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臭氧溶解吸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1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臭氧溶解吸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观赏鱼或海鲜养殖系统中的臭氧混合装置。
在观赏鱼或海鲜养殖系统中,常常利用臭氧的杀菌功能,用臭氧溶解装置向水体充臭氧,但目前的臭氧溶解装置由于结构体积所限以及水流系统不尽合理,臭氧与水体(水分子团)充分混合溶解不够,臭氧分子与水体中的细菌、蛋白质接触时间过短,使臭氧的杀菌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能使臭氧与水体有足够长时间充分接触、混合溶解均匀的新型的臭氧溶解吸附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一个其中设有臭氧混合溶解槽和过滤槽的密封的箱体构成。待处理的水,即经过前级过滤后的含有大量臭氧的水由臭氧混合溶解槽的进水口流入,处理后的水从过滤槽的出水口流出,其特征是臭氧混合溶解槽由足够多块隔水板分隔成多条狭长的流道,每块隔水板有一端开有通水孔,相邻的两块隔水板的通水孔错位设置,使各条流道连通成连续的之字形,整条流道的最末端与过滤槽相通。
隔水板的数目与混合溶解槽的容积和板的长度有关,要求使形成的流道全程有足够的长度,使水流动过程中其氧和水体分子有够长的接触时间,能够充分混合和溶解。一般隔水板应不少于5块。
臭氧混合溶解槽中分隔流道的隔水板一般是平行设置,以方便装配。
隔水板上的通水孔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为保证水有足够长的通过时间,通水孔不能过大,孔的截面积一般不应超过隔水板面积的5%。
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槽,其中所装的过滤材料主要是活性碳,其主要作用是将在臭氧混合溶解槽中没有被水体溶解吸收的剩余的极少量游离臭氧吸收,过滤槽可以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串联的过滤腔构成,即经过二级以上的过滤,以提高过滤效果。
在过滤槽的顶部还设有一个用螺栓固定的顶盖板,顶盖板一方面能对过滤腔以良好密封,防止水体中剩余的游离臭氧逸出,另一方面在必要时,可打开顶盖板,对活性碳滤材进行处理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臭氧混合溶解系统,由于臭氧的混合溶解过程是在臭氧混合溶解槽中由各隔水板间隔而成的流道中完成,其流程被最大限度地得到延长,从而保证臭氧在其中与水充分混合溶解,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促进臭氧分子与水体中的细菌、蛋白质等物质起氧化、分解作用,实现良好的杀菌效果。由于臭氧在混合溶解槽中混合溶解较完全,使进入过滤槽的剩余游离臭氧含量大大减少,因而过滤槽中所装的活性碳滤材的寿命也大大延长。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图面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臭氧溶解吸附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A-A向视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臭氧溶解吸附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的臭氧溶解吸附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结构细节实施例一如
图1所示,本臭氧溶解吸附器的箱体1中前部是臭氧混合溶解槽2,后部是过滤槽6,在臭氧混合溶解槽2中具有六块隔水板3从左到右垂立式设置,将该混合溶解槽分隔成多条流道,每块隔水板3的一端有通水圆孔4(如图2所示),相邻两隔水板之通水孔上下错位设置,即在第1、3、5块隔水板(从右算起)的下部设通水孔4a,第2、4、6块隔水板的上部设通水孔4b,待处理水从第1条流道的上部的进水口5流入,然后在隔水板分隔成的流道向下、向上、向下、向上……连续之字形流动,然后流入过滤槽6,过滤槽6由3个过滤腔6a、6b、6c(每个过滤腔中均填装活性炭滤材,图中未画出)串联而成,每个过滤腔的底部为多孔漏水板7,从臭氧混合溶解槽2最后一条流道流出的水从第一个过滤腔下部的多孔漏水板流入第一个过滤腔6a,经过滤后的水从上部流入第二个过滤腔6b,经过滤后从第二个过滤腔下部的多孔漏水板流入通水道9,再由第三个过滤腔6c下部的多孔漏水板流入第三个过滤腔6c,再经过滤作用后从其上部的出水口10流出,出水口10设在过滤槽的顶盖板8上,该顶盖板用螺栓固定在过滤槽的顶面上。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臭氧溶解吸附器的箱体1内的臭氧混合溶解槽由12块从下到上水平式设置的隔水板3将该槽分成多条狭长流道,从下算起第1、3、5、7、9、11块隔水板的左端有通水孔4a,第2、4、6、8、10、12块隔水板的右端有通水孔4b,待处理水从混合溶解槽的下部第1条流道的进水口5流入,经由隔水板分隔成的连续之字形流道由下向上流动,从最上方的通水孔11流入过滤槽,过滤槽由3个独立的过滤腔6a、6b、6c串接而成,每个过滤腔底部是多孔漏水板(7a、7b、7c),过滤腔中填装活性炭滤材。混合溶解槽最顶流道的水流入通水道9a,再从多孔漏水板7a流入过滤腔6a,过滤处理后从其上部流入通水道9b,再从多孔漏水板7b流入过滤腔6b处理,再以同样过程在过滤腔6c进行过滤处理,然后从出水口10流出。出水口设在由螺栓固定在过滤槽顶面的顶面板8上。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臭氧溶解吸附器箱体1的下部是臭氧混合溶解槽,上部是过滤槽,混合溶解槽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相同。过滤槽直接设在混合溶解槽的上部,过滤槽只有一个过滤腔6,在上、下多孔漏水板9d、9e之间,过滤槽中填装有活性炭滤材。待处理水从箱体1下部的进水口5流入,经隔水板3分隔成的连续之字形流道从下至上流动,最后经多孔漏水板9d进入过滤腔6,经过滤后的水经多孔漏水板9e后,从顶部出水口10流出。图4a、4b为隔水板3上的通水孔。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臭氧溶解吸附器,由一个其中设有臭氧混合溶解槽和过滤槽的密封的箱体构成,待处理水从臭氧混合溶解槽的进水口流入,处理后的水从过滤槽的出水口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臭氧混合溶解槽(2)由足够多块隔水板(3)分隔成多条狭长的流道,每块隔水板有一端开有通水孔,相邻两块隔水板的通水孔错位设置,使各条流道相通成之字形,整条流道的最末端与过滤槽相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臭氧溶解吸附器,其特征在于臭氧混合溶解槽中分隔流道的隔水板(3)不少于5块;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臭氧溶解吸附器,其特征在于臭氧混合溶解槽中分隔流道的隔水板(3)平行设置;
4.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臭氧溶解吸附器,其特征在于臭氧混合溶解槽中分隔流道的隔水板(3)垂立式设置;
5.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臭氧溶解吸附器,其特征在于臭氧混合溶解槽中分隔流道的隔水板(3)水平式设置;
6.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臭氧溶解吸附器,其特征在于臭氧混合溶解槽中分隔流道的隔水板(3)上的通水孔的截面积不超过隔水板面积的5%;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臭氧溶解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滤槽由二个以上串联的过滤腔体组成;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臭氧溶解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说过滤槽具有一个用螺栓固定的顶盖板(8)。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臭氧溶解吸附器,为观赏鱼或海鲜养殖系统中用于对水体进行灭菌净化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臭氧混合溶解槽和过滤槽,其臭氧混合溶解槽由多块隔水板分隔形成一连续之字形的流道,使其流程被最大限度的延长,从而保证臭氧在其中与水充分混合溶解,并有足够长的时间来促进臭氧分子与水体中的细菌蛋白质等起氧化、分解、杀灭作用,然后再经过二级以上的过滤将极少量剩余的游离臭氧吸附,从而获得较好的杀菌和净化效果。
文档编号A01K63/04GK2287795SQ972088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0日
发明者许维德 申请人:许维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