器130包含有不久前按预定间隔种植在立方形培养基内的秧苗,中层栽培容器130包含有已达到快要开始收获的任何生长阶段的植物,下层栽培容器130包含有已达到结出早熟果实的任何生长阶段的植物。
在这种情况下,当移动栽培容器130时,例如在一个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10进行了最后的收获之后,开始手工地除去下层栽培容器130。这时,在从栽培容器130上除去吊线140并从支架123上除去悬杆部件150之后,从下层工作台的位置除去下层栽培容器130。
其次,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在导轨175上移动,以便朝向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10内栽培容器130的纵向侧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除去下层栽培容器130之前使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移动。然后,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上下移动以便大致朝向上层悬杆部件150。此后,通过使第二基体部分172b向前移动(沿垂直于第一基体部分172a移动方向的方向),可将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插在上层悬杆部件150的下面,从而,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的小凸缘171a1,171a2,171a3和171a4可定位于悬杆部件150的正下方。然后,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上升以夹持住上层悬杆部件150并使上层悬杆部件150所支承的上层栽培容器130上升,从而从上层容器支承部件122上除去上层栽培容器。
这时,通过使第二基体部分172b向前移动(这种运动与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的运动相类似),可以将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插在中层悬杆部件150以下方,因此,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的小凸缘171b1,171b2和171b3,171b4可定位于中层悬杆部件150的正下方。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c也插在中层栽培容器130的下方,因此,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c的小凸缘171c5和171c6可定位于中层栽培容器130的正下方。然后,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同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一道上升以便夹持中层悬杆部件150并且使中层栽培容器130相对中层支承部件122上升从而从中层支承部件122上除去中层栽培容器130。
然后,第二基体部分172b向后移动以使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离开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110移至一定的位置处,因此,在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上下移动时,不存在(诸如栽培容器130和悬杆部件150之类的)障碍物,也就是说,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的梢端可以朝向所说的通道移离容器支承件122。此后,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向下移动,直至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c定位于紧靠下层容器支承件122的上方处。
通过使第二基体部分172b向前移动,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可向前移动直至从中层工作台上取下的栽培容器130定位于下层容器支承件122的正上方。第二和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和171c向下移动以便将栽培容器130放置到下层容器支承件122上并使支承单元120上的下层支架123支承住悬杆部件150。然后,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向下移动以便将从上层工作台上取下的栽培容器130放置到中层容器支承件122上并使支承单元120上的辅助支架支承住悬杆部件150。
如前所述,放置在上层和中层工作台上的栽培容器130向下移至中层和下层工作台。然后,按下述方式将一新栽培容器130放置到空的上层工作台即上层容器支承件122上。
首先,第一基体部分172a移至一适于操作的位置。其次,在将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调节至适于操作的适当高度之后,使悬杆部件150和吊线140与新栽培容器130相连,而新栽培容器130则包含有不久前种植的秧苗,并且,将支承着新栽培容器130的悬杆部件150放置到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上。此外,将新悬杆部件150连同与该新悬杆部件相连的吊线140一道放置到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上。
然后,将第一基体部分172a移至所说的操作位置。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上下移动,从而,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的高度位于紧靠中层支架123的上方处,并且,第二基体部分172b向前移动。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中层支架123支承住悬杆部件150。与此相似,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向下移动以使上层支架123支承住支承着新载培容器130的悬杆部件150并将新栽培容器130放置到上层容器支承件122上。(与中层支架123所支承的新中层悬杆部件150相连的)吊线140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连接于中层栽培容器130。这时,除去由辅助支架124所支承的悬杆部件150。
按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移动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中栽培容器的操作。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沿导轨175移至相邻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并且,在支承单元120之间重复对栽培容器130的前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的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以独立于第二及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和171c的方式上下移动,但是,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也可以与第二和第三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和171c相连,因此,所有的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可同时上下移动。在这种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中,在上层和中层栽培容器130向下移动到中层和下层容器支承件122上时,不可能事先仅使得上层栽培容器130上升,从而防止了该容器成为中层栽培容器130移动的障碍。所以,从机械的观点看,当然有必要同时使上层和中层栽培容器130上下移动。在这种结构中,使用一个滑轮和一第一驱动索就足以使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171b和171c上下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中层和下层支架123安装在上层和中层容器支承件122上。所以,用于中层工作台的悬杆部件150要高于上层栽培容器130的底部。因此,如前所述,在使中层栽培容器130向下移动时,必须事先仅使上层栽培容器130上升以防止上层栽培容器130成为中层栽培容器130移动的障碍。要不然就必须使上层和中层栽培容器130同时移动。所以,要将中层支架123在低于上层容器支承件122的位置处安装于立式支柱12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不事先使上层栽培容器130上升的情况下直接使中层栽培容器130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那样,第一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a可按独立于栽培容器升降装置170中第二栽培容器夹持装置171b的方式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应用本发明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可以极大地缩短不能收获到果实的损失时间,并且,可以连续地收获果实从而与任何通常的方法相比都会提高产量。具体地说,收获工作并不集中于一段时期或一个季节,并且,全年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均匀的,从而能提高劳动效率。此外,在早期栽培时直至生长阶段的头一半时期内,有较好的光照条件,所以,不会影响质量。另外,在多工作台支承装置上按不同高度培育植物,因此,可以提供适于植物各个生成阶段的营养液供给量。具体地说,仅在生长阶段中植物性生长占主要地位的头一半时期内严格控制营养液供给量就足够了,并且,不必象在长期栽培方法中那样去均衡植物性生长与繁殖性生长之间的营养液供给量。结果,很容易提供整体上的营养液。而且,可以确定每个阶段上的工作量,所以,劳动管理会变得更容易和更合理。此外,在生长阶段中主要进行繁殖性生长的后一半时期内,即使使用来自生长阶段的头一地时期(该时期内主要进行植物性生长)内所提供的营养液的泄流,也不会影响质量。从环保、营养液成本和泄流处理成本的角度看,有多种其它的优点。
另外,依照本发明,在适用于前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中,不同高度处工作台上的长且狭窄的栽培容器由支承装置所支承,所说的支承装置包括支柱;安装在支柱上以便横向突出的支架和/或安装在支柱上的容器支承件;从支架上伸展的吊线;以及,放置在支架上的悬杆部件,也就是说,栽培容器仅由诸如杆状件和绳索之类薄部件所支承。所以,能减少遮住照射在种植于中层和下层工作台上栽培容器内的植物上的阳光,因此,与上层工作台上的栽培容器相比,可以极大地改善生长于中层和下层工作台上栽培容器内的植物的光照状态。另一方面,尽管栽培容器由这种薄的杆状件和绳索所支承,但是,通过使用悬杆部件以及从该悬杆部件延伸至栽培容器的吊绳,栽培容器的稳定性是足够的。
而且,仅在除去下层栽培容器时才需要手工操作,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栽培容器移动。所以,前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适用于所说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
另外,如前所述,很明显,本发明多工作台植物栽培中所使用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能很好地适用于自动化,减少对手工操作的需求并能大规模地进行栽培。
业已参照附图用最佳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的专家可以作出多种改型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它用于培育种植在栽培床内的植物,所说的植物则沿栽培床的纵向方向排列成至少一行,上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至少一个栽培床设置在各怪工作台上,以便培育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内的植物,所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在不同高度上带有至少两层即上层和下层工作台;在将每层工作台上栽培容器内的植物培育了一段预定栽培时间之后,按顺序将栽培床从最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最下层工作台,同时,除去放置在最下层工作台上的栽培床;将其中种植有植物的新栽培床放置到最上层的空工作台上;以及重复上述栽培床下移步骤以及放置新栽培床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前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工作台层数N(N为整数)以满足公式H×N≤T1,其中,T1为所预计的从播种、插枝和嫁接工作之一到收获结束的整个栽培时间,H为所预计的收获时间,而且,将每层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确定为等于所预计的收获时间H,并且,确定从播种,插枝和嫁接直至将新栽培床移到最上层工作台的秧苗培养时间P以满足公式P=T1-H×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适当地确定上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工作台层数以及从该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的最上层工作台到最下层工作台栽培时间T2并确定每层工作台上的栽培时间G以满足公式G=T2/N。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具有两层工作台,并且,在上层工作台上将植物最早培育至结出早熟果实最晚培育至开始收获之后,将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直至收获结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植物培育至打顶之后,将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直至收获结束。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具有三层工作台,在上层工作台上将植物最早培育于早熟花蕾产生分化最晚培育至结出早熟的果实之后,将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中层工作台,并且,在中层工作台上将植物最早培育至结出早熟的果实最晚培育至开始收获之后,将栽培床从中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直至收获结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层工作台上将植物最早培育至早熟花蕾产生分化最晚培育至结出早熟果实之后,将栽培床从上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中层工作台,并且,在中层工作台上将植物培育至打顶之后,将栽培床从中层工作台向下移至下层工作台,此后,在下层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直至收获结束。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使用由培养法或整枝法所培育的植物,以使植物在至多三个不同部分连续地开花和结果。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是蕃茄植物。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汇集提供给主要进行植物性生长的植物的营养液泄流,并将汇集后的泄流提供给主要进行繁殖性生长的植物。
11.用于在多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该设备包括一支承单元,它包括多个支承装置,这些装置用于支承具有预定长度的栽培容器并垂直地设置在不同的高度处;以及一栽培容器升降单元,它包括栽培容器夹持装置,该装置能够移至或移离所说的栽培容器并且能夹持和使该栽培容器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栽培容器从上层以支承装置向下移至下层支承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承装置包括悬杆部件,这些部件用于通过要连接于栽培容器的吊线来支承该栽培容器,所说的悬杆部件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栽培容器的上方;以及用于支承前述悬杆部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垂直于上述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1和12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容器支承件,这些容器支承件安装在前述立式支柱上以便支承栽培容器的端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容器支承件,这些容器支承件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以便支承栽培容器的端部,并且,所述支承单元包括用于支承杆状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垂直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以及引导线,它们以向下朝向栽培容器的方式悬吊于所述杆状件,以便引导各个植物的生长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升降单元的栽培容器夹持装置夹持着栽培容器,上述栽培容器夹持装置可以靠近悬杆部件和栽培容器中的至少一个。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升降单元能在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上沿支承单元的一侧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上沿支承单元的一侧将导向件安装在一基体表面上,因此,所述栽培容器升降单元可在上述导向件上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升降单元包括一基体,此基体包括一第一基体部件,它可在前述导向件上移动;以及一第二基体部件,它安装在前述第一基体部件上以便沿垂直于该第一基体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第二基体部件的运动会使得栽培容器夹持装置移至或移离所说的栽培容器。
19.如权利要求11至18任何一个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一营养液供给系统,此系统包括用于将营养液提供给栽培容器内培养基的供液管,这些供液管的一端上带有液体接收入口,外缘壁面上带有小孔,并且,这些供液管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安装在栽培容器内;以及,用于将营养液提供给前述供液管的营养液供给管,这些营养液供给管具有朝向供液管的液体接收入口的梢端,但该梢端不与所说的入口相连;以及一泄流排放系统,此系统包括泄流排放管,它们安装成向外突出于栽培容器;以及泄流管,它们朝向上述泄流排放管,但不与该泄流排放管相连。
20.用于在多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栽培容器;以及一支承单元,它包括悬杆部件,它们用于通过要连接于上述栽培容器的吊线来支承该栽培容器,这些悬杆部件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栽培容器的上方;以及,用于支承上述悬杆部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垂直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
21.用于在多工作台上培育植物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预定长度的栽培容器;以及一支承单元,它包括容器支承件,这些支承件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以便支承上述栽培容器的端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包括用于支承杆状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的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垂直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以及引导线,它们以向下朝向上述栽培容器的方式悬吊于所述杆状件,以便引导各个植物的生长方向。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工作台植物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包括悬杆部件,它们用于通过要连接于上述栽培容器的吊线支承该栽培容器,这些悬杆部件沿栽培容器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栽培容器的上方;以及,用于支承上述悬杆部件的支架,这些支架按不同高度安装在立式支柱上,从而垂直于栽培容器的纵向侧面。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多工作台植物栽培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在每层工作台上将植物培育了一段预定时间之后,按顺序将栽培床从最上层移至最下层。收获之后除去最下层的栽培床并将包含有秧苗的新栽培床放置到空的最上层工作台。重复上述过程。栽培容器具有预定长度并支承在多个支承件上。栽培容器升降单元包括栽培容器夹持装置。本发明能够进行连续的收获并增加产量且能增加特别是下层植物的光照量。本发明还适于自动化和大规模栽培。
文档编号A01G31/02GK1143893SQ9519205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1日
发明者岩井一弥, 臼井清 申请人:株式会社诚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