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磁化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52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磁化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播种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磁化播种器。
目前,有关研究表明,入土前经过磁化处理的种子,具有以下特点入土后能提高秧苗素质,促进干物质的吸收;营养生长旺盛,成活率高;能促进早熟,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和抗旱、抗寒能力;能杀灭各种病菌,增强生长期的防病、抗病能力。因此,为适应水稻旱育稀植的各种播种方法,在播种前将水稻种子磁化是非常有利的,而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农业播种器具一般不具备这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水稻种子进行磁化处理,达到磁疗消毒保健目的的水稻磁化播种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该水稻磁化播种器由储种箱、储种箱盖、播种盘、漏种板和磁化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播种盘的右端安装有储种箱,储种箱上安有储种箱盖;磁化装置由一条上磁铁和一条下磁铁构成,上磁铁位于储种箱盖的底部边缘,播种盘的右侧对应于上磁铁的位置上安有一条下磁铁,上磁铁与下磁铁之间留有20-40毫米的出种口;播种盘的下面是漏种板,二者紧靠地安装在一起,且播种盘与漏种板上对应地开有若干个小孔,小孔呈蜂窝状排列;漏种板的左边缘处安有搬手,搬手与漏种板为活动连接。该水稻磁化播种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浸泡发芽后的水稻种子装进储种箱内,盖上储种箱盖。由于上磁铁与下磁铁之间的空隙形成出种口,种子通过上磁铁与下磁铁之间的磁场作用后,由出种口流出落在播种盘上,再用刷头等工具把经过磁化后的种子均匀地推拉进播种盘的各小孔内,拉动搬手,当两板孔眼重合后,种子就由漏种板的小孔落到苗床上,再用压滚等辅助农具作深土处理。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先进之处在于经过该播种器磁化作用后的水稻种子生长旺盛,抗逆性、抗旱、抗寒能力强,且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通过播种盘对孔撤播,播量均匀,省时定量。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播种盘的俯视图;其中,1储种箱、2储种箱盖、3上磁铁、4下磁铁、5播种盘、6漏种盘、7小孔、8搬手、9出种口。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用塑料制品一次膜压成型加工成播种盘5,在播种盘5的右端安装铝板制成的储种箱1,将上磁铁3用铁件固定在储种箱盖2的底部边缘上,并罩在储种箱1上;用薄钢板加工成漏种板6,并用铁件固定在播种盘5的下面。用电钻在播种盘5和漏种板6上钻出若干个大小相同、一一对应、均匀一致的小孔7,且在播种盘5的右侧边缘对应于上磁铁3处安有一条下磁铁4,上磁铁4与下磁铁5之间在安装时留有30毫米的出种口9,再在漏种板6左侧边缘安上搬手8。以上便构成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水稻磁化播种器,由储种箱、储种箱盖、播种盘、漏种板和磁化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播种盘的右端安装有储种箱,储种箱上安有储种箱盖;磁化装置由一条上磁铁和一条下磁铁构成,上磁铁位于储种箱盖的底部边缘,播种盘的右侧对应于上磁铁的位置上安有一条下磁铁,上磁铁与下磁铁之间留有20-40毫米的出种口;播种盘的下面是漏种板,二者紧靠地安装在一起,且播种盘与漏种板上对应地开有若干个小孔;漏种板的左边缘处安有搬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磁化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播种盘与漏种板上的小孔呈蜂窝状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磁化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搬手与漏种板为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磁化播种器,由储种箱、储种箱盖、播种盘、漏种板和磁化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播种盘的右端安装有储种箱,储种箱上安有储种箱盖,在储种箱盖的底部边缘安有一条上磁铁;播种盘的下面是漏种板,漏种板右侧对应于上磁铁的位置上安有一条下磁铁,上磁铁与下磁铁之间留有20-40毫米的出种口。经过该水稻磁化播种器播种后的种子生长旺盛,抗旱、抗病、抗寒能力强。此外,该播种器还具有播量均匀、使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C7/00GK2266259SQ9624350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9日
发明者高丽贤, 王宝昌 申请人:高丽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