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花生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8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推花生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的花生点播机。
目前,农民种花生主要是靠人工手摆籽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质量不稳定。曾出现的花生播种机,是由北镇农机研究所研制生产,采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该机集开沟、播种、覆土于一身,其结构复杂,小块地作业不灵活,另外该机排种器结构复杂,工作质量不稳定,一家一户农民不愿接受,不易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作业灵活,质量稳定的花生点播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同轴连排种盘(13)的焊有防滑爪地轮(4),经轴承(10)接前端和后端分别为套筒(7)和把库(15)的机架(11),带取种勺(14)并外设护种箱(3)的排种盘(13)和设有调整插板(2)的种籽箱(1)安装在机架的中部和后部。护种箱内的排种盘(13)由排种盘本体(19),上盖(18)及取种勺(14)等构成,护种箱和排种排两者组成排种器;排种盘本体为内设四个加强筋的空腔圆柱体,取种勺(14)下端有三个柱脚,在本体(19)的柱面上相应钻出三个孔眼,将柱脚插入三个孔眼后焊死,取种勺就固定在本体上了,当所有的取种勺固定后盖上上盖并焊实,排种盘就做成了。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的地轮与排种盘同轴,免去了传动机构及减速装置;破碎率<1%,空穴率<2%,双(单)粒率>80%,株距变异系数<20%,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妇女、老人均可使用,和人工手摆籽相比,可提高工效4~6倍;价格低,农户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应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排作方便,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排种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排种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视图;图7为图5的焊接双株取种勺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图5中焊接的单株取种勺结构示意图。
从附图可见,地轮(4)由轮缘,轮幅、轮毂、防滑爪四部分焊合而成,其防滑爪(5)均匀分布在轮缘上,采用带钢和圆钢制成,两地轮与轴的两端点分别用紧定螺钉固定在一起,松开紧定螺钉,地轮(4)即可在轴(9)上滑动,使轮距可调。在轴的中间,用一对左、右旋螺母夹紧排种盘(13),左、右旋螺母的外侧各有一轴承座(10)用来支撑轴,并用螺栓将其固定在机架上,轴承座的轴套是用粉末冶金制成的,外面包铸塑料,其整体也可用铸铁制造。机架(11)用角铁焊合,其前端焊一套筒(7),后端焊一把库(15),前端套筒中插一整形铲(6),并用紧定螺钉固定,要求播种沟要直,宽窄深浅要一致,沟中没有土块等障碍物。设置整形铲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已开好的播种沟中的障碍物并修复好播种沟的形状,机架后端的把库中插入木棒,工作时人手握木棒(16)推着机器前进。种籽箱和护种箱都用铁板焊成,二者之间用螺栓连接,两个箱体的二外侧各焊有一个支撑板(17),支撑板(17)用螺栓连接在机架上,种籽箱中焊接一隔板(8),在隔板(8)上用螺栓连接一个调整插板(2),并用一蝶形螺母固定,松开蝶形螺母,调整插板可上下移动,调整插板将种籽箱分成二个空腔(见图3)空腔I中的种籽通过调整插板的下端与种籽箱底部形成的通道进入空腔II中,堆积在空腔II中的种籽被取种勺盛起,随着排种盘的转动进入护种箱中,然后再通过护种箱下部的排种口排入地下。由于地轮和排种盘同轴,地轮转动一周排种盘也跟着转动一周。人推着机器前进时,置于垅沟上的地轮就要不停的转动,从而带动排种盘不停的转动。由于排种盘这样周而复始的不停的转动,种籽箱中的种籽就被有规律的排入地下,整个播种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空腔II中的种籽堆积高度很重要,过高则取种量增加,过低则取种量不足,显然,控制空腔II中的种籽堆积高度,是保证该机播种均匀度的关键。从排种器工作图中不难看出,控制调整插板的高度,即可控制空腔II中的种籽堆积高度,上提插板则种籽堆积高度增加,反之则相反。调整插板的高度,调整准确后就不需改变了。排种盘(13)与护种箱(3)之间的间隙,取种勺(14)的形状及尺寸都决定于种籽的粒度和形状。一般来讲,排种盘(12)与护种箱(3)之间的间隙应相当于种籽横截面直径的一半,过小则增加生产过程中的部件制造精度及装配精度,过大则易产生种籽破碎及播种不均现象。以选择护种箱(13)与排种盘(3)的间隙小于3mm为宜。取种勺的尺寸及形状的确定应以能,稳定盛载二粒(单株为单粒)种籽为标准。设置于排种盘(13)上的取种勺(14)为焊合固定,为单株和双株两种,双株取种勺的结构形状如图7、图8,其外斜面与底平面间的角度α为20~35°;单株取种勺的勺而为球形凹两,其取种勺的结构形状如图9。播种株距不同,排种盘上取种勺的数量也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农艺要求,本机备有不同株距的单双株,播种盘,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需改变株距,或双粒播改为单粒播,只要更换排种盘就行了,本机可兼播大豆和玉米。图中的12为排种盘紧固螺母。
使用方法播种前,先开好播种沟,把本机的二个地轮放在垅沟中,这时,本机的排种器就正好置于播种沟上,手握木棒,使机器与地面保持平行,调整好整形铲的高度,使整形铲正好置于播种沟中。种籽箱中盛满种籽,先试播十几米用来调整插板的高度。播种量大的就把插板往下压,反之则往上提,待理想后把插板上的蝶形螺母拧紧就可以了。播种时手握木把推着机器前进,机架要保持和地面平行,前进速度要均匀,一般保持1~1.3米/秒即可。种籽箱中装上种籽后就不要倒拉,以免碎种。
权利要求1.一种手推花生点播机,其特征是同轴连排种盘(13)的焊有防滑爪地轮(4),经轴承(10)接前端和后端分别为套筒(7)和把库(15)的机架(11),带取种勺(14)并外设护种箱(3)的排种盘(13)和设有调整插板(2)的种籽箱(1)安装在机架的中部和后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播机,其特征是护种箱内的排种盘(13)由排种盘本体(19),上盖(18)及取种勺(14)等构成,护种箱和排种排两者组成排种器;排种盘本体为内设四个加强筋的空腔圆柱体,取种勺(14)下端有三个柱脚,在本体(19)的柱面上相应钻出三个孔眼。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播机,其特征是排种盘(13)与护种箱(3)之间的间隙应相当于种籽横截面直径的一半,以选择护种箱(13)与排种盘(3)的间隙小于3mm为宜。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播机,其特征是设置于排种盘(13)上的取种勺(14)为焊合固定,为单株和双株两种,双株外斜面与底平面间的角度α为20~35°。
专利摘要属于农业机械的花生点播机,同轴连排种盘的焊有防滑爪地轮,经轴承接前端和后端分别为套筒和把库的机架,带取种勺并外设护种箱的排种盘和设有调整插板的种籽箱安装在机架的中部和后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C7/00GK2216323SQ952306
公开日1996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9日
发明者常文宝 申请人:兴城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