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和该方法所用刺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和该方法所用刺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和该方法所用刀具,属于农业种植类及其所用工具。
甘薯与土豆等茎类作物在土壤含氮量和水分过多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迅速,茎蔓长,腋芽萌发多,分枝多,叶片肥大,叶色鲜绿,叶柄长,进入衰退期仍然继续旺长,使茎叶、枝蔓与果实争水、争肥、争光合产物,影响果实生长;当叶面积系数过大时,下层叶片受光少,叶令短,叶片生死交替严重,消耗大量养分,导致结瓜晚,生长膨大慢,产量不高甚至极低。而目前尚没发现很好的有效地提高产量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对茎蔓进行处理而增产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茎刺增产甘薯与土豆的方法,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增产方法中所用的刺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控制某些因素而对茎蔓采取茎刺方法实现的。
茎刺法就是采用刺刀人为地刺伤茎一定数量的木质部,使块根加速生长,韧皮部筛管扩充的一种控上促下生长的方法,即抑制茎叶的徒长,加速块根果实的膨大。
具体茎刺方法如下首先是控制茎刺的时间,不易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叶达不到一定的光合面积,而促使光合产物少而致产量低。过迟,叶面积系数过大而徒长,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影响了光合产物的积累。因而必须灵活掌握火候,趁机进行茎刺。适宜期为7月下旬至8月份,此期温度高,雨量充沛,茎叶生长快。对于甘薯作物,应在土壤的含氮量、含水量高的情况下茎刺,此时肥料分解快,易于被吸收利用。当叶片肥大柄长时,蔓叶重叠,光照不足,温差小,透气性差,则同化产物分配于地上部较多,茎叶生长迅速,叶面积系数4.5-5.5适宜,最好4.8-5.2。对于土豆作物,应在封垄后,叶面积系数达4.5-5.5,最好4.8-5.2,主茎第16片叶展开,第二花序开花时茎刺。
其二是控制茎刺的部位,准确地部位应刺在靠近第一侧枝的下方主枝茎部,这样不但果实生长速度,而且效果好。如果第一侧枝埋在土里,则应刺在第一侧枝与第二侧枝中间的主枝茎部,且必须同刺于第一侧枝的基部。也可同刺于主枝基部及所有侧枝基部,此法效果相对好一些,但费工,且往往因失手伤断主侧枝。
其三是控制茎刺的宽度和深度,茎刺宽度应为受刺茎面的直径的1/2至2/3,茎刺的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使所刺的横截面积为受刺茎面横截面积的1/2至2/3;其四是控制茎刺方向;应当相对茎的倾斜方向垂刺,当茎过粗时,垂刺入茎后可左右横拨刺,当茎过细时,可相对茎的横截面左斜、右斜垂直刺入;当茎过薄时,可下斜刀刺。
其五是控制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应为0.3-1.0cm,茎粗用大圆头刀,茎细用小圆头刀。
茎刺法中所用刺刀可在普通刀具包括刀头、刀把的基础上,将刀头设计为圆弧形,为防止刀头刺入茎过深伤及韧皮部,可在刀刃后面距刀头顶端距离等于刀头最宽处宽度的地方设有挡圈,刀头最宽处宽度为0.3--1.0cm。
本发明采用的茎刺增产方法,切断了茎蔓木质部的导管,阻止了水分、无机盐等土壤养分向上的输送,从而控制住茎叶的徒长,三天茎叶生长速度可控制在1%内,增强了光合作用的效率,使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输送贮藏于块根,促使瓜多,瓜大,产量高,同时由于导管被切断,则块根可从土壤中得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加速同化机能的运转,增强有机物的积累,加快块根的膨大速度,在过旺生长叶面积系数为5的地块,采用茎刺的可比没茎刺的增产100-400%。


图1为本发明的刺刀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3、4茎刺部位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5茎刺部位示意图。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所用刺刀结构。
本发明的茎刺增产方法,是在一定的时间,针对茎蔓特定的部位,采用某种刺刀将其茎蔓木质部的导管刺断,从而阻止水分,无机盐等土壤养分向上的输送,控制茎叶的徒长,从而切断韧皮部向下输送有机物的通道,加快块根的膨大,达到增产的目的。
实施例1,参考图1和2,在7月22日前后某天,在甘薯作物土壤含氮量,含水量高,叶片长势肥大,叶柄长,蔓叶重叠,叶面积系数为5时茎刺,茎刺的部位选择在靠近第一侧枝b1的下方主枝a的茎部c1处;茎刺宽度选择为受刺茎面直径1.2cm的2/3,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并由此选择茎刺所用的相应刀头宽度为0.8cm的刺刀,该刺刀的刀头1为圆弧形,刀把3带有挡圈2,茎刺的方向应相对茎的倾斜方向垂直前刺。
实施例2,参考图1和3,当甘薯作物第一侧枝b1埋在土里时,在8月1日前后某天,土壤含氮量,含水量高,叶片长势肥大,叶柄长,蔓叶重叠,叶面积系数为4.6时茎刺,茎刺的部位选择在第一侧枝b1与第二侧枝b2中间主枝的茎部c2处,且同刺于第一侧b1的基部c3处,茎刺宽度选择为受刺茎面直径0.8cm的2/3,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并由此选择茎刺所用的相应刀头宽度为0.5cm的刺刀,该刺刀的刀头1为圆弧形,刀把3带有挡圈2,茎刺方向应相对茎的倾斜方向垂直下刺。
实施例3,参考图1和2,对甘薯作物采用同刺于主枝a的基部及所有侧枝b1、b2、b3、b4基部的方法,在8月10日前后某天,土壤含氮量,含水量高,叶片长势肥大,叶柄长,蔓叶重叠,叶面积系数为5.4时茎刺,茎刺的部位选择在主侧枝的基部c1、c4、c5、c6、c7,茎刺宽度选择为受刺茎面直径0.4cm的1/2,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并由此选择茎刺所用的相应刀头宽度为0.3cm的刺刀,该刺刀的刀头1为圆弧形,刀把3带有挡圈2,茎刺方向应相对茎的横截面垂直刺入。
实施例4,参考图1和图2,对土豆作物,在8月20日前后某天,封垄后,叶面积系数达4.8,且主茎的第16片叶展开,即第二花序开花时茎刺茎刺部位选择在靠近第一侧枝b1的下方主枝a的茎部c1处;茎刺宽度选择为受刺茎面直径1.5cm的2/3,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选择所用刺刀刀头宽度为1.0cm,茎刺方向相对茎倾斜方向垂刺。
实施例5,参考图1和图3,对土豆作物,在7月28日前后某天,封垄后,叶面积系数达5.2,且主茎的第16片叶展开,第二花序开花时茎刺;茎刺部位选择在第一侧枝b1与第二侧枝b2中间主枝a的茎部c2处,且同刺于第一侧b1的基部c3处,茎刺宽度选择为受刺茎面直径1cm的2/3,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所用刺刀刀头宽0.6cm,茎刺方向相对茎倾斜方向垂刺。
权利要求
1.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控制以下因素而对茎蔓采取茎刺方法实现的(1)、控制茎刺的时间,时间控制在叶面积系数为4.5-5.5时茎刺;(2)、控制茎刺的部位,应刺在靠近第一侧枝的下方主枝茎部(3)、控制茎刺的宽度和深度,茎刺宽度应为受刺茎面的直径的1/2至2/3,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使所刺的横截面积为受刺茎面横截面积的1/2至2/3;(4)、控制茎刺方向,应相对应茎的倾斜方向垂刺;(5)、控制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应为0.3-1.0cm。
2.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控制以下因素而对茎蔓采取茎刺方法实现的(1)、控制茎刺时间,时间控制在叶面积系数为4.5-5.5时茎刺;(2)、控制茎刺部位,如果第一侧枝埋在土里,应刺在第一侧枝与第二侧枝中间主枝的茎部,且同刺于第一侧枝的基部;(3)、控制茎刺的宽度和深度,茎刺宽度应为受刺茎面的直径的1/2至2/3,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使所刺的横截面积为受刺茎面横截面积的1/2至2/3;(4)、控制茎刺方向,应相对应茎的倾斜方向垂刺;(5)、控制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应为0.3-1.0cm。
3.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控制以下因素而对茎蔓采取茎刺方法实现的(1)、控制茎刺的时间,时间控制在叶面积系数为4.5-5.5时茎刺;(2)、控制茎刺部位,可再刺于主枝基部和所有侧枝基部;(3)、控制茎刺的宽度和深度,茎刺宽度应为受刺茎面的直径的1/2至2/3,深度以不刺伤受刺面对面的韧皮部为准,使所刺的横截面积为受刺茎面横截面积的1/2至2/3;(4)、控制茎刺方向,应相对应茎的倾斜方向垂刺;(5)、控制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所用刺刀的刀头宽度应为0.3-1.0cm。
4.按照权利要求要求1、2、3所述的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茎刺时间最好为叶面积系数达4.8-5.2时茎刺。
5.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所用的刺刀,包括刀头(1)、刀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为圆弧形刀头,刀头最宽处宽度为0.3-1.0cm。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刺刀,其特征在于在刀刃后面距刀头(1)顶端距离等于刀头最宽处宽度的地方设有挡圈(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甘薯与土豆茎刺增产方法和该方法所用刀具,属农业种植类及所用刀具,该增产方法,是通过采用一定宽度、深度和形状的刺刀、在特定生长时期,对茎蔓特定的部位,茎刺一定的宽度与深度,采取特定的茎刺方向,人为地刺伤茎蔓一定数量的木质部,抑制茎叶徒长,加速块根果实膨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增产可达100-400%。
文档编号A01G3/08GK1143446SQ9611561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日
发明者滕林佳 申请人:滕林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