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7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花生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的收获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12-15马力小型四轮拖拉机全悬挂连接的花生挖掘机。
现有农业生产中,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地区的花生收获仍延用传统的人工挖刨方法,此法虽具有方便可行的优点,但同时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已不适应规模生产经营的需要;二是其损失率大及破碎率高,不能保证花生的丰产丰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渴望一种花生挖掘机的面市,以满足其生产发展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生挖掘机,它既具有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又具有损失小、破碎率低,能有效地保证花生的丰产丰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机架(3)的一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地轮1,另一端设有弯型的犁柱8,其上部与机架3连接,其下部设有铲托6,其上装有人字形的犁铲4,其尖端为前部,在其两边的后沿上设有提升杆9;在铲托6与犁柱8间设有分垡器7;在机架3上方设有连接其两端的牵引架2与拖拉机后部的悬挂杆连接。
其结构的特点是其犁铲4上的提升杆9的长度为10-20mm,其犁柱8一端的弯曲度为1.57-1.8弧度。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在机架一端设有地轮,另一端设有犁柱、犁铲的结构设计,所以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前进阻力小,既不受行距限制,又能有效防止花生蔓堵塞;同时由于其用拖拉机牵引且犁铲的后沿上设有提升杆,所以其前进速度快,且能有效地将整棵花生提升一定高度,劳动强度小,其生产效率高,是人工挖掘的60倍;损失率在3%以下,且花生破碎率小于2%以下;再是由于其适应范围广,所以其适于花生、地瓜等作物生产,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市场潜力大,易于推广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花生挖掘机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花生挖掘机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花生挖掘机的结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
图1、2、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花生挖掘机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花生挖掘机机架3的一端设有相对应的地轮1,另一端设有弯形犁柱8,其上部连接机架3,其下部设有铲托6,在铲托6上装有人字形的犁铲4,其尖端为前部,在其两边的后沿上设有提升杆9,在铲托6与犁柱8间设有分垡器,在机架3上方设有连接其两端的牵引架2,连接于拖拉机后部的悬挂杆上(图中未画出)。其犁铲4的后沿上的提升杆9的长度最好10-20mm,其犁铲4的后顶角为75-90度;其犁柱8一端弯曲度最好是1.57-1.8弧度;其分垡器的长和宽分别是180mm和90mm;其工作过程简述如下,使用时先将牵引架2连接于拖拉机后部悬挂杆上,根据土质和作物生长情况的不同调整机架一端的地轮并配合调整拖拉机悬挂杆以达到要求的耕深,疏松土壤,将生长其上的花生、地瓜等作物挖出。
权利要求1.一种花生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3)的一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地轮(1),另一端设有弯形犁柱(8),其上部与机架(3)连接,其下部设有铲托(6),其上装有人字形的犁铲(4),其尖端为前部,在其两边的后沿上设有提升杆(9),在铲托(6)与犁柱(8)间设有分垡器(7);在机架(3)上方设有连接其两端的牵引架(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其犁铲(4)上提升杆(9)的长度为10-2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其犁柱(8)一端的弯曲度为1.57-1.8弧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生挖掘机,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其结构的特点是在机架(3)的一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地轮(1),另一端设有弯形犁柱(8),其上部与机架(3)连接,其下部设有铲托(6),其上装有人字形的犁铲,其尖端为前部,在其两边的后沿上设有提升杆(9);在铲托(6)与犁柱(8)间设有分垡器(7),在机架(3)上方设有连接其两端的牵引架(2)连接于拖拉机后部的悬挂杆上。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损失少,破碎率低。
文档编号A01D29/00GK2301045SQ97224359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5日
发明者谷爱民, 刘金生 申请人:谷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