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0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固定式滴灌系统中缠绕在毛管上的微管出水器。
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它通过一系列不同直径的塑料管组成干、支、毛各级管道,在半固定式滴灌系统中,干、支管埋于地下,而毛管在田面上移动,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最后通过毛管上的出水器将水滴入土壤,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目前,在我国滴灌系统中常用的出水器有(1)管式出水器(俗称管式滴头)这是一种利用水流在出水器的双壁螺旋流道中产生减压效果的滴水装置。由于没有压力补偿功能,出水器流量大小随毛管压力变化而异,滴水均匀度差,另外,安装时要将毛管断开,然后套接在出水器的两端,留下了漏水和毛管脱落的隐患,因此在实践中已逐渐被淘汰。
(2)管上补偿式出水器出水器安装在毛管上方,安装时,先在毛管上打孔,然后将出水器插入。当毛管内水压力变化时,通过出水器内复盖在流道上的橡胶薄膜产生变形而改变流道的过水断面,压力大时过水断面变小,反之,过水断面变大,从而达到压力补偿、均匀出流的效果。缺点是a)规格不配套。由于小流量出水器流道细,在开塑料模具时工艺精度达不到。所以产品中缺少在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出水流量在2~3升/小时的出水器。
b)整体质量不易控制对出水器中橡胶薄膜的柔度、抗老化性能要求严格且由协作厂家生产,质量不易控制。
c)价格昂贵。
(3)微管出水器。
是我国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出水器。微管出水器本身是一根内径约为1mm的塑料管,管的长度为0.7~3m,根据所需消耗的多余压力而定,使用时先在毛管(1)上打孔,孔距0.35m~0.5m,每个孔中将一根微管插入孔中作为微管出水器的进水口,而另一端即为微管出水器的出水口。微管出水器利用水流通过时产生的压力损失将微管中多余的压力消耗掉,从而达到调压和滴水均匀的效果。
微管出水器的优点是a)成本低b)易于维修c)滴水均匀度好但是,如果将微管出水器直接应用于半固定式滴灌系统却是不可能的。以一根40m长的毛管为例上面按一定的间距(0.35m~0.5m)排列着114-80根微管,管长0.7~3m不等,当毛管移动时很容易使垂拖在毛管上的微管纠缠在一起,从而在毛管平移时给地里庄稼带来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适应毛管移动工作条件的新型微管出水器——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现结合附图
,说明其细节。如前所述,一根40m长的毛管上有114-80个微管出水器,附图中仅取出其中一个加以说明。
图中展示的是一个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侧面图,其中(1)为毛管、(2)为微管,(3)为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进口端,(4)为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出口端。微管(2)一端插入毛管(1)上的小孔作为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进口(3),其余的微管全部整齐缠绕在毛管上并用绑线捆紧,(图中绑线未绘出),微管(2)的另一端为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出口(4)。
当毛管(1)中有压力水通过时,水即从进口(3)流入微管,并通过缠绕在毛管上的微管将多余的压力消耗掉,然后从出口(4)流出。
权利要求一种缠绕式滴灌出水器,其特征在于微管(2)一端插入毛管(1)上的小孔作为出水器的进口(3),其余微管全部缠绕并固定在毛管上,微管(2)的另一端为出水器的出口(4)。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半固定式滴灌系统、安装在毛管上的缠绕式微管出水器。连接在毛管上的微管,排列很密而且很长,毛管在移动时微管容易相互纠缠,给运行造成困难。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过长的微管整齐缠绕在毛管上并通过绑线加以固定,从而解决了上述矛盾。摘要附图中,微管(2)一端插入毛管(1)上的小孔作为缠绕式微管出水器的进口端(3),另一端即为出口端(4)。当毛管中有压力水通过时,即有水从出口端(4)中流出。
文档编号A01G25/02GK2286547SQ952225
公开日1998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5日
发明者徐志昂 申请人:徐志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