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保险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2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竿保险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用品,特别是一种手竿保险线轮。
钓鱼谜一般都有这种体验大鱼上钩后,既不能立刻提出水面,亦无办法立刻用鱼网把鱼抄起,否则线断、钩损、鱼逃,懊悔不已。这时需要的是与鱼斗智斗勇,沉着冷静地逗鱼。传统的逗鱼方法是利用竿梢的弹力,但往往竿长、线短,使人来不及利用竿梢弹力逗鱼,大鱼便一个猛冲逃之夭夭。另外,用细线、小钩钓鱼,隐蔽性好,鱼咬钩率高,但细线小钩遇大鱼咬钩则承受不起拉力,易断线、损钩。既要用细线小钩来提高咬钩率,又要在大鱼咬钩后不断线、损钩、跑鱼,这是实践中需解决的矛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放、收线,实现自动逗鱼,让鱼有劲使不上,并因此而可用细线小钩钓获大鱼的手竿保险线轮。
所述手竿保险线轮,由线轮盒、绕线轮、传动轴、弹簧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的中央穿有一根传动轴(6);传动轴较粗的一段中央开有平行于轴线的中孔、壁面上开有缺口(17),轴的中部中央开有垂直于轴线的轴闩孔(15);较细的一段上固定有涡簧(13)的内端;紧簧板手(12)经轴壁缺口(17)置于靠近轴中部轴闩孔(15)处,通过轴顶端上的控制帽(5)锁定套在轴上的绕线轮(4),轴较细一段的顶端置于涡簧盒盖(9)上的传动轴定位槽(14)中;涡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涡簧外端固定销(11)上;轴闩(7)、轴闩簧(8)装在轴闩孔(15)正上方,轴闩可压入孔(15)内,通过摩擦力锁定传动轴(6)。
所述紧簧板手(12)的中部两面凸起,凸起部位尺寸较传动轴较粗段中央中孔直径小,使得紧簧板手可以从轴壁缺口(17)自由放入孔内。
所述涡簧盒盖(9)罩在涡簧(13)上,通过连接扣(10)与线轮盒(3)连为一体。
在所述绕线轮(4)上有一搁置紧簧板手用的板手凹槽(16)。
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结构紧凑,巧妙地利用了弹簧的阻尼性能,大大减小了用手竿钓大鱼时断线、损钩、跑鱼的可能,从而保护了渔具;具有大鱼上钩后能自动全方位逗鱼,可在手竿上用细线小钩钓大鱼并因此而提高鱼的咬钩率等优点。零件少,重量轻,易于使用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紧簧板手与传动轴装配示意图。
图中(1、2)固定铗,(3)线轮盒,(4)绕线轮,(5)控制帽,(6)传动轴,(7)轴闩,(8)轴闩簧,(9)涡簧盒,(10)连接扣,(11)涡簧外端固定销,(12)紧簧板手,(13)涡簧,(14)传动轴定位槽,(15)轴闩孔,(16)板手凹槽,(17)轴壁缺口。
使用步骤根据使用渔线的强度和实际需要,用紧簧板手预紧涡簧数圈,达到一合适的阻尼要求,将轴闩压入轴闩孔内,依靠摩擦力控制传动轴;将绕线轮套在传动轴上并使紧簧板手与板手凹槽镶合严密,而后装上控制帽,拧紧控制帽使绕线轮与传动轴联为一体;当需要改变放出渔线长度时,拧松控制帽,将绕线轮向外拉出,使绕线轮与紧簧板手脱离,即可放长或缩短渔线;不用时,应解脱轴闩,使涡簧成放松状态。
当有小鱼上钩时,由于涡簧预紧弹簧力的作用,绕线轮不转动;当有大鱼上钩时,绕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松动了轴闩通过轴闩孔施于传动轴上的摩擦力,轴闩在张力轴闩簧的作用下自动解脱,绕线轮即自动放、收线。当鱼的拉力大时,绕线轮放线;当鱼的拉力小于涡簧的反转力时,涡簧反转,带动绕线轮收线,如此便能自动逗鱼,使细线小钩钓大鱼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1.一种手竿保险线轮,由线轮盒、绕线轮、传动轴、弹簧、轴闩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的中央穿有一根传动轴(6);轴的中部中央开有垂直于轴线的轴闩孔(15);较细的一段上固定有涡簧(13)的内端;置于轴中部靠近轴闩孔(15)处,通过轴顶端上的控制帽(5)锁定套在轴上的绕线轮(4),轴较细一段的顶端置于涡簧盒盖(9)上的传动轴定位槽(14)中;涡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涡簧外端固定销(11)上;轴闩(7)、轴闩簧(8)装在轴闩孔(15)正上方,轴闩可压入孔(15)内,通过摩擦力锁定传动轴(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竿保险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簧盒盖(9)罩在涡簧(13)上,通过连接扣(10)与线轮盒(3)连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竿保险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绕线轮(4)上有一搁置紧簧板手用的板手凹槽(16)。
专利摘要一种手竿保险线轮,其传动轴(6)的中部中央开有垂直于轴线的轴闩孔(15);紧簧板手(12)置于轴中部靠近轴闩孔处,通过轴顶端上的控制帽(5)锁定套在轴上的绕线轮;轴闩(7)、轴闩簧(8)装在轴闩孔正上方,轴闩可压入孔内,通过摩擦力锁定传动轴。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弹簧的阻尼性能,大大减小了用手竿钓大鱼时断线、损钩、跑鱼的可能,具有自动逗鱼,用细线小钩钓大鱼等优点,并增强了鱼钩鱼线的隐蔽性,提高了鱼的咬钩率。
文档编号A01K89/00GK2278347SQ972093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4日
发明者黄晓东 申请人:黄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