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3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农机具,主要用于玉米、高粱、果树等棵状植物的根部的定量施肥。
小面积农作物施肥(例如,玉米、高梁、果树等的施肥),通常采用人工施肥一只手提着几斤重的化肥桶,另一只手施肥,在此工作过程中,需要人们经常低着头、弯着腰,因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稍不注意易被农作物的叶片划伤脸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减轻体力劳动、效率高的施肥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肥料箱、导管,其结构要点是支架上固定有导管、手柄,支架的两侧的导套内的导杆、螺旋体分别同顶杆相连,顶杆以复位弹簧同支架相连,支架轴上活动导管通过拨孔同螺旋体上的拨叉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1、可减轻体力劳动使用本实用新型施肥时,首先将肥料箱装上肥料,随着顶杆顶着施肥处,就可使肥料通过导管、活动导管将肥料施到农作物的根部附近,就免除了人们大弯腰等劳作,大大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并可避免农作物叶子划伤脸部;2、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施肥基本上是属半自动化的,肥料经导管、活动导管源源不断地植到农作物附近处,平均1人1天施肥12-15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C-C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施肥视图;图4是
图1的A向示意图;图5是图3的B向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肥料箱3、导管2,支架12上固定有导管2、手柄1,支架12的两侧的导套13内的导杆4、螺旋体9分别同顶杆15相连,顶杆15以复位弹簧14同支架12相连,支架12轴5上的活动导管11通过拨孔7同螺旋体9上的拨叉8相连。
可在活动导管11内设置有套管10,使其施肥量既定值,而且在改变施肥量;以顶丝17将套管10固定于活动导管11内。
活动导管11的侧方设置有挡板6,使之活动导管11输出肥料16的同时,挡住肥料16的外流。
使用时,双手握住手柄1,使其顶杆15顶其地表面,与此同时,顶杆15沿支架12向上运动,螺旋体9使拨叉8转动,带动活动导管11转动,将活动导管11内的肥料16导入农作物的根部附近,与此同时,挡板6将导管2挡住,即一次施肥完结;当双手松开、顶杆15复位,与此同时,拨叉8带动活动导管11复位,肥料16再次填到活动导管11内,为下一次施肥作了准备。
权利要求1.施肥器包括肥料箱(3)、导管(2),其特征在于支架(12)上固定有导管(2)、手柄(1),支架(12)的两侧的导套(13)内的导杆(4)、螺旋体(9)分别同顶杆(15)相连,顶杆(15)以复位弹簧(14)同支架(12)相连,支架(12)轴(5)上的活动导管(11)通过拨孔(7)同螺旋体(9)的拨叉(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活动导管(11)内设置有套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活动导管(11)的侧方设置有挡板(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农机具,主要用于玉米、高粱、果树等棵状植物的根部的定量施肥。本实用新型包括肥料箱、导管,其结构要点是支架上固定有导管、手柄,支架的两侧的导套内的导杆、螺旋体分别同顶杆相连,顶杆以复位弹簧同支架相连,支架轴上活动导管通过拨孔同螺旋体上的拨叉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减轻体力劳动,并具有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C15/00GK2335361SQ982383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1日
发明者周福元 申请人:周福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