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道路行驶的多功能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6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于道路行驶的多功能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耕整机,特指一种适于道路行驶的多功能耕整机。
农田耕整机目前主要有水田耕整机及旱土耕整机两种机型此两种机型经多年使用、改进,已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耕整效果好等特点,但由于其结构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仅能作单独的水田或旱土耕整,不具备互换性,而一般农户均同时拥有水田与旱土,因此,给其购买和使用带来一定的局限;同时,由于其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其在公路上的移动性能欠佳,不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安全便利,集水田、旱土耕整性能为一体,道路移动性能好,耕整效率高的适于道路行驶的多功能耕整。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它是在现有旱土耕整机的机架主梁上设置一平衡船定位座,在机架底部设置一滑撬定位座,在机架尾部设置两根轮距可调的轮轴及一机具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公路行驶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水田耕整机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由机架1、发动机2、方向机3、离合器4、减速箱5、地轮6、平衡轮7、尾轮8、犁头9、连接架10、座椅11、主梁12组成,所述机架1、发动机2、方向机3、离合器4、减速箱5、地轮6、平衡轮7、尾轮8、犁头9、连接架10、座椅11、主梁12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均与现有旱土耕整机的结构完全一样,其改进点在于主梁12上设有一平衡船定位座13,在机架1前底部设有滑撬14的定位座15,在机架1的尾部设有两轮距可调的轮轴16及一机具架19。
见附
图1,在旱土上耕整时,与现有旱土耕整机的声音方法完全一样。
见附图2,需在公路上行驶时,只需将平衡轮7、尾轮8安装机架1尾部的轮轴16上,即构成一三轮车,方便在公路上行驶。
见附图3,当需在水田耕整时只需将平衡轮7、尾轮8拆卸,同时,将平衡船17,滑撬14分别安装于其定位座13、15上,即与现有水田耕整机结构及使用方法完全一样,实现对水田的耕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操作方便,同时具备公路行驶、水田、旱土耕作功能,成本低,适于作为现有农田耕整机的更新换代产品。
权利要求适于道路行驶的多功能耕整机,由机架(1)、发动机(2)、方向机(3)、离合器(4)、减速箱(5)、地轮(6)、平衡轮(7)、尾轮(8)、犁头(9)、连接架(1O)、座椅(11)、主梁(12)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在现有旱土耕整机的机架主梁(12)上设有一平衡船定位座(13),在机架(1)前底部设有滑撬(14)的定位座(15),在机架(1)的尾部设有两轮距可调的轮轴(16)及一机具架(19)。
专利摘要适于道路行驶的多功能耕整机,它是在现有旱土耕整机的机架主梁上设置一平衡船定位座,在机架底部设置一滑撬定位座,在机架尾部设置两根轮距可调的轮轴及一机具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操作方便,同时具备公路行驶、水田、旱土耕作功能,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B51/02GK2362261SQ992326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8日
发明者严寅寅, 杨立武, 戴绍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三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