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具,涉及到农业上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关键机具—免耕播种机的防堵装置。
保护性耕作是指不引起土壤全面翻转的耕作方法。它与传统的耕作方法不同,要求大量的残茬留在地表,将耕作量减少到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免耕播种机是指在有秸秆覆盖的未耕地上直接开沟播种。免耕播种的优点除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外,还减少作业环节、缩短农时,这对我国一年两熟地区夏季抢播玉米十分有利,因此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免耕播种机与传统播种机由于工作环境不同,从而具有自己的特点;为适应在未耕地上作业,要求其入土能力强。而为适应在有作物残茬覆盖地上工作,要求其具有很强的防堵功能。目前国内外用于免耕播种机的防堵装置有多种,主要有两种方式破(切)茬式和分草式,这些防堵装置在地面覆盖量(前茬作物的残茬)较少时,防堵效果尚可,当地面覆盖量较多时,尤其是在中国一年两熟高产区,小麦收获后地表覆盖有大量麦秸,现有的免耕播种机工作时经常堵塞,防堵效果不好。为此,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放火烧掉秸秆、二是用粉碎机把秸秆再粉碎一遍。前者导致了目前各地烧秸秆,造成污染环境,影响交通的严重后果;后者则增加机器加工成本,延长作业时间。本装置的思路是将粉碎机和播种机合二为一,而防堵性能强于两台机器的效果,消耗则大大少于两次作业之和。经检索专利文献及查阅有关资料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装置。
防堵性能如何直接影响到免耕播种机的工作效果,而免耕播种机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关键设备,其性能是否过关直接影响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推广。
针对现有免耕播种机防堵装置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高产区,地表厚覆盖情况下不能顺利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研制一种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防堵装置,达到在不同的地表覆盖情况下都能顺利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刀轴高速反向旋转,由组合刀片切断覆盖物,开出种带,并通过组合刀片与开沟器的配合关系防止堵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免耕播种机的防堵装置的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优良的防堵性能。无论地表覆盖物多与少,是整杆或碎杆,秸杆是潮湿还是干燥,装有本防堵装置的播种机都能顺利通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配置图。
图2是组合刀片形状图。
下面结合图一、图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防堵装置是由组合刀片(1)、开沟器(2)、定刀片(3)、护盖(4)和导向扳(5)组成。组合刀片(见图2),位于每一个开沟器前方,该组合刀片由两个直刀(6)和一个弯刀(7)组成,三个刀片可分别绕轴销转动,直刀用于切断横茬,弯刀用于切断立茬。并通过与定刀片的配合进一步将秸秆切碎,这种组合可以开出整齐的种带。组合刀片的两个直刀的前端从侧向看与开沟器有部分重叠,这样可保证开沟器不挂草。切碎的秸秆由导向扳分向两侧。刀轴转速在1500-1800(转/分钟)为宜。组合刀片工作时不入土,其旋转最低点离地2-5厘米。
权利要求1.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防堵装置是由组合刀片(1)、开沟器(2)、定刀片(3)、护盖(4)和导向扳(5)组成,其特征是组合刀片(1)仅置于每个开沟器(2)的前方,组合刀片工作时不入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防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刀片(1)由直刀(6)和弯刀(7)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防堵装置,其特征是组合刀片(1)与开沟器(2)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为旋转时直刀(6)的前端从侧向看与开沟器有部分重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农机具,用于解决在不同的地表秸秆覆盖情况下,用播种机直接播种的防堵问题。该装置由组合刀片(1)、开沟器(2)、定刀片(3)、护盖(4)和导向扳(5)组成。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刀轴高速反向旋转,由组合刀片切断覆盖物,并通过组合刀片与开沟器的配合关系防止堵塞。经试验,该装置在不同的地表秸秆覆盖情况下都具有很好的通过性。
文档编号A01B49/00GK2333152SQ982183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3日
发明者高焕文, 张晋国 申请人:高焕文, 张晋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