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通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3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大棚通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农作物的塑料大棚通风换气排温的调节装置一塑料大棚通气筒。
目前,塑料大棚通风换气排温的装置,有直接在大棚的最高处割洞通风装置,这种装置的缺点是没有抽吸力,遇到刮风的天气,风直接灌入大棚室内,使大棚内农作物遭受风害,造成不必要的减产。还有一种装置是缝制一个塑料圆筒在大棚高处的圆洞上,这种装置虽然效果好一些,但是风吹易倒,费工费时,风大时极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不干胶层粘结在大棚通气孔的通气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简述一种塑料大棚通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筒是由一个带底沿的圆筒构成,在圆筒的外周带有加强筋,加强筋在圆筒外周形状为环形或螺旋形;底沿为环形体,在环形体的底沿下面涂有一层不干胶层;圆筒可以是圆柱形或上大下小圆台形或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并备有与通气筒底沿匹配的双面环形不干胶塑料纸环,两面不干胶层贴有塑料薄膜,待下一次使用时,去掉双面环形不干胶塑料薄膜,粘在通气筒的底沿便可继续使用。在通气筒粘结的塑料大棚高处,在通气筒的内侧割一个洞,便构成塑料大棚的通气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塑料一次成形,安装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有利于塑料大棚的通风,更好地改善了棚室内的小气候,减少了侵入冷气对农作物的侵害,保证了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图1.塑料大棚圆柱形通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塑料大棚圆柱形通气筒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塑料大棚上大下小圆台形通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塑料大棚上大下小圆台形通气筒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塑料大棚上小下大圆台形通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塑料大棚上小下大圆台形通气筒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环形不干胶塑料环示意图。
图8.环形不干胶塑料环侧视示意图。
实施例1本实施例1见附
图1、2为带底沿的圆筒1形通气筒,在圆筒1的外周设有环形加强筋2;底沿为环形体3,在环形体下面涂有一层不干胶层4。环形体备有与通气筒底沿匹配的双面不干胶塑料纸环5见图7、8,不干胶的两面帖有塑料薄膜6,待下一次使用通气筒时,去掉两面的塑料薄膜,粘结在通气筒的底沿下面便可以使用。将通气筒粘结在塑料大棚的高处,在通气筒的内侧割一个洞,便构成塑料大棚的通气筒。
实施例2本实施例2见附图3、4为带底沿的上大下小圆台形通气筒,在上大下小圆台形筒1的外周设有螺旋形加强筋2;底沿为环形体3,在环形体下面涂有一层不干胶层4。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施例3见附图5、6为带底沿的上小下大圆台形通气筒,在上小下大圆台形筒1的外周设有环形加强筋2;底沿为环形体3,在环形体下面涂有一层不干胶层4。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大棚通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筒是由一个带底沿的圆筒构成,在圆筒的外周带有加强筋,加强筋在圆筒外周形状为环形或螺旋形;底沿为环形体,在环形体的底沿下面涂有一层不干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大棚通气筒,其特征在于圆筒是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大棚通气筒,其特征在于圆筒是上大下小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大棚通气筒,其特征在于圆筒是上小下大圆台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大棚通气筒,其特征在于环形体备有与通气筒底沿匹配的双面不干胶塑料纸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植农作物的塑料大棚通风换气排温的调节装置——塑料大棚通气筒。特征是通气筒是由一个带底沿的圆筒构成,在圆筒的外周带有加强筋,加强筋在圆筒外周形状为环形或螺旋形;底沿为环形体,在环形体的底沿下面涂有一层不干胶层。优点是采用塑料一次成型,安装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有利于塑料大棚的通风,更好地改善了棚室内的小气候,减少了侵入冷气对农作物的侵害,保证了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文档编号A01G9/24GK2266267SQ96238310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日
发明者杨忠付 申请人:杨忠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