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7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滴灌滴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滴灌技术领域的一种滴灌滴头。
滴灌在当今世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多属干旱少水,因此,发展滴灌技术是促进农业丰收的有效途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滴灌技术,但是,国外滴灌设备如CW1064189A公开的“递增压力补偿式滴灌注射器”,结构复杂、操作管理技术要求高、工程投资昂贵,一般只适于水电资源相对充沛、经济基础较为富裕的地区使用,对于干旱少水、生产力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国外滴灌设备的引进及推广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我国中西部地区实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的滴灌滴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滴灌滴头由内壳体、外壳体及节流挡板三部分组成,内壳体中央设有进水通道,节流挡板通过外壳体体内的凸台压紧在内壳体的底部平面上,节流挡板与内壳体底平面为密封接触,节流挡板上开有节流通道及导流孔,壳体腔内、节流挡板的下方为消能槽,外壳体体壁上开有滴孔,内、外壳体可通过凹凸卡扣或螺纹连接。
由上述方案设计制造的滴灌滴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造价低、使用方便,它能将输水管中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节流、消能变成滴状水灌入作物根部,实现节水高效灌溉。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滴灌滴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节流挡板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内壳体;2-进水通道;3-内壳体的底平面;4-节流挡板;5-节流通道;6-导流孔;7-外壳体;8-消能槽、9-滴孔。
图1至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内壳体1、外壳体7及节流挡板4三部分,采用塑料材料分体注塑、装配而成。内壳体1、外壳体7的外形及壳体内腔的形状可为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节流挡板4的形状与壳体内腔形状相应即可,它由外壳体7内的凸台压紧在内壳体的底平面3上,节流挡板4与内壳体底平面3的接触面均为光滑平面,其紧密结合以达到密封接触;节流挡板4上开有节流通道5和导流孔6,节流通道5可以是平直通道,也可以是“S”型曲线通道,其横截面可以是“U”型,也可以是“凵”型;消能槽8位于壳体腔内、节流挡板4的下方,外壳体7的体壁上开有滴孔9;内壳体1与外壳体7通过凹凸卡扣或螺纹连接。
该滴灌滴头既可安装在输水管外壁上,也可安装在输水管内壁上。如为外附式,内壳体的进水通道处有一进水接头(如
图1);如为内附式,则可省去该接头。工作时,输水管内具有压力的水经进水通道2流入节流通道5,通过节流通道5进入导流孔6,再通过导流孔6进入消能槽8,最后由滴孔9一滴一滴的流出,以达到滴灌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滴灌滴头,其特征在于它由内壳体(1)、外壳体(7)及节流挡板(4)组成,内壳体(1)的中央设有进水通道(2),节流挡板(4)通过外壳体(7)的体内凸台压紧在内壳体的底平面(3)上,节流挡板(4)与内壳体底平面(3)为密封接触,节流挡板(4)上开有节流通道(5)和导流孔(6),壳体腔内、节流挡板(4)的下方为消能槽(8),外壳体(7)的体壁上开有滴孔(9),内壳体(1)和外壳体(7)可通过凹凸卡扣或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滴头,其特征在于内壳体(1)、外壳体(7)的外形及壳体内腔的形状可为圆形、长方形或椭圆形,节流挡板(4)的形状与壳体内腔形状相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滴头,其特征在于节流挡板(4)上开有的节流通道(5)可以是平直通道,也可以是“S”型曲线通道,其横截面为“U”型或“凵”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滴头,其特征在于节流挡板(4)与内壳体底平面(3)的接触面均为具有密封功能的光滑平面。
专利摘要一种滴灌滴头,由内壳体、外壳体及节流挡板组成,内壳体中央设有进水通道,节流挡板由外壳体压紧在内壳体的底平面上,节流挡板上开有节流通道和导流孔,壳体腔内为消能槽,外壳体体壁上开有滴孔,内、外壳体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该滴灌滴头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节水高效、易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G25/02GK2304243SQ972244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8日
发明者陈继, 李克明, 刘世宽, 高天星 申请人:甘肃省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