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种床整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23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层种床整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的耕整地机具。
与本实用新型最为接近的已有技术为一项名称为“立体耕作机”,专利号为94219143.9的专利,该机主要由左向耕翻与右向耕翻的平翻铧式犁对称组成,犁体安装不同高度与前后,在作业时可以按相反方向翻转垡片,形成大垄台面,其翻土量比全面平翻减少三分之二,犁体的后方按装有合墒器片、双翼铲、凿形铲、鼠道器等部件,作业时可以完成翻盖层、硬床层、深松层、鼠道层等立体耕层构造,它是把现有耕作制中的二行垄变为一行的大垄台面,是一种新耕作制的机具。作业中不足之处是整地时对残茬与地表秸杆不能切断,这样就影响了整地质量,而且该机耗能也比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可实现表土松碎、种床紧密、垄底交替深松的整地机,以达到现有垄作三层种床加工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整地机由组合式机架、刀凿耙、深松铲、起垄铧、镇压器等部件组成,刀凿耙的刀齿沿耙轴辊呈数条螺旋线排列,刀齿对地面有倾角,相邻两排刀齿倾铁为正反向配置,组合式机架中刀齿耙机架为弯臂式,用螺栓与主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刀齿耙带有数把刀齿,作业时不但对残茬与地表秸杆有较强的切断能力,而且比园盘耙、旋耕机减轻了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而且可以加深碎土层达8厘米。由于刀齿耙采用自身滚动省掉动力驱动,这比现有旋耕机节省功率达50%以上。该机还采用了组合式机架可以适应垄作与平作组成不同作业环节的机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地机三层种床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地机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地机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地机刀齿耙俯视图;图5为刀齿耙的刀齿配置展开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地机刀齿耙轴向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整地机的机架1为一组合式,由刀齿耙2、深松铲3、起垄铧4、镇压轮5、地轮6,及前悬挂架7由螺栓连接组合而成,可根据作业要求组装成适于垄作或平作,单项至四项工序作业。前后刀齿耙如图4、图5所示,由轴辊1与刀齿2焊接而成,轴辊两端设有轴承座安装在组合机架上,刀齿2沿轴辊1呈螺旋线均布配置,相邻两排刀齿对地面的倾斜角为25°~30°,呈正反向配置,刀齿间距为等距分布,如图5所示。深松铲最大耕深为30厘米,可依据作业要求配置深松铲行距70厘米或35厘米,深松铲幅宽为108毫米。起垄铧的配置垄距为70厘米,也可根据作业要求调节垄距大小。
权利要求1.三层种床整地机是由组合机架、刀齿耙、深松铲、起垄铧、镇压器组成的联合作业整地设备,其特征在于a、刀齿耙的刀齿在轴辊表面上为螺旋线排列,刀齿对地面有倾斜角,相邻两排刀齿倾斜角为正反向配置,b、组合式机架中刀齿耙机架为弯臂式,用螺栓与主机架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三层种床整地机,由组合式机架、深松铲、刀齿耙、起垄铧、镇压器及地轮等部件构成,前后刀齿耙是由轴辊和其沿圆周表面呈螺旋线排列的数把刀齿构成,相邻两排刀齿对地面的倾料角为正反向配置,这种新型的整地机不但对残茬与地表秸秆有较强的切断能力,而且也减轻了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刀齿耙自身滚动节省了大量功率。经整地后的土地可达到表土松碎,种床紧密,底层交替深松,解决了现有整地设备存在的问题,可作为垄作与平作各项整地作业使用。
文档编号A01B49/00GK2261713SQ9622518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7日
发明者蒋建鹏 申请人:蒋建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