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目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83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目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用具配件,特别是一种新型目印。目印与太空豆的结合体,可作为浮标使用。
传统的目印其结构为一内部中心具有一中空孔的圆球体,穿设好铁丝的太空豆的外表面涂抹上快干粘剂后,放置于目印的中空孔中,与目印粘合成一个整体,使用时把鱼线绕于目印前端的铁丝上,从目印另一端把铁丝拉出时,就可轻易地将鱼线穿设入目印和太空豆的结合体中。采用这种结构的目印,太空豆仅靠粘接剂与目印粘接,其中无任何防止滑脱的装置,因此,一经水浸泡过久,以及水中压力,便容易与目印分离,使目印失去当浮标的作用,并且,粘合用的胶水用量,快干程度难于精确掌握,不但影响目印的质量而且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快速简便、质量容易控制、且不需用粘接剂粘合太空豆的目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目印,由二个对称的上、下半球体组合而成,上、下半球体的径向外端均具有一穿孔,穿孔的内端连设一对应的容置槽,上、下半球体的接合面对应设有可互嵌的凸嵌体和凹嵌槽。容置槽的形状为半球状或半长椭圆形,上下容置槽为对称形状。凸嵌体和凹嵌槽的数量为二组或二组以上。组装时,将太空豆放置于上、下半球体的容置槽中,上、下半球体利用凸嵌体与凹嵌槽互嵌组合而成为一个整体的目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目印,由于采用上述互嵌结构,使之结合更牢固快速、整齐美观、保证质量、不易脱落,也不会因外力或不当拉扯而分解结构;且无需胶水粘接,组装容易,使用方便,不会因泡水太久,发生分离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一种新型目印整体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一种新型目印整体结构剖示图。
图3,一种新型目印使用状态图。
本实施例由二个对称的上、下半球1、2嵌合而成,上、下半球体1、2的径向外端均具有一个穿孔3、4,穿孔的内端连设一对应的容置槽5、6,容纳槽5、6的形状为半长椭圆形,容置槽5、6互为对称形状。上、下半球体1、2的接合面对应设有可互嵌的凸嵌体7和凹嵌槽8,设有两组凸嵌体和凹嵌槽。
组装时,将太空豆9放置于上、下半球体的容纳槽中,使上、下半球体贴接,利用各自的凸嵌体与凹嵌槽互嵌组合,可使太空豆固定于上、下半球体互为对称的容置槽中,组成一个完整的目印,铁丝10穿过目印和太空豆11,用于穿设鱼线。鱼线的穿设方法与普通目印的穿设方法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目印,其特征在于由二个对称的上、下半球体组合而成,上、下半球体的径向外端均具有一穿孔,穿孔的内端连设一对应的容置槽,上、下半球体的接合面设有对应可互嵌的凸嵌体和凹嵌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目印,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容置槽的形状为半球状或半长椭圆形,上下容置槽为对称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目印,其特征在于凸嵌体和凹嵌槽的数量为二组或二组以上。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目印,涉及一种垂钓用具配件,可作为浮标使用。它由二个对称的上、下半球体组合而成,上、下半球体的径向外端均具有一穿孔,穿孔的内端连设一对应的容置槽,上、下半球体的接合面对应设有可互嵌的凸嵌体和凹嵌槽。使用时上、下半球体互相以凸嵌体与凹嵌槽配对嵌合,并使太空豆置于容置槽内而组成一个完整的目印。该目印组装方便,无需使用胶水,结合牢固不易脱落,便于垂钓者使用。
文档编号A01K93/00GK2376738SQ9824528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李应济 申请人:泉州市鲤中泰嘉渔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