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蜂皇浆的人工王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0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蜂皇浆的人工王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蜂皇浆的一种蜂具。
生产蜂皇浆多用人造王台,过去是用蜂腊制成腊碗粘在木条上使用。目前多用全塑台基条,台基条再搁置到产浆框上。采收皇浆时,先要削去浆碗(王台)口上的腊圈,削去腊圈后总有一些腊屑混入皇浆,于是有的就在浆碗口上加一塑料套圈,采浆时先取下套圈,即可连同腊圈脱去,然后镊去幼虫,用小画笔或塑料小匙,逐碗将皇浆挖出,而且要反复刮几次,才能取净,费事费时,工效甚低。为适应大量生产皇浆的需要,有人设计了“甩脱式蜂皇浆自动脱离机”(ZL93213174.3),该机可将塑料台基条上的皇浆,借助高速离心力脱浆,工效虽高,但皇浆已甩成糊状,破坏了自然的朵形,给感观鉴别真伪造成困难,买主不放心,影响销售价值。甩脱时皇浆粘附在机件上,损耗也大,不适小规模生产采用,且野外放蜂,常无电源,无法使用。另外,也有采用负压吸取皇浆的办法,同样也使皇浆的天然朵形受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从改进人造王台的结构着手,设计一种不依赖电源,不用离心机或吸浆工具,就能较方便地采集皇浆,且能保持其自然朵形的人工王台。
实现上述目的,是将人工王台(下称浆碗)设计成碗体与碗底可分开的两部分,碗体部分逐个相连成条,并与下部基座结合一体,构成新型台基条;碗底部份制成单个构件,再装配到台基条的碗体上,借助弹簧的弹力活络结合,即为活底台基条,采浆时只要将碗底构件上推,皇浆就可整团推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浆碗底部与碗体分开配置,用活动碗底采浆,整团推出,不破坏其自然朵形,提高了皇浆的质量档次。碗底如有残留皇浆,稍刮即净,大大地加快了采浆速度,可提高工效六七倍。比离心甩脱机采浆损失少,也不受电源限制。
附图1是浆碗口部套圈剖视图图2是本设计台基条横断面上浆碗剖视图图3是本设计台基条纵向剖视图图4是碗底构件上推示意图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对照
如下图2、3所示结构表明,浆碗由碗体2和碗底构件4组成,碗体2通过外壁3逐个相连成条,并与基座结合为一体,构成台基条本体部分。基座7部分由两侧壁(见图2)和横隔片(见图3)构成,基座内留有空间8。碗底构件4下端圆球,嵌入卡块6,卡块6可以是单块,也可几块连在一起,如本实施例为3个卡块相连(见图3)。碗底构件4连同卡块6,外面套有压缩弹簧,借助弹力活络地配置在碗体2和基座7内,即成为活底台基条。台基条长度应与蜂箱规格相适应,每条有浆碗30个,多少可视蜂群情况而定。台基条的基座7两端有搁头9,用于搁置在产浆框上。
在浆碗的碗口上加有套圈1,套圈1也逐个相连成条,与台基条上的浆碗位置相对应,使能整条套在浆碗口上,也能整条脱下。套圈已作过改进,但也可不用。
图4表示采浆时碗底构件上推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蜂皇浆的人工王台,是由浆碗和碗口套圈(1)组成,其特征是浆碗分为碗体(2)和碗底(3)两部分,活络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王台,其特征是碗体(2)下连基座(7),二者结合一体,碗体(2)连同基座(7)横向逐一相连构成台基条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王台,其特征是碗底部分(4、6)用弹簧(5)活络装配在碗体(2)和基座(7)中。
专利摘要一种生产蜂皇浆的人工王台,其主要特点是将浆碗底部制成活动可推的碗底构件,成为活底台基条。采浆时只要将碗底构件上推,皇浆即可整团推出,不会破坏其自然朵形,并大大提高采浆工效,操作不受电源限制,有利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
文档编号A01K47/00GK2239141SQ952449
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张留生 申请人:张留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