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安全蚊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2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带式安全蚊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带式安全蚊香器,特指一种能挂在使用者腰部作野外行走并备有预备盒的携带式安全蚊香器。
传统家用蚊香盒的上盖容易脱落,因此在夜晚使用时,常会因不慎将蚊香盒碰到,使蚊香片掉出引起火灾。虽然目前电纹香器日渐普通,但其熏蚊效果不如传统蚊香片,且限于在有电源的地方使用、无法携带到野外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便于随身携带又能安全使用的蚊香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携带式安全蚊香器,由上盖、蚊香片上、下夹层、下盒槽和塑胶槽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上有半圆弧冲压孔,各种压孔具有圆弧壁;上夹层与上盖的内壁焊合,上盖与下盒体由上盖的卷典环圈与下盒槽的下扣槽扣合;下盒槽下方有套在下盒槽底壁的塑胶槽,并与下盒槽底壁形成可放置蚊香片的腔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可随身携带,便于野外使用;2、蚊香片不会掉落,可安全使用;3、可携带备用蚊香片,以延长使用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中1上盖、11盖面、12冲压孔、121弧形壁、131卷曲环围、132打压突体、2上夹层、21十字交叉脚、22小孔、3下夹层、31十字交叉脚、4下盒槽、41下卷扣槽、411缺槽、42侧壁、43底壁、5塑胶槽、51小缺槽、52突耳、6挂钩、61扣环、71蚊香片、72备用蚊香片。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1和盖面11有复数个均匀分布的冲压孔12,各冲压孔12具有内凹的弧形壁121(如图2所示),利用具有弧形壁121的冲压孔12排出蚊香片的烟雾,又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上盖1的侧壁13的下方有卷曲环围131,以便与下盒槽4的下卷扣槽41扣合,使上盖1与下盒槽4结合后不会分离脱落,而欲将上盖1与下盒槽4结合时,上盖1侧壁13的卷曲环围131上的打压突体132,可从下盒槽4的下卷扣槽41的缺槽411置入,转动上盖1即可使上盖1侧壁13的卷曲环围131被下盒槽4的下卷扣槽41抵持,使两者不易脱落。
上盖1内沿有一个焊接在内壁14上的蚊香片71的上夹层2(如图2所示),上夹层2上有向下的十字交叉脚21和小孔22,而蚊香片71的下夹层3的形状与上夹层2完全一样,只是两者方向相对,即其十字交叉脚31向上(如
图1所示),且在下盒槽4内为活动式,以便清除蚊香片的灰烬。这样,利用上、下夹层2和3固定蚊香片71,使点燃的蚊香片71不会掉落。
在下盒槽4的侧壁42上适当位置设挂钩6,用以将蚊香器挂在使有者腰部,在下盒槽4的侧壁42可套上一个塑胶槽5,塑胶槽5上有小缺槽51,挂钩6的扣环61可从缺槽51穿过,使塑胶槽5与蚊香器成为一体,另外,塑胶槽5还具有突耳52以方便开启,且在下盒槽4底壁43与塑胶槽5之间形成腔室53,成为备用蚊香片72的置放槽。
权利要求1.一种携带式安全蚊香器,由上盖、蚊香片上、下夹层、下盒槽和塑胶槽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上有半圆弧冲压孔,各种压孔具有圆弧壁;上夹层与上盖的内壁焊合,上盖与下盒体由上盖的卷典环圈与下盒槽的下扣槽扣合;下盒槽下方有套在下盒槽底壁的塑胶槽,并与下盒槽底壁形成可放置蚊香片的腔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带式安全蚊香器,由上盖、上、下夹层、下盒槽和塑胶槽组成,上盖上有半圆弧冲压孔可使蚊香器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上、下夹层能很好地固定蚊香片不致掉落,确保使用安全,下盒槽底与塑胶槽构成的腔室具有储存备用蚊香片的功能,该蚊香器还可挂在使用者腰部使用而不妨碍行走。
文档编号A01M13/00GK2348608SQ982073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1日
发明者胡志松 申请人:胡志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