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萃取磷酸、二次分解磷矿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萃取磷酸、二次分解磷矿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利用萃取磷酸,二次分解磷矿,对“二水物湿法磷酸,料浆浓缩法”生产磷酸一铵工艺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工艺。
目前,我国磷肥工业在使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酸一铵,采用“二水物湿法磷酸,料浆浓缩法”生产工艺,其方法是用工业浓硫酸分解磷矿,获得20~25%P2O5的磷酸,再用磷酸与气氨中和,获得磷酸一铵料浆,经加热浓缩后,喷浆造粒制成颗粒状磷酸一铵。此生产工艺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磷酸中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磷酸盐颗粒作冲刷作用,解决浓缩过程中加热器的结垢堵塞,从而形成基本连续的工业化生产。但在实际生产中,不少生产厂家加热器结垢堵塞周期时间仍然较短,严重影响生产;另一方面硫酸消耗偏高,此生产工艺生产一吨磷酸一铵,硫酸消耗达1.4-1.6吨,能源消耗较大,大幅度增加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原“二水物湿法磷酸、料浆浓缩法”工艺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延长加热器堵塞周期,降低硫酸消耗,工艺流程简单,便于操作控制,增加产品微量元素的一种新工艺。
本发明是对原工艺进行改进,在磷酸与气氨中和前,利用磷酸的活跃氢离子H+,二次分解磷矿,再次获得磷酸后,再与气氨中和。
其主要反应的简化式为(1)磷酸分散入反应介质
(2)H+离子与同时加入的磷矿粉发生反应
下面结合流程图详细介绍本发明


图1为原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流程图。
本发明(见图2)是在原生产工艺“二水物湿法磷酸,料浆浓缩法”(见
图1)生产中,利用“二水物湿法磷酸”,经萃取过滤后的一次磷酸进入磷酸槽、并在中和前,将磷矿浆同时输入磷酸槽,根据一次磷酸的纯度和浓度,以及所需生产的磷酸一铵的含量,按一定比例将磷矿浆加入磷酸槽,使磷矿浆与一次磷酸借助于搅拌作用均匀混合进行反应。利用一次磷酸中的活跃氢离子H+,二次分解磷矿,再次生成磷酸,增加磷酸的产量。未反应完全的磷矿颗粒随磷酸进入中和反应,又借助原生产工艺中的80~100℃氨酸中和反应温度,分解后再随中和料浆进入料浆浓缩系统。磷矿颗粒在PH值为5左右,110℃的弱酸溶液中停留1.5~2小时,续继分解,生成磷酸盐颗粒,增加了原生产工艺中生成的磷酸盐颗粒,又对浓缩加热器的垢层增强了冲刷作用,然后随浓缩料浆进入造粒工序,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因适量增加了磷酸盐,在生产出的磷酸一铵中增加了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本发明的优点1、不增加新的设备投资,就可完成本发明的实施。
2、在不影响原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利用硫酸与磷矿浆萃取的一次磷酸,在与气氨中和前,再次加入磷矿浆,而不需要加入硫酸,即可增加磷酸产量,从而节约了硫酸,生产一吨磷酸一铵可降低硫酸消耗0.15~0.25吨,年产3万吨磷酸一铵的企业,每年节约硫酸3000~5000吨左右,降低了产品成本。
3、由于增加了磷酸盐颗粒,对浓缩加热器的结垢增强了冲刷作用,解决了结垢堵塞现象,提高了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率。
4、增加了磷酸一铵产品中植物所需的铁、钙等微量元素。
5、尽管增加了磷铵料浆中的磷酸盐,但因含量较少,仍能完全达到国际标准的磷酸一铵质量标准,又能改良土壤。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水物湿法磷酸,料浆浓缩法”利用萃取磷酸、二次分解磷矿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二水物湿法磷酸”萃取过滤后的一次磷酸进入磷酸槽、并在中和前,将磷矿浆同时加入磷酸槽,利用一次磷酸中的活跃氢离子H+,二次分解磷矿,再次生成磷酸,未反应完全的磷矿颗粒随磷酸进入中和反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对“二次物湿法磷酸、料浆浓缩法”生产磷酸一铵工艺进行改造,利用硫酸与磷矿浆萃取的一次磷酸,二次分解磷矿,增产磷酸,增加料浆中磷酸盐颗粒,增强对浓缩加热器结垢的冲刷,解决了加热器结垢堵塞现象,降低了硫酸的消耗量(生产一吨磷酸一铵节约工业浓硫酸0.15~0.25吨)和产品成本,增加了产品中的微量元素,改良了土壤,而不增加设备投资。
文档编号C05B11/00GK1154350SQ9611561
公开日1997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8日
发明者王庆贵, 胡书山, 陈孝利, 施前程 申请人:肥城市磷铵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