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薯类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收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薯类挖掘机。
国内现有薯类挖掘机,包括悬挂装置、挖掘铲、输送带、传动轴、振动筛和机架,悬挂装置一般可与18~20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明薯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薯类挖掘机,明薯率高,结构紧凑,作业质量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薯类挖掘机由离合器、升降器、中间传动机构、挖掘铲、升运箱、升运链、曲轴、连杆、振动轮、振动筛和机架等组成,机架前部安装有升降器,机架中部设置有升运箱,升运箱前方机架上安装挡土板与挖掘铲连接,升运箱下方设置升运链和振动轮,升运链与振动轮相配合,机架后部设置有连接架,通过从动连杆与振动筛连接,离合器通过中间传动机构与曲轴连接,曲轴通过主动连杆与振动筛连接。
所述振动轮,为椭圆形齿轮,并带有10个锯齿,安装在升运箱下方与升运链相配合,该机通过中间传动机构带动升运链运动,从而带动振动轮转动使升运链上下振动。
所述振动筛,筛条呈内凹弧形,均匀对称地焊接在振动筛上,筛条从外向内依次降低排布。
本实用新型薯类挖掘机具有以下优点1、该机采用升降器可使挖掘机在小四轮拖拉机上自由升降;2、该机采用升运链和振动轮相配合,升运链上下振动,使果实和土块充分分离,土块破碎,从升运链缝隙中落地。
3、具有弧形面的振动筛不断摆动,使果实形成窄带,从振动筛上脱落到垄上,容易收获。
4、该机可提高明薯率,使收获后土壤粉碎、松散不需再翻地,而且无漏挖、伤薯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薯类挖掘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薯类挖掘机的俯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振动轮的主视图。
如图所示,薯类挖掘机由离合器13、升降器1、中间传动机构2、挖掘铲11、升运箱3、升运链10、曲轴8、连杆5、15,振动轮9、振动筛6和机架14等组成,机架14前部安装有升降器1,中部设置有升运箱3,升运箱前方机架14上安装有挡土板12与挖掘铲11连接,升运箱下方设置有升运链10和振动轮9,振动轮9与升运链10配合,振动轮为椭圆形齿轮,带有10个锯齿。机架14后端设置有连接架4,通过从动连杆15与振动筛6连接,振动筛上焊接有内凹的弧形筛条7,离合器13通过中间传动机构2与曲轴8连接,曲轴8通过主动连杆5与振动筛7连接。
工作前,通过升降器将该挖掘机固定在12~18马力小四轮拖拉机的牵引板和液压升降装置上,将离合器安装在小四轮的动力输出轴上,工作时,挖掘铲深入地下将果实和土块一同挖到升运链上,升运链由中间传动机构带动运动并上下振动,使果实和土块充分分离,土块落到地上,果实落到振动筛上,振动筛的动力由小四轮的动力输出轴输出,通过中间传动机构传到曲轴,带动连杆使振动筛实现筛选工作,果实形成窄带脱落到垄上。
本实用新型挖掘机是牵引单行升运链及振动式薯类分段收获机具,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适合于马铃薯和红薯等各种薯类的收获。
权利要求1.一种薯类挖掘机,由离合器(13)、升降器(1)、中间传动机构(2)挖掘铲(11)、升运箱(3)、升运链(10)、曲轴(8)、连杆(5、15)、振动轮(9)、振动筛(6)和机架(1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14)前部安装有升降器(1),中部设置有升运箱(3),升运箱前方机架(14)上安装有挡土板(12)与挖掘铲(11)连接,升运箱下方设置有升运链(10)和振动轮(9),振动轮和升运链相配合,机架(14)后端设置有连接架(4),通过从动连杆(15)与振动筛(6)连接,离合器(13)通过中间传动机构(2)与曲轴(8)连接,曲轴(8)通过主动连杆(5)与振动筛(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振动轮(9)为椭圆形齿轮,并带有10个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振动筛(6)的筛条(7)呈内凹弧形,均匀对称焊接在振动筛(6)上,筛条(7)从外向内依次降低排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薯类挖掘机,其由离合器、升降器、中间传动机构、挖掘铲、升运箱、 升运链、曲轴、连杆、振动轮、振动筛和机架等组成,机架前部安装有升降器,机架中部设置有升运箱,升运箱前方机架上安装挡土板与挖掘铲连接,升运箱下方设置升运链和振动轮,机架后部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下方设置振动筛,离合器通过中间传动机构与曲轴连接,曲轴通过连杆与振动筛连接。该挖掘机与12~18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明薯率高、结构紧凑、无漏挖、伤薯现象。
文档编号A01D17/08GK2390387SQ992251
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7日
发明者李德喜 申请人:李德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