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5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水稻的机械,特别指经过改进后的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
目前国产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综合起来有六大缺点1、输送槽位置在整机的左边,限制了前轮规格的选用,不能超大,因为大规格轮胎附着力好。
2、胶粒机部件高度偏矮,限制了出粮口接谷架位置的调整,致使接粮不顺,必须停机换袋,影响收割效率。
3、后动力(柴油机)安装在紧靠机手的尾部,动力的噪音、排出的废气以及高温和安全因素都对机手有很大的影响。
4、割台升降(工作时根据稻穗的高度调整割台)时,脱粒机、输送槽、割台三位联成一体地同时位移,因调整空间有限,升降很不灵活。
5、深泥水田间作业时,两个后轮转向阻力很大,后轮叉卡草、卡泥,导致后轮卡死,甚至损坏零件。
6、安全性方面存在隐患,有的机型后轮为单轮,尾部重量偏轻,容易产生上翘不着地的现象,有翻车的危险;有的车型各部件均采用链轮、链条式的传动方式,显得“刚性”太强, “柔性”不够,防意外事故能力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整机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新型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输送槽安装在整机中间,输送槽前连割台,后连脱粒机,脱粒机安装在整机的尾部,固定在大梁上,割台升降系统采用弹簧支承,双头丝杆、螺母组成调节装置,操作者座位固定在整机中部,输送槽槽内用三组链轮、链条组成输送带,两台柴油机前后平行大梁,分别安装在整机尾部,由皮带轮、皮带枢接下级传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整机主视图附图2是
图1俯视图附图3是割台装配图附图4是输送槽主视图附图5是图4剖视图附图6是脱粒机主视图附图7是图6侧视图附图8是传动示意主视图附图9是图8俯视图附
图10是升降系统示意图下面通过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结构、工作过程由
图1、图2可知,大梁(17)是整机的基础部件,其它部件以此定位,并以此相关联安装。
割台(3)、输送槽(4)、脱粒机(10)是收割机工作系统的主要部件,其所处的位置和结构的变化是收割机性能关键所在。
前轮(14)、后轮(13)、方向盘(7)、变速箱(8)组合成收割机的行走系统,其规格的选用影响收割机在田间的通过性能。
为了选用大规格前轮,本机型特意将输送槽(4)安装在两前轮(14)中间位置,使它不妨碍前轮(14)的空间。输送槽(4)前联割台(3),后联脱粒机(10),与割台(3)用紧固螺栓相联结,使之成为一个刚性体。输送槽(4)的前半部联同割台(3)靠压缩弹簧装置(5)支承托住。见
图10。输送槽(4)与脱粒机(10)是轴(24)和轴承座(25)活联接;轴承座(25)用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脱粒机(10)的机架(35)上。见图5、图6。
脱粒机(10)与大梁(17)是用紧固螺栓相联接并形成一个刚性体。
分禾器(1)分左右两个,与割台(3)用紧固螺栓相联结。拨禾轮(2)两端采用轴、轴承座安装在割台(3)的两根侧梁上。搅筒(18)两端采用法兰、轴承、轴套相联接,搅筒(18)上的叶片分左右螺旋相对(相向)焊接在搅筒上。见图3。
输送槽(4)槽内三组9个链轮(20)、链条(29)组合成输送带。输送带上的刮板(30)是用特制的链接扣(31)和螺栓联接在链条(29)上的。链轮(20)分别使用键槽、平键相联接固定装在轴(22)、轴(23)、轴(24)上。轴(22)、轴(23)、轴(24)分别以轴承、轴承座安装在输送槽(4)上、中、下三对侧板上。轴承座(19)、轴承座(32)、轴承座(26)均用紧固螺栓与输送槽(4)上、中、下三对侧板相联接。隔套(33)、隔套(28)防止链轮(20)轴向串动。皮带轮(27)采用键槽、平键联接方式固定安装在轴(24)上,是输送槽内输送带运转的主动轮。见图4。
脱粒机(10)内的脱粒滚筒(38)两端分别使用轴和轴承安装在轴承座(37)上。轴承座(37)采用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35)上。半圆形筛板(40)焊接在机架(35)上,盖板(36)使用合页与机架(35)联接;半圆形筛板(40)和盖板(36)都与机架(35)联接后形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容器,脱粒滚筒就在其中作圆周滚动运动。盖板(36)上焊了三条螺旋式V形状的导向筋板(41),筋板与筋板之间就是一个环绕盖板(36)的导向槽。送谷搅轮(39)两端轴上使用轴承与轴承座(34)联接,轴承座(34)用紧固螺栓与机架(35)联接。出粮口(15)焊接在机架(35)的下面。出草口(16)焊接在机架(35)的右侧面,出口向后。见图6。
柴油机(12)用紧固螺栓联接在动力座的滑板上(可调节距离),动力座焊接在大梁(17)的尾端。柴油机(12)是收割机工作部分的动力,其传动结构详见图8。
柴油机(11)同样也是采用动力座的联接方式安装在脱粒机(10)下面的大梁(17)上。变速箱(8)两端输出轴上装有轴承,轴承与轴承座联接并固定装在大梁(12)上,前轮(14)上的钢圈与变速箱(8)输出轴的法兰用紧固螺栓联接。后轮(13)采用微型车的转向装置安装在收割机尾部的大梁(17)上。柴油机(11)是收割机行走的驱动动力。见
图1。
座位(9)用根钢管支撑焊接在脱粒机(10)前,输送槽(4)右侧面的大梁(17)上,处于整机的中部位置。方向盘(7)下端的方向总成用紧固螺栓与大梁(17)联接。见
图1。
升降丝杆(6)与转销(51)焊接,转销(51)与转销座(48)活动联接。转销座(48)用紧固螺栓与大梁(17)联接;升降丝杆(6)上的丝母(49)用紧固螺栓与输送槽(4)联接。见
图10。
压缩弹簧装置(5)的作用是全力托住支承输送槽(4)。横梁(50)焊接在大梁(17)前端,弹簧座(44)和芯轴(47)均焊接在横梁(50)上。弹簧(46)套在芯轴(47)和弹簧座(44)上。弹簧盖(45)罩住弹簧(46)上端与横轴(43)焊接相联;轴套(42)套在横轴(43)上;输送槽(4)平放在轴套(42)上。见
图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与其它机型工作原理基本相同。该机型采用两台柴油机分别作为行走系统、工作系统的动力。当水田泥水不超过200mm时,不必更换750~16人字胎前轮(14)。只有当水田泥水超过200mm时,才使用铁制水田工作轮。
割台(3)未下田之前,一般都高于地面300~400mm。下田后根据稻穗高矮,使用双头升降丝杆(6),可快速进行调节割台(3)高度,割差最低100mm。
割台左右分禾器(1)将稻穗分开。在收割机割幅之内的稻穗,经扒禾轮(2)扒向剪刀,被高速往返运动中的剪刀割倒下来。再经左右相对的、螺旋式的搅筒(18)送入当中的输送槽(4)。
输送槽内的输送带上刮板(30)将稻穗源源不断地喂入脱粒机(10)。
稻穗在脱粒机内经过脱粒、筛选后,秸杆从出草口(16)抛出;稻谷从出粮口(15)流入箩框或尼龙袋。
收割机如此循环,反复不停的连续工作,直至收割完毕停机为止。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小型收割机的局限,具有与众不同的六大优良之处
1、在具有与其它小型机功率相等的前提下,增宽了割幅。割幅宽的好处是当收割机转急弯时,不倒车,后轮也不会压禾。
2、因为输送槽已安装在整机的中部,后轮不用后轮叉支承,使前后轮都可采用大规格轮胎,提高了前后轮的附着力。
3、割台升降系统采用双头丝杆,增大了丝杆导程,加快了升降调节速度。同时采用压缩弹簧垂直支承割台,使割台始终保持一个垂直向上的支承力。割台自身向下的垂力与弹簧作用下的向上支承力基本平衡,调升降调节轻松自如。
4、脱粒机固定安装在整机尾部,使之重心接近整机中心。克服了目前小型机普遍存在的前重后轻、尾部上翘的毛病,达到了平衡性更好的目的。
5、操作者位置在整机中部,避开了后动力对机手的不良影响。同时开阔了操作者的视野。各部件之间动能传递均采用皮带方式,防止了意外事故被卡死的弊端,使该机型比其它小型机的安全系数都大。
6、割台升降系统的改进;后轮转向机构的改进;操作者位置的调整;出粮口、接谷架空间的调整等等,都使该机型的操作性能优于其它小型机。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输送槽(4)安装在整机中间,输送槽(4)前连割台(3),后连脱粒机(10),脱粒机安装在整机的尾部,固定在大梁(17)上,割台升降系统采用弹簧(46)支承,双头丝杆(6)和螺母(49)组成调节装置,操作者座位(9)固定在整机中部,输送槽(4)内用三组链轮(20)、链条(29)组成输送带,两台柴油机前后平行大梁(17),分别安装在整机尾部,由皮带轮、皮带枢接下级传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输送槽(4)与脱粒机(10)是轴(24)和轴承座(25)活联接,轴承座(25)用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脱粒机(10)的机架(3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脱粒机(10)内脱粒滚筒下端设置一半圆形筛板(40),半圆形筛板(40)和盖板(36)与机架(35)连接形成一个圆柱形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割台升降系统中升降丝杆(6)与转销(51)焊接,转销(51)与转销座(48)活动联接,转销座(48)用紧固螺栓与大梁(17)联接;升降丝杆(6)上的丝母(49)用紧固螺栓与输送槽(4)联接,压缩弹簧装置的横梁(50)固定在大梁(17)前端,弹簧座(44)和轴芯(47)均固定在横梁(50)上,弹簧(46)套在芯轴(47)和弹簧座(44)上,弹簧盖(45)罩住弹簧(46)上端与横轴(43)固定连接,轴套(42)套在横轴(43)上,输送槽(4)平放在轴套(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输送带上的刮板(30)是用特制的链接扣(31)和螺栓连接在链条(29)上,链轮(20)分别使用键槽,平键相连接固定在轴(22)、(23)、(24)上,并分别以轴承、轴承座安装在输送槽(4)上中下三对侧板上,轴承座(19)、(32)、(26)均用紧固螺栓与输送槽(4)上中下三对侧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柴油机(12)通过动力座滑板固定在大梁(17)的尾端,并由皮带轮和皮带枢接脱粒机(10),柴油机(11)也是采用动力座的方式安装在脱粒机(10)下面的大梁(17)上,通过皮带轮和皮带枢接变速箱(8)的输入端。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输送槽(4)安装在整机中间,输送槽(4)前连割台(3),后连脱粒机(10),脱粒机安装在整机的尾部,固定在大梁(17)上,割台升降系统采用弹簧(46)支承,双头丝杆(6)和螺母(49)组成调节装置,操作者座位(9)固定在整机中部,输送槽(4)内用三组链轮(20)、链条(29)组成输送带,两台柴油机前后平行大梁(17),分别安装在整机尾部,由皮带轮、皮带枢接下级传动轮。本实用新型实用可靠,高效安全,轻便灵活。
文档编号A01D41/02GK2394416SQ992339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1日
发明者陈瑞生 申请人:陈瑞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